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测试流程提升体育课堂品质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承担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区域体育技能项目以及校本体育项目等测试任务,这些运动技能的教授与测试覆盖了大部分教学时间。规范有效的课堂测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名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影响体育课堂测试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器材、班额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策划与组织中多角度全面考虑。为加强日常体育课堂测试规范性,提高学生当堂测试效果,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体育教师可从“五个基于”角度考虑与优化测试流程。
  一、基于项目特点,合理组织教学
  不同的运动项目在测试要求与方法上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测试项目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课堂测试组织形式。如,根据一年级体操测试项目特点,教师可将9名学生分为1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广播操完整动作测试,既让学生在做操时有同伴对比参照,又方便了教师依据客观实际对学生做操的动作质量进行测试。
  教师针对测试项目本身的特性与要求,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测试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改进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专业素养。
  二、基于课堂教学,促使测试常态
  任何体育项目的测试都是单元教学中对所学内容的检测与评价,规范、高效的体育课堂测试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视角下全面系统地把握,避免孤立地将测试作为一种教学任务,将测试的形式及内容进行教学,有利于快速完成测试。如,小学6年级校本考核项目为1分钟定点投篮,教师可在教学中指导4名学生为1组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给每位组员分配好裁判员、计数员、辅助者等角色,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又可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与测试的相关要求。
  以单元教学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与全局意识,从而提升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三、基于学生学情,发挥互助作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作为指导者、协助者和啟发者,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沟通。教师也应在课堂中发现具有责任心且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在课堂中发挥其作用。如,在400m跑测试中根据学生跑的基本能力进行同质分组,教师先请跑得较快的小组进行测试,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同伴的跑步姿势、摆臂以及步频等,跑得较快的学生完成跑步后,将他们一一对应跑步较慢的学生,从跑姿到体力分配等进行指导和帮扶,这样的测试既能基于学生学情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其能力,也能提高了课堂效果。
  尊重学生学习的身心发展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合作、沟通、互助的空间和机会,是体育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四、基于场地实际,提高测试效果
  体育测试场地要求因测试内容不同应有所区别,测试安全、组织有序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关注可用的活动场地,也要基于场地实际优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果。如,在400m跑测试中,教师可将场地设置成前后间隔3m的2条起跑线,前排站女生、后排站男生,每组安排4名男生和4名女生,口令发出后,2排学生同时起跑。这样既能提高测试效果,又能让男生在前30米有冲过女生的念头,又能在剩余的测试中对女生起到领跑作用,促进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场地、器材、人数等客观因素,也要用教学灵感启迪优化教学组织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与测试效果,展现教师教育智慧。
  五、基于学生起点,尊重学生差异
  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每一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看得到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的天赋,更要关注一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付出的努力并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成长。如,在原地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中,有的学生协调性好、腰腹力量足,动作学得就快。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个别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以练代测,提前完成规范测试,然后引导他们帮助能力暂时相对落后的学困生,帮助同伴提高学练实效。客观灵活地根据学生能力适当调整测试顺序,是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本着为学生将来学习助力的态度,激发并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的积极性,坚持体育育人理念。
  ——胡松(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310012)整理
其他文献
第七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以下简称“长三角活动”)于2019年10月在江苏南通崇川学校举行。此次活动设置的主题为“健康第一: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学习”,并就体育教学提出“以深度思维教学为手段,提高体育学习品质;以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以健康第一思想为宗旨,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三点要求。释义深度思维为: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认知活动,指学生自主分析、评价、创造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患者病情的发展和药物治疗效果与日常是否遵循科学的饮食方式有很大关联。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也经常强调让糖尿病患者将科学饮食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方式,这同样也是一种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任何病情阶段和任何年龄的患者。所以本篇文章即来讨论一下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调节自身的饮食,保持平衡的饮食结构。按照适宜的进食顺序进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比较普遍关注食材的选择和进食时间,殊
一、目的化与长期化  家庭“体育作业”的设计必须要目的化,不能盲目、随意或随机地布置,不然会适得其反。设计时可以重点考虑与体育课程及学校体育活动相结合,与体质测试的项目相结合,与家庭体育的开展相结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及体育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学校竞技水平的提升,如,在开展双杠教学前,家庭作业要求进行俯卧撑和仰面支撑—挺髋—绷脚尖练习;围绕国家体质测试项目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基本功大赛通用教学技能的内容之一,包含设计意图和学时教案2个部分内容,是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在比赛准备阶段,教研员应通过多种指导和训练途径,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及教研能力,自如应对比赛。  一、熟读《课标》、钻研教材、增强理论知识储备  本次基本功大赛的教学设计环节要求参赛教师根据抽签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完成,因此,参赛教师在赛前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形成一定
能否准确把握课的“核心知识”,是考量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体育课有许多核心知识,这些知识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关联的,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着课的“核心知识”而设计,才能使学生们学精学透。  一、本单元核心知识的界定  本次浙江省区域联盟活动的课堂展示是足球单元《运球技术及运用》,本单元由三节课组成,学习目标为:1.能简要描述多种足球运球技术的特点及在比赛中的运用价值;2.实战练习中,能根据自
2019年7月6-7日,第十九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现场展示活动暨研讨会在包头市九原区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体育工作者汇聚九原参加展示与研讨。本次活动有丰富多彩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成果展示,有具有民族风情的全员运动会展示,有劳动与体育相结合、国防与体育相结合的创新活动成果展示,还有寓教于乐的幼儿园体育技能和体育课程展示,展示项目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成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当下一些地区或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状况并不理想。  2020年11月,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省体育与健康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评委工作,大赛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环节的教学内容是体育健康室内知识课,选手们
每年9月开学高中体育特长生开始训练时,大多数队员都会出现体能下降、技术退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暑假中断了训练。开学后安排体能恢复训练后,往往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基本恢复,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训练时间紧张的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可采取暑假集训,但普通高中暑假集训的可能性较小,于是笔者尝试了暑假期间布置训练作业和开学后体能恢复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
开口是银,沉默是金。在教学的过程中,“沉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之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它犹如国画艺术中的“留白”、音乐艺术中的“休止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沉默”,可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适当“沉默”,有助于维持课堂纪律  特别喜欢一句话,你是别人的环境。笔者时常用这句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一个安静的人,因为只有当
“让一个孩子喜爱体育,不是难事,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喜爱体育,需要教师生成智慧”。说得真好!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并促进儿童发展。细细品读徐老师的文章,感受徐老师的课堂,教育的大智慧处处展现。  智慧之一:“游戏者”即儿童,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徐老师紧紧抓住了陶行知儿童观的灵魂“活”,巧妙地运用“车轮滚滚跑”这一团队游戏,将规则与创造、个体与伙伴、技能与情感统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