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主打初创企业“吸金”,中企投资对此是否买账?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谷歌(印尼)最新发布的《2017年印尼风险投资展望》报告称,过去5年内,印尼初创企业数量增长了60倍,其中仅2017年前8个月,印尼初创企业投资总额就达到了30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疯长,如今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的初创企业正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的景象。与此同时,印尼政府也在顺势大力培育电商、科技、食品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并希望以此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在此背景下,包括美团点评、京东、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中资企业已纷纷将目光瞄准了这块创业处女地。
  前景看好,中企纷纷南下印尼
  继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和京东在2017年5月、8月陆续对印尼打车应用Go-Jek融资后,2018年1月18日,美团点评又对Go-Jek投资了5000万美元。
  仅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就有三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对Go-Jek进行投资,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就Go-Jek的发展前景而言,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印尼创业公司在成立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形成了网约车、移动支付、外卖、电商、物流等多场景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已成为印尼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不仅如此,最近Go-Je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adiem Makarim表示,公司已经制定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计划,公司未来一定会进行IPO,并且计划在2018年实现全新Go-Pay数字支付业务的扩张。
  而从印尼的投资环境上看,这个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2亿多人),城镇化速度快,经济在不断增长,再加上庞大的互联网人口,令投资者对印尼创业市场的信心持续上升。
  除了腾讯、京东和美团点评对Go-Jek进行投资以外,近年来还有不少中资企业到印尼投资,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交通服务两大领域。此前京东还参投了印尼线上旅游公司Traveloka的5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则入股印尼最大的电商Tokopedia,领投11亿美元。据美国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前8个月,印尼初创企业95%的投资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印尼初创市场最大的投资来源地。
  “近年来,印尼以数字创新为依托,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支持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以此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电子商务、出行服务、在线支付等领域吸引了一批互联网初创企业。印尼政府计划在数字经济领域,到2020年创造1000个价值100亿美元的当地科技初创企业。而中国也借助在数字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势,加大了对印尼初创企业的投资力度。”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他还表示,目前中国有代表性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均已进入印尼市场。同时,鉴于印尼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印尼拥有近70个支持创业的政府性机构,可提供信息、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支持与服务),以及印尼拥有的巨大国内市场,再加之中国资本的进入,印尼的初创企业,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初创企业前景看好。“根据报告,奉行‘移动先行’战略的印尼市场在2025年将占到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的一半以上,估计价值达460亿美元,而且2017年印尼经济继续保持超过5%的增长速度。”李俊说。
  印尼,投资初创企业的沃土?
  尽管印尼初创企业的成长环境尚处于发展早期,但增长前景可观。与此同时,为了扶持初创企业,印尼政府已收集了金融、科技、农业、教育、食品饮料等领域的44家初创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并拟通过初创企业吸引外商投资。
  “印尼初创企业发展迅速,电商交易额从2016年69.8兆盾增长至2017年170兆盾,预计2018年增长率将达50%。印尼通信部将为初创企业和外国风投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使更多初创企业成为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印尼通讯与信息部部长鲁迪·安塔拉表示。
  面对这些市场发展前景和政策红利,自然有不少中资企业走进印尼,以寻求更大的市场。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资企业到印尼投资初创企业的布局之路就一帆风顺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投资热潮,中企投资印尼又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对此,李俊认为,印尼虽然鼓励外资投资初创企业,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除了正常的商业风险外,还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比如在投资政策的理解上,要降低对政策优惠的预期,不要误读印尼已经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性优惠政策;印尼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不如中国国内充足;印尼偏远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低;物流网络不全、效率不高等会限制数字领域的初创企业发展。“而且,印尼的行政效率不高,相关投资和贸易手续、审批流程会耗费较多时间,企业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安排。”李俊说。
