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楝树孤零零地站在江边。树上的叶子几乎落光了,只剩几粒干瘪的苦楝果还挂在枝头。它的样子,很像那个叫“婷”的苦命女人。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阿婷剛出生时,那棵苦楝树就遭受强台风“蝴蝶”的袭击。“蝴蝶”一登陆,就张开猛兽般的血盆大口,“咔嚓、咔嚓”地吞噬家园,撕裂城镇。“蝴蝶”裹挟着骤雨,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扑梅菉古镇,阿婷家的砖瓦房轰然倒塌,父亲的双腿被倒塌的横梁压断。江边那棵苦楝树也被“蝴蝶”活生生地撕成两半。
  村里人都以为这树活不成了,没想到它竟慢慢恢复过来了。春风吹过,原先光秃秃的枝丫上冷不丁地抽出鲜嫩的绿芽。那绿芽嫩嫩的,绿绿的,像一个个小生命,在“咿呀、咿呀”声中开始人生苦旅。春雨飘来,这些绿芽“噌、噌、噌”往外冒,个头儿“嗖、嗖、嗖”往上蹿,叶子也由嫩绿变翠绿,再由翠绿变墨绿。很快,那墨绿色的叶子就盖过了树冠,叫人嗅到了春的朗润与微醺。
  清明过后,它生长得愈加旺盛,一株株灰褐色的树干擎着黛绿的枝丫。三五场春雨一落,那黛绿的枝丫就交织成翠绿的大伞,路,由此而成了廊。这把翠绿的大伞高悬空中,给村里人撑起一片阴凉。到了傍晚,村民们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苦楝树下纳凉。他们三三两两围拢一起,或谈天说地,或家长里短,或阴阳八卦。阿婷和村里很多女孩子一样,也常围着苦楝树嬉戏打闹。苦楝树不仅记录着阿婷的生活点滴,还见证了阿婷的成长岁月。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阿婷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苦楝树也是一年比一年茂密,一年比一年粗壮。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占地半亩。
  树大招风,树大也招鸟。不知从何时起,这棵苦楝树招来了许多不知名的鸟。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啁啾啼鸣。鸟儿的啁啾声,婉转嘹亮,清脆悠扬,给苦楝树平添了几许野性的意味。
  “谷雨秧芽动,楝风花信来。”那一年夏天,苦楝树开花了。万千淡紫的小花绽蕊吐芳,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星星点点,细细碎碎,丝丝缕缕。走近细看,每朵花似米粒般大小,素雅带些蓝晕,形小瓣多。五彩花瓣中间长着深紫色的花柱,花柱里吊着淡黄色的花蕊。淡淡的、苦苦的花香就是从黄色花蕊里散发出来的。
  那黄色的花蕊,就像是春心萌动的阿婷,正伫立在江边等待一场夏雨,让夏雨把自己的心事淋湿。
  夏雨如约而至,哗啦啦地下了起来,苦楝树的叶子顿时沾满透亮的水,花的香味也越发香浓。急雨横斜,粉色的花瓣纷纷掉落,就像下起一场紫荆花雨。紫荆花雨过后,成千上万只“蝴蝶”绕树飞舞,然后成块成串地栖息在树枝上。
  恰似彩蝶翩翩舞,半树花雨引人来。这半树花雨不仅引来游人,还引来了一位货郎。
  货郎头戴斗笠、肩披雨蓑、手推独轮车。路上,独轮车“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独轮车刚停稳,村民便呼啦啦围拢过来,瞧个稀罕。货郎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红头绳、雪花膏、棉花糖、香烟火柴、针头线脑儿,还有一支牧笛。阿婷踮起脚尖,用手扒着箱子,眼睛紧紧盯着那支牧笛和那根红头绳。货郎似乎看穿了阿婷的心思,即刻拿起笛子吹奏了一曲《秋蝶恋花》。笛音清亮悠远、婉转缥缈,宛若天籁遏云绕梁。
  “真好听!”阿婷轻轻掸落微粉的花瓣,眸光灼灼地凝视着货郎。货郎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眼睛缓缓睁开,四目相接的一瞬间,两人都愣了一下,阿婷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慌里慌张地转过身去。就在阿婷转身的那一刻,货郎已把心留在原地。
  从此以后,货郎日日推着独轮车进村,每次进村都见到阿婷拿着扁担从苦楝树下走过。她那红格子衣裳与淡紫的苦楝花相互映衬,看起来格外亮眼。进村后,货郎都会站在苦楝树下吹笛,而且只吹那首《秋蝶恋花》。笛音或抑或扬、或顿或挫,悠扬缥缈、绵延回荡,萦绕着无限的遐思与牵念。
  “那袅袅笛音,该是梦里的声音吧?!”阿婷每次听到那缠绕在苦楝树上的笛声,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
  一曲未了,阿婷就绕着苦楝树跑,货郎绕着苦楝树追,一串串笑声在苦楝花间飞扬。也许是笑声的催化,苦楝树撒野似的生长起来,蓬蓬勃勃,枝繁叶茂。不经意间,苦楝树又开花了!村里人都说,苦楝树迎来了“第二春”!
