对接“一带一路”中马“两国双园”建设再上新阶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国双园”作为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创新的典范,近年来紧紧围绕“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中马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园区”的规划定位,抓紧园区开发与建设,并逐步收获成果。2017~2018年辞旧迎新之际,“两国双园”捷报频传,建设进展再上新阶,积极带动起双方国家当地的经济增长及贸易往来。
  马中关丹产业园:“港—产—园”联动发展出新绩
  2017年底,伴随着隆隆的响声,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首个入园项目——年产350万吨联合钢铁厂的轧钢项目车间里,第一条生产线的棒材及高速线材试产成功。这一项目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4亿美元,是中国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钢铁厂,也是东盟首家采取全流程工艺生产H型钢的钢铁厂,填补了当地的产业空白。此次试产标志着中国大陆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全流程综合性钢铁厂同时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钢铁厂正式步入产出阶段。
  “港—产—园”联动发展模式是实现此次国际产能合作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更好地实现“两国双园”之间的互通与互动,支撑关丹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以下简称北港集团)完成了对关丹港的股权收购,成为关丹港的股东。北港集团还开通了北部湾港至关丹港的直航航线,为马中关丹产业园入园项目提供了强大的物流运输保障。以港口为龙头,以临港的产业园区为核心和主要载体,“港—产—园”联动发展模式系统解决了制约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短板,为全方位、全产业链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了良好平台。目前,该集团正在与马方股东一起对关丹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新的深水码头港区,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及效率。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40多家企业专程赴关丹产业园考察、调研,并表达了入园意愿,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生物科技等不同行业。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中关丹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马正国说:“年产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正式投产,也是我们向姊妹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看齐两个园区同步进入快速发展、收获的阶段,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入驻,一起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马钦州产业园:产城项目建设掀新高潮
  36个项目开竣工,总投资达134.3亿元。近期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举行的2018年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上,掀起了产城项目建设的新高潮。据悉,此次集中开竣工的重大项目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物联、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其中竣工的项目有智能电视机、液晶显示器及其他高科技产品等制造项目;开工项目包括“由你造”3D打印技术项目、大酉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项目等。
  “这既是园区‘三年打基础’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意味着园区建设开始进入初步收获期,产业项目入园、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取得全面的突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莫福文表示,这些项目的开竣工,是园区主导产业逐步成型、城市配套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生动体现,将对园区的快速开发建设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进一步开创“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自2012年4月开园以来,经过数年努力,该园区启动区7.87平方公里“七通一平一绿”基本建成,具备产业和城市项目“即到即入园”的便利条件。2015年底园区“三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2016年开始进入“五年见成效”的新阶段,2017年起开始进入产城项目集中进驻新阶段。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朴介绍,该园区在产业发展上瞄准新兴产业及东盟传统优势产业的“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生物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是园区重点推向东盟的产业。对于东盟国家想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产业,园区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两国双园”:务实合作对接“一带一路”
  在中马两国的积极推动下,“双园”建设快马加鞭,产业入驻稳扎稳打。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并布局了特色扶贫小镇、马来西亚创新城、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钦州产业园等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一期6平方公里道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钢铁、陶瓷、铝型材加工、好信息、太阳能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正陆续进驻该园区,产业集群雏形初现,进入了项目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我们正在争取把两园作为‘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示范园区,充分利用中马两国的资源禀赋,以及‘两港’、‘两园’之间的物流和成本的优势,引入国内和国际上的一些大型的企业,形成整个产业链条的完整的互动。”广西商务厅副厅长谭秀洪说。
