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山崖,右山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轮似乎在流年中守不住根须,瞬间就裂开成两道山崖,左山崖,右山崖。两崖之间的距离,恍如相隔几个苍茫的世纪。
  左山崖,是我伸手可及的童年。缥缈的往事在茂密的林中腾云驾雾。阳光躲了又躲,最终被故乡一缕及时的清风撩开面纱,让光线窥视树林里那只被雾水打湿了翅膀的山鸟。
  左山崖,是我生命孵化的腹地。雷声滚滚,翻滚着倾盆大雨,淋漓泥土深处每一颗学会勇敢的种子,热流奔涌,涌动了年少梦幻,背地里的忧伤正在延伸至山脉,贯通山的血液,山的骨骼。
  时间成为断裂层,记忆不走回头路。如果你是懦夫,那么只会望崖惊心。
  我腰际间闪闪发光的柴刀,风雨磨砺过,泪水磨砺过,屋檐下的三重石也磨砺过。父亲在我出门时反复叮咛的情景,让我懵懂地虚构远方的征途。乱草丛中的蟒蛇,林中的野狼,就连微小的绊脚石,也成为我砍柴前在脑海中警惕千万次的关键词。
  右山崖,被我的柴刀砍断而成的另一半人生,多么高远又艰险。正如我的左手属于不可扭转的时运,而右手还可以主宰一个巴掌大的命运。
  未来呈现动态的美,好比水流的曲线,一条河流上时而浪花轻泛,时而汹涌波涛,还有近似直线般平静的时刻。你的手掌需要坚实,线条需要粗犷,才可以在一座山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把柴刀一旦牺牲自己,每一块石头就会找到新的棱角,每一棵树就找到了新的成长点,每一个人就会在疼痛中找回迸发的力量。
  我把美好的年华埋葬在每一条路的拐弯处,但愿在眼前的山重水复中找到柳暗花明的惊喜。希冀如愈隐愈现的微光,没有谁在梦醒时分,就可以抱住阳光抚慰昨夜的心事。窗口不需大,能够透视目光前面的风景就可以。一扇门,打开就是另一个世界,给林中的每一棵树送去凝视的眼神叫欣赏,给脚下的每一块石头起一个名字叫坎坷,给远方留下一个朦胧的悬念叫理想。
  我和山相依相偎,山与我和睦相处。多年山里的行走,我感知山,山回应我。我把脚印踩成诗篇,一路浅唱低吟。
  左山崖,屹立在现实的天空下。那些茂盛的树林,早已被一双比柴刀还无情的魔爪砍伐,山中的枯枝败叶无声地遮掩着老去的人们被浸浊的骨头。而过去的飞鸟消失在阴霾下,找不到自己飞翔的影子,空留一个个巢,守住落寞的夜晚。山谷下的水,喧哗不起激情,只是汇成小流,多少小流也无法提升江河日渐干瘪的腹部。
  我曾在左岸,看见浪花卷起一米多高的漩涡,船只张开血盆大嘴也无法吞噬四溅的水花;我在右岸,看见沉睡多年的鹅卵石赤裸了下半身,搁浅着水下的蓝色梦幻。两岸之间距离不变,水的落差成了时间的落差,时间的落差就是命运的落差。流逝的何止是一江滔滔水,一条船也无法重复古老的动作,挂帆,划桨,摆渡。
  我一直在右山崖攀爬,关注一座山的高度,山的高度可以让我的思维有了高度。我站在山的一隅,看山下的風景,山下的风景扑朔迷离,人间日渐走失了仙境。
  左山崖,右山崖。我近似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地爬行过你的背脊。左一撇是理想的脚步,右一捺是险阻的现实。一座山,两座山,无数的山耸立在浩瀚天地间,天上有灵光,地下有残骨。每个人披上一件或光艳或朴素,或善良或丑恶的外衣,潜入时间的暗影中,然后又被时间吞噬在暗影中。一座城堡没有永恒,只有在短暂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时间四舍五入,到最后只剩下空荡的数字和停顿的虚点。
  每一个人都是不速之客,为了生命中某一刻灿烂的闪光点,背起生存的柴刀告别。背起大山的梦之际,别忘了告祭山里安详的人们。人生只有两个山崖,左山崖是生命的起源地,右山崖是理想的出发地。如果不懂得山的两重含义,那么你只能在山中迷失。
  柴刀,不是为了砍伐树木,不是为了恐吓精灵,是为了时刻给自己勇气,一只老虎猛然蹦出来袭击时,你唯一的选择是与虎共舞。生命往往在某个关键的时刻,险象环生。遭遇险象不等于没有出路,宿命的图纸,可以当成一张废纸来识别,如果你还有一丝力量擎起信念的灯盏。
  左山崖,右山崖,注定是人生一段光辉又艰难的历程。为了把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延伸成脚印,你不得不攀爬。多年后回望,你会发觉:唯有山才可以抚慰疲累一生的魂灵。
其他文献
盲人石岩哥,我认识他时,他大约40多岁,一身油腻的衣服,头发杂乱无章,五短身材,如果你细看他的双眼,如两个深不见底的洞。  那时我才五岁。  一个爱跑、爱跳,爱听故事的年龄。我便与同龄人老到石岩哥家去玩儿,他的床铺被子永远都不叠。他靠走廊的窗户永远不关,我们便从窗户爬进去,爬上他的床,有时天气冷,就钻进他的被子里。他在房子里忙煮饭烧茶,或者无事呆坐在椅子上。任我们怎么折腾。  逢上下雨,落雪,石岩
期刊
