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让中国—东盟电影合作“轻装上阵”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面由远及近,火红的灯笼高挂在老南宁的街巷、一曲桂剧悠悠唱响、身着越南奥黛的美丽姑娘明眸善睐……这一组融合了中国与越南元素的镜头,其实来自一部由中越两国合拍的网络电影《爱也有阿禾》。2018年春节期间,这部影片的越南语版正式在越南国家数字电视台(VTC)、越南之声电视台(VOV)播映,成为中外合拍电影“走出去”的又一成功案例。
  近年来,因为中外合拍片在分账、海外发行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不少国内外电影人的关注。电影市场上涌现出不少中外合拍的电影,其中也不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拍片。但在这样的大潮下,一些合拍片“不合拍”的现象也引发关注:这些合拍片不仅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在文化互动及传播效果上也不够理想。
  而聚焦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电影合作与文化交流上,我们不禁思考: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电影日渐升温的当下,与其以动辄上百万的投资来试错,是否可以考虑先试试体量轻盈的网络电影,或许还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亲近东盟,但行好事
  “网络电影有一定的市场,但我认为当下的网络电影还缺乏一些人文思想的表达,所以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着手策划和创作中国—东盟人文题材的系列网络电影,计划与东盟国家合作拍摄10部人文题材的系列网络电影,并在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映。”广西青年导演卢精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方面是考虑到我对人文电影形态较为擅长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广西毗邻东盟的区位、资源优势,以及东博会的平台优势。”
  有近水楼台的条件,有人文交流的平台,该项目在促进中国—东盟青年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也逐渐显现。
  据卢精用介绍,目前,中国一东盟人文题材系列网络电影已经拍摄了两部,一部是2015年完成的中泰篇《萨瓦迪卡》,该片在2015年第12届东博会期间展映,并在ThaiTV、东盟卫视等泰国媒体上播出。另一部则是2017年完成的中越篇《爱也有阿禾》。
  卢精用是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他在向记者介绍《爱也有阿禾》时说:“这部时长约61分钟的影片,讲述了越南留学生杜氏禾和中国青年记者韦鹏照顾孤寡老人周阿姨的温暖故事。这当中既有一个越南女孩对母爱的依恋,也有一个中国老年痴呆症母亲对逝去儿子的执念。我希望用质朴无华的电影镜头来让观众感受跨越国界的那份美好与感动。”
  而剧中越南女孩的扮演者也是一位地道的越南妹子。“我们经过近半年的演员挑选,很幸运遇到了越南青年演员阮氏莲,她也是一位在广西民族大学念书的越南留学生。最初,是她那纯净的眼睛打动了我。一开始我还担心过我们的沟通问题,因为她学习中文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没想到她的表现和表演天赋完全超出我的期待。而在广西留学还能参演电影,她也觉得很荣幸。”卢精用说,“剧组中除了女主角,翻译和策划也是越南人。翻译其实很关键,他相当于现场的讲解。而2位越南策划则帮我把关整个剧本,比如越南人对于敬老的理解,在越南的服装和礼仪上,他们也会有一些建议。”
  而在镜头之外,中越两国青年也因戏结缘,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出演电影,开拍前我还会抽时间到公司参与主创团队讨论、与越南演员磨合的工作。”广西青年演员、歌手李子阳是片中韦鹏的扮演者,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拍摄之余,我会跟越南女主角讨论一些中越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我们都叫她阿莲,她中文讲得很好,对中国文化也很喜欢,我们的沟通可以说是零压力。”
  尽管语言沟通上少了不少麻烦,但卢精用也笑称一开始摄制周期比较赶,收工晚、开工早,让外籍演员有些吃不消。但经过沟通,他们也渐渐接受了中国剧组这样的工作节奏。
  2017年9月24日,《爱也有阿禾》在中国—东盟人文网络电影展映活动中进行展映,得到不少好评。而在众多观众中,有一位特殊的有心之人,他就是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领事范仲俊。
  “范仲俊领事在看过我们的电影后,大加赞许并将影片推荐到了越南驻中国大使馆。大使馆认为影片的题材、内容、合作形式都非常好,便引进到越南翻译成越南语版。这才有了2018年春节,我们的电影在越南VTC、VOV播映的‘走出去’。”卢精用表示,观众的好评是对影片的一种认可,但摄制过程中得到多个单位的鼎力支持与合作机遇,让他更坚定了做中国—东盟人文题材系列网络电影的信心和决心。“许多机会都是我们发起项目之初未曾想到的,所以说,当你用心讲好故事,机遇自然会来‘敲门’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越来越坚信,在广西这片土地上,这才是最适合我的路。”卢精用说。
  网络电影“走出去” 轻舟巧过万重山
  除了在越南VTC、VOV播映,《爱也有阿禾》也入围了第9届澳门国际电影节,近期,还将在中国大型视频网站爱奇艺上线发布。在获得对外交流、名誉嘉奖等社会效益的同時,《爱也有阿禾》在经济效益上也没有拖后腿。据卢精用介绍,目前《爱也有阿禾》已经收回成本,而今后在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的分账将成为影片的纯收益。
  作为一部人文题材的网络电影,《爱也有阿禾》没有“赔本赚吆喝”,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电影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东盟人文题材的影片'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越发受到关注,官方部门愿意推动,观众乐见其成,赞助企业也愿意借此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所以投拍此类网络电影在资金来源上有一定的保障。
  但卢精用也坦言,人文题材的电影本身并不以“票房论英雄”,在项目启动初期,社会效益显然要比经济效益更重要。不过经过前几年的积累,卢精用与他的团队对打造中国—东盟人文题材系列网络电影有了更成熟的思考。“未来,这个项目我们将进行深度的资源整合,以青年人文交流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联合中国一东盟的专业团队开展深度的跨国合作,创作出优质的电影作品,通过‘人文电影+《公映许可证》+国内外发行’的多渠道方式,来把这个跨国文化合作的品牌打响。”卢精用进一步阐释道,“深度的合作包括由我们主导,找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故事去联合创作,然后到泰国或其他电影制作水平较高的东盟国家做后期。而院线的发行,票房看好的话我们可以尝试,但网络依然是我们重要的播映渠道。”
  “从2017年中国网络大电影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网络电影的市场正在稳步上升,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电影人,通过网络发行直面观众,找到他们创作的话语权和打开市场的新钥匙。”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东盟传媒与区域传播研究所成员段送爽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网络电影在中国是有潜力的,而东盟国家的消费者目前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观看电影。所以优质的网络电影在满足用户需求,探路电影融资、制作、发行、营销等新可能的同时,也可以在中国—东盟电影合作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眼下,卢精用正在与文莱、老挝方沟通拍摄下一部中国一东盟人文题材系列网络电影的事宜。“我们这次尝试与中国著名作家合作创作剧本,青年依旧是我们主抓的核心,通过讲‘接地气’的故事,希望我们能做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电影作品。”卢精用谦虚地说,“我们会做足准备,但成长也还在路上。”
