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相伴的岁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是我家30多年前养的一条看家护院的土狗。
  那年我家在小山顶上盖了三间瓦房,周围空旷荒凉。母亲说,抱只狗来养养吧,还能看家护院。
  刚巧,大伯家下了一窝小狗,我和弟弟去挑了只黄色的。刚抱来时,我俩像得了个宝贝似的,天天抱在怀里玩儿。小家伙浑身肉嘟嘟的可爱,毛发像打过蜡似的金黄发亮。
  大黄进门不到两个月,就被母亲惩罚了。有一次,母亲干活儿换下的鞋子,明明放在门边的花台旁,可一转眼就少了一只。寻来找去,最后在狗窝里找到了。母亲因这干活儿还迟到了。下班后气得拣起一根小棍,抽打大黄的嘴,看你还乱拖东西不!
  大黄疼得龇牙咧嘴,嗷嗷直叫。心疼得我赶紧抢下母亲手中的棍子……后来,大黄慢慢地长大了,也似乎懂事了,从此再也不乱拖东西了。
  我们吃饭时,大黄就趴在桌底,见没人理它,就用爪子扒地,发出咚咚的声响,似乎在表达它的“抗议”。这时,我会悄悄地夹点儿菜扔在桌底。大黄挑食,喜欢吃有滋有味的。狗盆里的剩稀饭,它只用鼻子闻闻,并不张嘴,然后哼哼唧唧的,直到母亲再倒点儿菜汁搅拌搅拌,它才摇着尾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放学后,我和弟弟经常会带着大黄去海边“拉练”。家乡连岛那一片金灿灿的沙滩,铺在蔚蓝的天空下,洁白的浪花多情地吻着岸边的礁石……我们带着大黄在沙滩上尽情地奔跑。夏天热得浑身冒油,渔家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泡在海里洗澡、打水仗。我一头扎进了海里,大黄却在岸边若无其事地看着。有人“使坏”地把大黄扔进海里,小伙伴们幸灾乐祸地一阵欢呼。只见大黄很快就从海水中露出了头,扑腾着爪子,捣着水,慢腾腾地游上了岸。上了岸的大黄,先是“汪汪”地叫了两声,然后浑身毛发一抖,溅得小伙伴们一身的水珠,似乎在表达着它的“愤怒”。
  一轉眼,我要去城里上中学了。暑假开学时,大黄在我打好的背包和网兜里的水壶、脸盆前,转来转去,不停地用爪子扒拉着,嘴里哼哼叽叽地轻声叫着。
  我带着行李,走出了家门。大黄紧紧地跟着送我。从家到水岛码头,约十里山路,穿过了五座坟(地名)后,就到了后庙湾。我不想让大黄再送了。后庙湾山路弯弯,当年有一些在那打石头的北方“侉子”,那年月,人的肚子里缺少“油水”,狗被偷杀当下酒菜的事时有发生。我担心大黄独自返回时遭此厄运,就赶着让它回家,可一转眼,它又悄然地跟了上来,像块狗皮膏药似的甩也甩不掉。看来不来狠的不行了,我弯下腰,拣了块大的石头,举在手中,佯装要打它的样子,吓唬它撵回了几十米远。大黄吐着舌头,喘着粗气,一脸不解地看着我。
  我趁机加快脚步,向码头奔去。“呜,呜”,随着两声汽笛,渡船离开了码头。
  岸边望去,我顿时惊呆了:大黄站在东边的一块礁石上,伸着脑袋,向船的方向张望着,寻找着,不停地摇着尾巴……狗通人性,大黄一定是有灵性的,它舍不得我离开它、离开家乡。
  那一刻,我感动了,流着泪,扯着嗓门儿大喊:“大黄,快回家!”
  船渐渐地开远了,大黄仍在那儿不停地摇尾张望……
  听母亲讲过这样一件事:那年小姨在徐州生病住院,母亲要去照顾。临走前,拿了半盆米给邻居顾婶,请她照看大黄。半个月后,那天下午,大黄好像感应到母亲要回来了,早早地跑下山去等候。一见到母亲,兴奋得像个撒娇的孩子,摇头摆尾,扑上来,舔着母亲的手。母亲看大黄瘦了,心疼得差点儿掉泪。顾婶和母亲说:“大黄开始时还吃食,后来看你一天不来,两天还不来,就慢慢地不吃了。它是不是想你了呀,二嫂?”