  “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满树苦楝花铺天盖地地开着,开得热烈,开得奔放,开得大气磅礴。远远望去,那淡紫的碎花,既像一朵朵的紫云,又像一缕缕烟霞。
  绿中有紫,紫中有绿。原来青绿和淡紫搭配起来是如此好看,既清新又别致,既清丽又婉约,很有春天的味道。
  “吹落红,楝花风,深院垂杨轻雾中。小窗闲,停绣工。帘幕重重,不销相思梦。”在一个楝花淡红的日子里,货郎与阿婷再一次不期而遇。四目相对那一刻,空气似乎都凝固了。阿婷抬起头,似乎想要说点儿什么,却被垂下头来的货郎狠狠地吻住。这强烈而炙热的吻,烧烫了她全身每个细胞,烧热了她所有的意志和情绪。货郎越抱越紧,恨不得将她整个人都吸进去。阿婷被货郎抱得快要喘不过气来,拼命地咳嗽。咳嗽声震落了头上的苦楝花。
  待到楝花落尽时,楝果也已簇生成串。秋风乍起,楝果渐渐地由青色变黄色,由黄色变橙色,再由橙色变褐色。
  然而,就在苦楝果由橙色变褐色之时,货郎突然间在阿婷的世界里消失了,谁也不知道货郎去了哪里。开始时,阿婷坚信,苦楝树在,货郎就会回来!
  苦楝树,相思苦。阿婷像苦楝树一样站着,每天不曾消失。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货郎始终没回来!
  树枝一天天地往下沉,叶子一片片地往下掉!此时的苦楝树和村庄一样已显得十分单薄。
  阿婷搂着苦楝树干直哭得太阳落了又升,升了又落。后来,村头来了一顶花轿,硬生生把阿婷撕心裂肺的哭声载走。花轿出村时,人们发现苦楝树上系着一根粗粗的红头绳。
  阿婷带着苦楝树的“苦”嫁到东岸,又带着苦楝树的“苦”南下海南。出门前,阿婷特意采摘一大把苦楝树叶,做成花环,戴在头上。车子徐徐启动,阿婷绕着苦楝树走了三圈儿,才含泪离开。   阿婷噙着泪,登上了开往海南的客船。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翻滚的海水,她不禁潸然泪下。上岸时,她踩到香蕉皮摔了一跤,鲜血直流。她撕下了一片衣角,将伤口简单地包扎。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小旅馆方向走去。头两天,因为伤势严重无法张嘴,她滴水未进。两天后,可以吃一些流食了,却只能用牛奶泡着饼干勉强下咽。坐在竹竿床上,她想哭,想大声地哭,却又哭不出来。她知道,这座城市最不缺的是眼泪,最不相信的仍然是眼泪。
  阿婷含着泪开始了艰难“打拼”。她在工地上干过小工,学过裁缝,当过菜贩,后来盘下一家餐馆,经营海鲜和白鸽粥。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阿婷就在廚房里忙碌,城市也在她那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苏醒。尽管忙得不可开交,阿婷还是抽空抬起头来,向海北眺望,眺望江边那棵苦楝树。乡土诗人告诉阿婷:“苦楝苦楝,就是‘苦练’。”
  那段日子,阿婷日夜苦练刀工,磨炼厨艺。一只乐东黄流老鸭经她慢火浸煮后,即香气诱人。肉纯而不腻,酱料香而不抢味,“酱香乐东黄流老鸭”一下子成了小店的招牌菜。食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旺。拼命打拼数年之后,她有了三间大酒楼,一双好儿女。
  然而好景不长,那一个雨夜,丈夫遭“大耳窿”绑架了。原来,正当她捋起袖子拿起锅铲为家人幸福打拼的时候,丈夫却染上赌瘾,欠下一大笔赌债。
  阿婷变卖房产,转让店铺,四处筹钱,为丈夫还赌债。谁料旧债未清,丈夫又借了100 多万赌债,且输了个精光。
  新债加旧债,利钱滚利钱,丈夫欠债已达800 多万元。债主们隔三岔五上门讨债,让她整天提心吊胆。