父亲在凤阳工作,与当地畲族开始人情往来,畲人送我们“糯米舌”是常事。“糯米舌”还有人叫”畲婆饼”,就是捣糍粑。捣糍粑是畲族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的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前后,畲族同胞都会聚集在一起做糍粑。  “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粘粘”,畲族过年时几乎每家每户要做糍粑,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打糍粑的工序分为泡、蒸、打、滚。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泡要用山泉水,蒸要在木甑里,打要
期刊
我爱唱歌,尤其喜欢克里木的歌。  1986年秋,在新疆石河子工作的我,到甘肃兰州参加西北五省商业经济研讨会。会议期间组织联欢活动,主持人提出每个省的代表至少演唱一支歌曲。新疆参会的只有两人,当点到我们时,那位首府的老兄说自己五音不全,慌忙躲到了我的身后。在各地同行众目睽睽之下,我也紧张得双腿打战。可怎么着也不能丢新疆人的脸呀,我振作一下精神,选了首熟悉的《外婆的澎湖湾》,便云里雾里地唱了起来。  
期刊
470天前,是2019年6月19日。  夏天的凌晨,像酷暑中的冰刀一样,一生的疼痛都疯长到了极致。  爸爸忽然脑出血,送到急诊室,医生检查后说:“拉回去,准备后事吧。病人脑内出血量太大,没有开颅抢救的必要了。最多只有百分之五的希望,若有奇迹,也是植物人。五分钟,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考虑。”  白天还好好的爸爸,还在发朋友圈的爸爸,睡到凌晨突然走向鬼门关,这是我们接受不了的事实;更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爸
期刊
五棵桃树苗是母亲从集上花了5元钱买的,为这桃树苗,母亲险些丢了性命。  母亲赶集回程在过渡船时,因船小,水流较急,三个大人上了船严重超载,船行至河中央,三个人都落水了。母亲曾是渔家女,是个泅水好手,在落水的一刹那,母亲毫不迟疑地松开了紧握桃树苗的一只手,顺手抓住了一位在水中忽上忽下挣扎的中年妇女,拖住她游到岸边,然后母亲又折回到水里救起撑船的半百老头儿。  早春季节,春寒料峭,回到岸上的母亲冻得瑟
期刊
侄儿因大雪高速封路,在上海不回老家过春节了,我只好从张溪举家“迁徙”来历山老家“开大门”,这是我们江北人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来到历山老家的第二天,先接到姐姐的电话:你全家都来了?我说是。那我给你们送些年货过去,在家等着。  我婉拒:不用送,我这里啥吃的都带了。  姐姐仍坚持送东西来。她怕我们吃不好。  到底是姐姐啊。父母不在了,姐姐还在。  忘不了母亲“五七”那天,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大哥早逝)在坟前
期刊
打开窗子,院子的砖地上洒着斑驳的树影和淡淡的月光。  或许你会觉得很幽寂,但请你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听,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儿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儿,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隐隐战栗的荆条,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爬到山腰,气温稍稍有点儿低。我裹紧外套继续向前走。山腰的树更加高大
期刊
父亲出殡以后,我们在老人家穿过的衣服里和用过的衣柜里,找出了四千块钱。这是他生前的所有积蓄,都是凭他的手艺和力气挣来的。  钱用针线缝在了他的棉衣或者棉裤口袋里,有的钱塞在衣柜的袜子里,有的收藏在衣柜的抽屉里。他年老后神志不清,行为混乱,就把這些钱,胡乱塞进衣柜里的每一个角落。  父亲有一手好厨艺。青壮年时期,村里人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请我父亲过去办厨。少的几桌饭菜,多的十几桌饭菜,经父亲的操办,每
期刊
大黄是我家30多年前养的一条看家护院的土狗。  那年我家在小山顶上盖了三间瓦房,周围空旷荒凉。母亲说,抱只狗来养养吧,还能看家护院。  刚巧,大伯家下了一窝小狗,我和弟弟去挑了只黄色的。刚抱来时,我俩像得了个宝贝似的,天天抱在怀里玩儿。小家伙浑身肉嘟嘟的可爱,毛发像打过蜡似的金黄发亮。  大黄进门不到两个月,就被母亲惩罚了。有一次,母亲干活儿换下的鞋子,明明放在门边的花台旁,可一转眼就少了一只。寻
期刊
幼时读司马迁的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心里便刻下了泰山之重,鸿毛之轻的烙印。泰山有何重,能承载人的生死?多少年来,从未有过深思,更是没有想过自己能亲履其地。  泰山在泰安城区内,泰安依泰山而建。春日,从市区中心坐公交到泰山脚下大概10分钟的车程。  山势很缓。中天门是登山的必经之地,有索道和徒步供游客选择。泰山被冠以五岳之首,传说远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万物之灵的人类,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