  那时,岛上几乎家家养狗。上面一纸文件,村里就掀起了“打狗运动”。
  “打狗队”过几天要来捕杀,愁得母亲茶饭不思,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在母亲的心里,大黄早已成了她的孩子。养狗的村民一般都是把狗杀掉或卖掉,这,母亲都不忍心去做。
  那些狗贩子(我们叫打狗侉子),嗅到了商机,蝇营蚁聚般的来岛上收狗。母亲挑了个面目慈善的狗贩子,跟他商量说:“大黄你带走,钱我一分不要,只求你不要杀它卖肉,让它给你看家护院就行了!”那狗贩子点着头,满口答应。
  傍晚时分,天色阴沉,下起了绵绵的小雨。狗贩子带了个帮手,手持木棍,肩挎绳索来了。大黄仿佛见到了仇敌,奔上去“汪汪”直叫。狗贩子吓得后退了几步,但很快就用打好扣子的绳索套中了大黄的脖子,拿棍一收,就牢牢勒紧了。可怜的大黄,上蹿下跳,不停地拼命挣扎,用求救的目光看着母亲,眼中流出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下山时,大黄赖在地上不走,狗贩子拿棍子凶狠地驱赶着它。望着熟悉的家,熟悉的主人,它一步三回头。或许感到了这一别后的凶险。那一声声的狂吠哀鸣,在撕着母亲的心。再看母亲,早已背过身去,泪流满面,她实在不忍心看大黄这悲惨的一幕……
  如今回忆起来,又不免感到悲凉心痛。
其他文献
阿保  阿保是我的表侄,我姑姑唯一的孙子,年龄却比我大很多。我刚读小学,他已经读初中了。阿保长得很秀气,学习一直很好,又是我表嫂生的七个孩子中唯一的“赖崽子”,因此很招人喜欢。大人每次教育我们,都说要像阿保一样。阿保家住在上圩,离我家有些远。只有过年过节才见得到他。每次去他那儿,他都在骑楼下的店门口,放张小四方凳,坐在小矮椅上做作业。姑姑总是心疼他,对我妈妈说:“冤枉哦,这个‘赖哩’每天下午都要在
期刊
母亲在生我的当天下午,还一把把在大石头上摔了十多捆稻子。收工后不一会儿,我就呱呱落地了。长大后,听说这事,我嗔怪母亲:“从小我身体就不好,都是你摔稻子时累的,都快生了,还干那么重的活儿,就不怕摔疼我!”  母亲听了,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说那时候不干活儿哪行啊,多摔一天稻子多挣七工分,到年根就少拿一份口粮款。舍不得耽误工的母亲,成年累月在小队干活儿,一年到头,挣的工分还是不够一家人的口粮款。年年都要
期刊
盲人石岩哥,我认识他时,他大约40多岁,一身油腻的衣服,头发杂乱无章,五短身材,如果你细看他的双眼,如两个深不见底的洞。  那时我才五岁。  一个爱跑、爱跳,爱听故事的年龄。我便与同龄人老到石岩哥家去玩儿,他的床铺被子永远都不叠。他靠走廊的窗户永远不关,我们便从窗户爬进去,爬上他的床,有时天气冷,就钻进他的被子里。他在房子里忙煮饭烧茶,或者无事呆坐在椅子上。任我们怎么折腾。  逢上下雨,落雪,石岩
期刊
父亲在凤阳工作,与当地畲族开始人情往来,畲人送我们“糯米舌”是常事。“糯米舌”还有人叫”畲婆饼”,就是捣糍粑。捣糍粑是畲族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的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前后,畲族同胞都会聚集在一起做糍粑。  “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粘粘”,畲族过年时几乎每家每户要做糍粑,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打糍粑的工序分为泡、蒸、打、滚。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泡要用山泉水,蒸要在木甑里,打要
期刊
我爱唱歌,尤其喜欢克里木的歌。  1986年秋,在新疆石河子工作的我,到甘肃兰州参加西北五省商业经济研讨会。会议期间组织联欢活动,主持人提出每个省的代表至少演唱一支歌曲。新疆参会的只有两人,当点到我们时,那位首府的老兄说自己五音不全,慌忙躲到了我的身后。在各地同行众目睽睽之下,我也紧张得双腿打战。可怎么着也不能丢新疆人的脸呀,我振作一下精神,选了首熟悉的《外婆的澎湖湾》,便云里雾里地唱了起来。  
期刊
470天前,是2019年6月19日。  夏天的凌晨,像酷暑中的冰刀一样,一生的疼痛都疯长到了极致。  爸爸忽然脑出血,送到急诊室,医生检查后说:“拉回去,准备后事吧。病人脑内出血量太大,没有开颅抢救的必要了。最多只有百分之五的希望,若有奇迹,也是植物人。五分钟,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考虑。”  白天还好好的爸爸,还在发朋友圈的爸爸,睡到凌晨突然走向鬼门关,这是我们接受不了的事实;更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爸
期刊
五棵桃树苗是母亲从集上花了5元钱买的,为这桃树苗,母亲险些丢了性命。  母亲赶集回程在过渡船时,因船小,水流较急,三个大人上了船严重超载,船行至河中央,三个人都落水了。母亲曾是渔家女,是个泅水好手,在落水的一刹那,母亲毫不迟疑地松开了紧握桃树苗的一只手,顺手抓住了一位在水中忽上忽下挣扎的中年妇女,拖住她游到岸边,然后母亲又折回到水里救起撑船的半百老头儿。  早春季节,春寒料峭,回到岸上的母亲冻得瑟
期刊
侄儿因大雪高速封路,在上海不回老家过春节了,我只好从张溪举家“迁徙”来历山老家“开大门”,这是我们江北人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来到历山老家的第二天,先接到姐姐的电话:你全家都来了?我说是。那我给你们送些年货过去,在家等着。  我婉拒:不用送,我这里啥吃的都带了。  姐姐仍坚持送东西来。她怕我们吃不好。  到底是姐姐啊。父母不在了,姐姐还在。  忘不了母亲“五七”那天,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大哥早逝)在坟前
期刊
打开窗子,院子的砖地上洒着斑驳的树影和淡淡的月光。  或许你会觉得很幽寂,但请你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听,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儿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儿,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隐隐战栗的荆条,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爬到山腰,气温稍稍有点儿低。我裹紧外套继续向前走。山腰的树更加高大
期刊
父亲出殡以后,我们在老人家穿过的衣服里和用过的衣柜里,找出了四千块钱。这是他生前的所有积蓄,都是凭他的手艺和力气挣来的。  钱用针线缝在了他的棉衣或者棉裤口袋里,有的钱塞在衣柜的袜子里,有的收藏在衣柜的抽屉里。他年老后神志不清,行为混乱,就把這些钱,胡乱塞进衣柜里的每一个角落。  父亲有一手好厨艺。青壮年时期,村里人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请我父亲过去办厨。少的几桌饭菜,多的十几桌饭菜,经父亲的操办,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