  盯梢、跟踪、打电话、泼油漆……“大耳窿”追命连环招,让她不堪其扰。有一次,“大耳窿”一脚踹开大门,威逼阿婷吞下三粒苦楝果。阿婷一仰脖,硬将三粒苦楝果吞下。“苦吗?”“不苦,不苦,甜着呢!”阿婷含着泪笑了。
  阿婷又一次站在苦楝树下,抚摸着斑驳陆离的粗壮的树干,满眼含着泪水。苦楝树上叶子已落尽,只剩几粒暗黄色的苦楝果孤零零地吊着。
  一粒苦楝果就像一座大山压得阿婷喘不过气来,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说:“再苦再难,也要像苦楝树那样,生长不息,花开不断。”
  那个雨夜,她又在海口街头卖起烧饼来,之后又盘下一家皮草专卖店。每次进货,她都自带干粮上路。说实话,阿婷吃的苦,比苦楝果还苦。不负苦难,不负儿女!她的女儿也从苦难中成长起来。一个温暖的午后,她送女儿去大连读大学。火车启动的那一刻,阿婷仿佛听到了梦醒的声音。
  秋风起,秋雨至。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如期而至。那一个冬夜,一个惊雷突然从浓密的乌云中蹿出,直扑大地。惊雷贴着房顶炸响,腾起一束束电光。“咔嚓、咔嚓——轰——”惊雷挥出锯齿形的闪电,直刺大地,直劈苦楝树。刹那间,苦楝树被雷雨劈成两半,树干被烧焦。就在苦楝树遭雷劈之时,远方却传来女儿的死讯。这对阿婷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阿婷哭天喊地,几乎要把一生的泪水流干。如泣如诉的哭咽声和那昆虫的叫声,交织出一曲凄凉的哀乐。女儿的突然离世,对于她来说,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她抗拒这样的事实。她总是想念女儿,奢望女儿还活着,希望这样能减少一点儿痛苦……
  假如,苦楝树有灵性,应会感知阿婷的眼神,读懂阿婷的内心。
其他文献
侄儿因大雪高速封路,在上海不回老家过春节了,我只好从张溪举家“迁徙”来历山老家“开大门”,这是我们江北人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来到历山老家的第二天,先接到姐姐的电话:你全家都来了?我说是。那我给你们送些年货过去,在家等着。  我婉拒:不用送,我这里啥吃的都带了。  姐姐仍坚持送东西来。她怕我们吃不好。  到底是姐姐啊。父母不在了,姐姐还在。  忘不了母亲“五七”那天,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大哥早逝)在坟前
期刊
打开窗子,院子的砖地上洒着斑驳的树影和淡淡的月光。  或许你会觉得很幽寂,但请你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听,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儿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儿,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隐隐战栗的荆条,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爬到山腰,气温稍稍有点儿低。我裹紧外套继续向前走。山腰的树更加高大
期刊
父亲出殡以后,我们在老人家穿过的衣服里和用过的衣柜里,找出了四千块钱。这是他生前的所有积蓄,都是凭他的手艺和力气挣来的。  钱用针线缝在了他的棉衣或者棉裤口袋里,有的钱塞在衣柜的袜子里,有的收藏在衣柜的抽屉里。他年老后神志不清,行为混乱,就把這些钱,胡乱塞进衣柜里的每一个角落。  父亲有一手好厨艺。青壮年时期,村里人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请我父亲过去办厨。少的几桌饭菜,多的十几桌饭菜,经父亲的操办,每