  据了解,2018年,“兩国双园”将建立更紧密的工作安排,实现中马务实合作,继续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不仅推动中国优势产业进入马来西亚,也把突出抓好马来西亚燕窝、清真食品、橡胶、棕榈油等马来西亚及东盟特色产业的引进工作提上议程。同时探索依托“两国双园”搭建中马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中马国际科技园和中国一东盟国际医药创新园等科技创新载体,打造“研发+孵化+应用”为一体的创新工作平台。马来西亚创新城的建设也将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启动,这有利于利用中马双方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国际合作大学及国际技术学院。并且“两国双园”金融服务开放将进一步推进,探索建立“点对点”金融开放实验区。
其他文献
据谷歌(印尼)最新发布的《2017年印尼风险投资展望》报告称,过去5年内,印尼初创企业数量增长了60倍,其中仅2017年前8个月,印尼初创企业投资总额就达到了30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疯长,如今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的初创企业正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的景象。与此同时,印尼政府也在顺势大力培育电商、科技、食品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并希望以此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在此背景下,包括美团点评、京东、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中资
期刊
2018年1月26日,第37届东盟旅游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泰国清迈举行。东盟国家旅游部长或代表、东盟副秘书长及相关国际地区组织负责人、旅游业界和媒体代表等出席。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应邀参加。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威拉萨克在闭幕式致辞中感谢各界对泰国举办此次论坛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出席论坛的各方嘉宾在论坛期间围绕“东盟——持续互联、无限繁荣”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溝通交流,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里,多档贺岁电影成为中国观众热议的话题。3月4日,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又引爆了全球影迷的关注。而对于马来西亚的观众而言,3月还有一部电影的上映也十分让人期待,那就是根据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的自传创作的电影《李宗伟》(《原名《败者为王》)。随着3月15日该片在全球公映,其在中国国内上映的时间也指日可待。  该片计划在中国亮相,让人不禁想起2017年以黑马姿态在中国市场斩获
期刊
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随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之后,中国—东盟政治对话、经贸关系之外的新支柱——拓展和加深双方的人文交流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双方来说,新支柱的打造意在夯实双方对话与合作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土壤,深刻影响着双方政治对话、经济贸易与安全合作。但我们也看到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海外华侨华人也挺起了腰板,为祖(籍)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巨大变化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外派教师,我有幸被外派到泰国进行华文教育工作,由此认识了不少令人敬佩的老华侨、华裔。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中国。虽然有的已经是几代华裔了,但从他们内心来讲,还是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以此为荣。  出资建校,后代的华文教育不能懈怠  先说说泰国帕府中兴学校的校董刘暹秋先
期刊
随着中老、中泰铁路项目合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参与建设泛亚铁路网,连通东南亚之梦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但是,由于东南亚各国的发展仍处于不同阶段、建设能力也各有高低,因此这一梦想何时能完全实现还无从预知。  早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东盟就曾于1995年提出计划,修建一条从新加坡至中国昆明的铁路。为此东盟专门组建一支项目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探索该计划的可能性,结果却收效甚微,项目工程也—
期刊
我与东博会结缘是从2005年开始的。  那一年,我作为专家参与了东博会主展特装展位的图文审核。从那以后,我连续多年参与了这项工作。  我和同事们一道,参与广告招牌的汉字与拼音、英文标识以及地图、民俗、宗教等方面的勘误纠错。这么多年来,我亲身见证了东博会的红红火火、看到了博览人的敬业与辛苦、也切身体会到了东博会给南宁、给广西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我曾经为东博会服务感到骄傲。  东博会永久落户广西
期刊
近日,英国著名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报告,该报告对中国近年来整体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投资目的地排名变化、6大产业投资目的地排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报告指出,东盟等新兴市场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其中,新加坡超越美国排名第一;马来西亚跃升至第4位;泰国排名第18位;同时,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也表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  成熟经济体的优越环境更为吸引人  在东盟,
期刊
画面由远及近,火红的灯笼高挂在老南宁的街巷、一曲桂剧悠悠唱响、身着越南奥黛的美丽姑娘明眸善睐……这一组融合了中国与越南元素的镜头,其实来自一部由中越两国合拍的网络电影《爱也有阿禾》。2018年春节期间,这部影片的越南语版正式在越南国家数字电视台(VTC)、越南之声电视台(VOV)播映,成为中外合拍电影“走出去”的又一成功案例。  近年来,因为中外合拍片在分账、海外发行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不少国内外
期刊
2018年初,两辆“中国警车”现身马来西亚街头,引起该国网民关注:“为什么马来西亚街头有中国警车?”“它们要做什么?”不过在当地警方、官员了解情况后,发现真相是:拍电影呢!这两辆警车只是电影的拍摄道具。马来西亚议员达赫兰还在社交媒体上解释说:“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经济特区有个专门负责电影特效的工作室,在这里拍电影总比去好莱坞便宜吧!”  话说回来,马来西亚的电影市场都有哪些门道呢?该国观众更青睐什么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