  “还在路上”是整个采访过程中,卢精用多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或许他们摄制的中国—东盟人文题材系列网络电影还在路上,中国—东盟网络电影合作还在路上,中国—东盟影视文化交流还在路上。但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已经出发。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5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每一届东博会,总有许多感人的故事、精彩的瞬间和美好的记忆。2018年2月2日,东博会秘书处正式启动了第15届东博会系列重要活动之“博·爱——我与东博会的故事”征文活动。本期“我与东博会的故事”,我们就从一位记者、一位老师的分享开始。  与东博会结缘,我有三个“没想到”。  我第一次知道东博会是在2008年。那一年我刚上大学,听说东
期刊
过去,很多生活在东盟国家的人民,大多是通过好莱坞,或是中国香港地区和本土导演的镜头来了解中国的。但在21世纪初,全球文化市场已经不再呈现好莱坞一家独大的格局。  对于如今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在越来越多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而言,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为东盟国家民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户,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社会
期刊
据谷歌(印尼)最新发布的《2017年印尼风险投资展望》报告称,过去5年内,印尼初创企业数量增长了60倍,其中仅2017年前8个月,印尼初创企业投资总额就达到了30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疯长,如今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的初创企业正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的景象。与此同时,印尼政府也在顺势大力培育电商、科技、食品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并希望以此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在此背景下,包括美团点评、京东、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中资
期刊
2018年1月26日,第37届东盟旅游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泰国清迈举行。东盟国家旅游部长或代表、东盟副秘书长及相关国际地区组织负责人、旅游业界和媒体代表等出席。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应邀参加。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威拉萨克在闭幕式致辞中感谢各界对泰国举办此次论坛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出席论坛的各方嘉宾在论坛期间围绕“东盟——持续互联、无限繁荣”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溝通交流,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里,多档贺岁电影成为中国观众热议的话题。3月4日,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又引爆了全球影迷的关注。而对于马来西亚的观众而言,3月还有一部电影的上映也十分让人期待,那就是根据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的自传创作的电影《李宗伟》(《原名《败者为王》)。随着3月15日该片在全球公映,其在中国国内上映的时间也指日可待。  该片计划在中国亮相,让人不禁想起2017年以黑马姿态在中国市场斩获
期刊
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随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之后,中国—东盟政治对话、经贸关系之外的新支柱——拓展和加深双方的人文交流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双方来说,新支柱的打造意在夯实双方对话与合作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土壤,深刻影响着双方政治对话、经济贸易与安全合作。但我们也看到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海外华侨华人也挺起了腰板,为祖(籍)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巨大变化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外派教师,我有幸被外派到泰国进行华文教育工作,由此认识了不少令人敬佩的老华侨、华裔。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中国。虽然有的已经是几代华裔了,但从他们内心来讲,还是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以此为荣。  出资建校,后代的华文教育不能懈怠  先说说泰国帕府中兴学校的校董刘暹秋先
期刊
随着中老、中泰铁路项目合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参与建设泛亚铁路网,连通东南亚之梦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但是,由于东南亚各国的发展仍处于不同阶段、建设能力也各有高低,因此这一梦想何时能完全实现还无从预知。  早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东盟就曾于1995年提出计划,修建一条从新加坡至中国昆明的铁路。为此东盟专门组建一支项目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探索该计划的可能性,结果却收效甚微,项目工程也—
期刊
我与东博会结缘是从2005年开始的。  那一年,我作为专家参与了东博会主展特装展位的图文审核。从那以后,我连续多年参与了这项工作。  我和同事们一道,参与广告招牌的汉字与拼音、英文标识以及地图、民俗、宗教等方面的勘误纠错。这么多年来,我亲身见证了东博会的红红火火、看到了博览人的敬业与辛苦、也切身体会到了东博会给南宁、给广西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我曾经为东博会服务感到骄傲。  东博会永久落户广西
期刊
近日,英国著名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17》报告,该报告对中国近年来整体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投资目的地排名变化、6大产业投资目的地排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报告指出,东盟等新兴市场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其中,新加坡超越美国排名第一;马来西亚跃升至第4位;泰国排名第18位;同时,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也表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  成熟经济体的优越环境更为吸引人  在东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