期刊
大黄是我家30多年前养的一条看家护院的土狗。  那年我家在小山顶上盖了三间瓦房,周围空旷荒凉。母亲说,抱只狗来养养吧,还能看家护院。  刚巧,大伯家下了一窝小狗,我和弟弟去挑了只黄色的。刚抱来时,我俩像得了个宝贝似的,天天抱在怀里玩儿。小家伙浑身肉嘟嘟的可爱,毛发像打过蜡似的金黄发亮。  大黄进门不到两个月,就被母亲惩罚了。有一次,母亲干活儿换下的鞋子,明明放在门边的花台旁,可一转眼就少了一只。寻
期刊
幼时读司马迁的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心里便刻下了泰山之重,鸿毛之轻的烙印。泰山有何重,能承载人的生死?多少年来,从未有过深思,更是没有想过自己能亲履其地。  泰山在泰安城区内,泰安依泰山而建。春日,从市区中心坐公交到泰山脚下大概10分钟的车程。  山势很缓。中天门是登山的必经之地,有索道和徒步供游客选择。泰山被冠以五岳之首,传说远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万物之灵的人类,他
期刊
年轮似乎在流年中守不住根须,瞬间就裂开成两道山崖,左山崖,右山崖。两崖之间的距离,恍如相隔几个苍茫的世纪。  左山崖,是我伸手可及的童年。缥缈的往事在茂密的林中腾云驾雾。阳光躲了又躲,最终被故乡一缕及时的清风撩开面纱,让光线窥视树林里那只被雾水打湿了翅膀的山鸟。  左山崖,是我生命孵化的腹地。雷声滚滚,翻滚着倾盆大雨,淋漓泥土深处每一颗学会勇敢的种子,热流奔涌,涌动了年少梦幻,背地里的忧伤正在延伸
期刊
冬日的黎明,村庄沉睡着,连吠了一宿的狗儿也累了,正伏在墙根下打着鼾。  凌晨五点半,沉睡中的我如装了一根弹簧般,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我三下五除二地套好衣服,悄悄地拉开后门,如一只小兽般冲进庭院里,在空旷的庭院里跑起步来,“哒哒”,那声音惊醒了正在墙根下睡觉的阿黄,它立即竖起耳朵龇牙朝我的方向低吠,被我一声呵斥,又乖乖地躺下去。院子东边的一户人家亮了灯,有人在不满地咕哝着。我得意地一笑,不用说,
期刊
我爱过酒,也恨过酒。  我之所以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主要源于两个人。一位是我舅父,我初一就读的黄花华侨中学与他工作的莲塘小学仅隔几座山,他在该校任炊事员。有一次我去探他,将到他房间时,在窗外看见他从一个罐子里倒出半杯类似山泉的东西,他举杯轻啜时,眼睛半眯,如痴如醉,临了还吧嗒吧嗒地舔了几下沾在嘴边的水珠,很享受的样子。见我进来,他立马把罐子藏到柜子里,锁头坏了,便用一条铁丝绕了好几圈儿。我就纳闷了,
期刊
春节期间,在日本度过,未料竟因为日本的餐饮,爱上日本。  在北京,预习了将太无二、铁板烧、居酒屋,没有太多感觉,只是陪孩子。日本菜清淡,我喜欢浓油赤酱。  到了日本,确切说在东京,我找到了日本菜的魂及各色酒类和食客,这是东京与北京不同的感受。  我住在赤羽的一家民宿,鑰匙就在门口的对讲机里,有密码才可以取得,到的第一天,就被孩子领着去几站地铁开外的餐厅,网红餐厅。味道忘了,只记得舟车劳顿之后温暖的
期刊
案架上,承载着茶器;茶器里,盛满了温润。一盅一杯,一壶一罐;一盘一碗,一盞一碟。揉捏间,打磨着漫漶时光。舞动的三把柴火,总在诠释明暗、诠释纹路、诠释着陆氏《茶经》。  高温出窑的刹那,我从设计师的双眸里,读懂了炉火纯青的真谛。找回了日月星辰的记忆,在品呷、在摇晃、在沉思,吹皱了温度和涵影。  仿佛乘着白茶之舟,驶向梦幻之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