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从小学数学走向生活的理解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小学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的基本理念有这样的描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目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促进孩子们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的活力。
  一、将数学学习生活化的原因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弊端:教与学分离现象严重;数学学习公式化;惟“应试而教”;严重脱离孩子们生活实际等等。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一方面,可以避免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交给学生,不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失去了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数学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是指导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怎样将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1.创设生活情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要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习惯,努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小学生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过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看着有点难,和以前学习的不一样,开始有点失去兴趣了。在教学本节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些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从生活中拿出一些这样的物体,让他们自己去感知,意识到没有这些物体是不行的,在生活中不仅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也是生活中常见到的。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她 设计在课堂上学“生活剧”: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4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3角2分钱,学生拿出2元钱,让“售货员”准确地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手、眼、耳、口、脑等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不仅发展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教师的示范过程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玩的一种玩具是一样的,又与学生的活动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与实践活动都紧密相联。这样就促使学生在学习时,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联系起来,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了。学生把学习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一直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 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同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例如:在讲《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五年级下册)这一课时,我先展示了某一家庭电话全年话费的折线图。笔者便问:在全年的话费中,哪个月的话费多呢?为什么?猜猜看。学生:2月份话费多,因为2月份正是春节,相互拜年呀、祝福呀。笔者回答:话费少的月份,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甲:8月份话费最少,可能去旅游了;学生乙:8月份放暑假了,同学间打电话联系的少了;学生丙:也许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搬家、电话迁移。笔者称赞道:非常好,看来折线图对我们非常有用、直观、清晰明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折线统计图》。一席谈话延伸到了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层面。
  3.善于总结,写数学观察周记
  这是我从别的教师处借鉴而来的做法,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搜集到的数学现象可以付诸于笔端,记录下来,这样既积累了数学知识,又加深了理解、锻炼了能力。例如:学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后,给学生布置了画出家庭收入折线图,画出自己成绩变化统计图,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最终达到指导生活的目的。
  三、数学走向生活的教学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意组织好课堂纪律。因为操作、实践和游戏活动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往往很兴奋,可能会出现乱堂、甚至一发不可收拾的现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设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次,平日让学生在校园里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课外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要让家长带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多观察、体验、思考,增加生活积累。再次,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亲近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正如数学教育家H.Fredenthal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数学当寓于生活,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只要教师将生活同数学紧密结合起来,课堂就会变得鲜活而富有情趣,学生就会学得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生活柔化了数学的刻板和刚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有趣、有情、有用。”
其他文献
2016年春运自1月24日至2月13日春节假期为止,全国旅客发送量达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7%,其中,铁路发送旅客量4777.6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月1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而得到重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课程改革下新的生长点,因此如何改变以知识传授和问题取向的教育模式,如何更有
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来看,这些贪官原来也读书。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喜欢读指导赌博一类的书,即使在北京学习期间,也随身带着《赌术精选》,日夜翻看,且勇于“实践”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创造性地挖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谁能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谁就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学习是一个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环境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以更高的标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军委《意见》精神,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着眼解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塑造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不断增强作风建设的实效。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着眼于”的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必须充分认清“四个着眼于”的重大意义,始终保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
一、抓制度建设,实现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  一是建立完善编委、编办工作制度。在详细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莒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编委
摘 要: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点是要对教学体制中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  一、新型的教与学关系的构建  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目前,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