  俗話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尽管不少中资企业早已开始到海外投资布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毕竟面对不同的国情也会遇到不同的投资风险。繁琐的审批手续、复杂的法律环境和税收体制等—系列问题,都在考验着中资企业海外拓展的能力面对这些企业还需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才能控制投资风险,让投资更加顺利。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26日,由柬埔寨旅游部主办的旅游宣传活动“柬埔寨之夜”在2018年东盟“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周期间举办。柬埔寨王国旅游部部长唐坤、贵州省副省长吴强、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拿督扎伊努丁·叶海亚、日本—东盟中心秘书长藤田正孝、贵阳市市长陈晏以及来自东盟国家旅游组织、东盟国家驻华使馆代表、旅游部门官员、中国旅游行业代表、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活动。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应邀出席,并与嘉宾
期刊
前言:2015年3月,中国国家发改委与印尼国企部分别签署了关于雅万高铁项目合作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和框架安排,同年10月16日,在雅加达,中国铁路总公司代表中方企业联合体5家国有企业与印度尼西亚4家国有企业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标志着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高铁技术走出海外的第一单,也是整个东南亚的首条高铁。  这是中国四川省彭山人刘晓军来到印尼的第三年,离家时,才刚上小学的儿子
期刊
在泰国曼谷这些年,城里的中国同胞都叫我一声“老编”。  在海外当一个“中国老编”,其实也就是在华媒平台上当一个“外国老编”。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咱们应该算是“中媒”,还是算是“外媒”?怎么定位,就关系到怎么干活。  第一代海外华文新媒体人:漂洋过海来奠基  2008年,当我连一个“小编”都不是,只是中国广西民族大学的一名赴泰留学生的时候,在泰国的“新一代大陆华侨”还不算多。中国人瞅着泰国陌生
期刊
历经900余天的精心筹备,南宁园博园已进入开园倒计时阶段,2018年冬季将向世界展露“芳颜”!日前,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指挥部发布主题曲《世界知道》以及吉祥物宣传片,向世界发出“冬季到南宁看园博”的诚挚邀请。据了解,本次发布的吉祥物宣传片名为《园博之旅》,时长2分50秒,重点刻画了本届园博会吉祥物“友仔”“友女”活泼、可爱的形象。宣传片通过园林建筑三维动漫,充分展示本届园博会特色亮点,吊足了广大市民
期刊
2018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这15年间,中国与东盟关系从发展期走向了成熟期,成为区域内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伙伴关系,并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东亚合作的风向标和试验田。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中国—东盟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不仅惠及中国与东盟,而且惠及整个亚洲,并将成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
期刊
2018年的5月,注定要载入马来西亚国家发展的史册。  5月10日,赢得大选的马哈蒂尔身着马来传统服装,在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的见证下完成宣誓,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年长的政府首脑,也实现了马来西亚60多年来的首次政权更迭。5月16日上午,“反对党”领袖、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安瓦尔获最高元首特赦提前出狱,开启了自己重回权力中心之路;而就在同一天晚上,马来西亚警方在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家中展开了“马拉松式”
期刊
在电影正式开场前,电影预告片播放之后,大屏幕突然一闪,一曲有泰国国王视频的颂圣歌响起,随即全体观众都起立致敬……这是在泰国电影院经常可以见到的场景。  与之相应地,具有极强泰式风格的泰国电影也是如此独树一帜。近年来,当日本电影、韩国电影、中国电影等先后代表亚洲电影在世界电影舞台闪耀光芒时,经历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泰国电影也在融合了自身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以及西方现代元素等背景下,重
期刊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下,中国和老挝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碩成果,其中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合作。老挝中央银行行长宋袍·派西说,金融领域已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一个亮点。目前,中国是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国、第一大援助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而2018年2月2~3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更是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平行议题下,让两国把金融之手握得更紧。此次论坛通过探
期刊
编者按: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5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每一届东博会,总有许多感人的故事、精彩的瞬间和美好的记忆。2018年2月2日,东博会秘书处正式启动了第15届东博会系列重要活动之“博·爱——我与东博会的故事”征文活动。本期“我与东博会的故事”,我们就从一位记者、一位老师的分享开始。  与东博会结缘,我有三个“没想到”。  我第一次知道东博会是在2008年。那一年我刚上大学,听说东
期刊
过去,很多生活在东盟国家的人民,大多是通过好莱坞,或是中国香港地区和本土导演的镜头来了解中国的。但在21世纪初,全球文化市场已经不再呈现好莱坞一家独大的格局。  对于如今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在越来越多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而言,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为东盟国家民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户,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