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付出了很多劳动,却是“广种薄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自由与规范相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淡化了文体规范要求,淡化了习作技能要求,强调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表达,让学生写放胆文,是为了防止过往一味强调文体类别,追求写作技巧造成学生习作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人文,重课堂,轻生活的弊端。但因此抛却对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范要求、放弃写作技能发展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学生的言语智慧、表达的能力需要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根据一定的规律加以培养和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习作,大都以记叙为主,按类别分不外乎人物、动物、静物、景物、游记、活动、事件、想象文,当然还有简单的应用文等。我们可以把各类文章的写作基本要求以“点”的形式分布到每个年段,融入到相应的话题写作实践之中。譬如在写事文章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逐步提升写作要求——三年级“有顺序、叙事完整”;四年级“有层次,有内容”;五年级“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六年级“围绕中心写好场面,适当进行抒情议论”。教师要明确每个年段的能力训练重点,构建小学作文的能力目标序列,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读写实践中螺旋式提升写作技能,自由、自如地进行表达。
  新课改以来,特别提倡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放手让学生写”的同时,不见写作方法的指导,往往简单引导一下选材,就让学生动笔去写,学生作文处于一种规范不足、自由泛滥的“假性自由”的状态。自由与规范是辩证统一的,规范是达到自由的条件,自由是规范的升华,在规范的土壤中,作文教学才能开放出个性的花朵。只有正确对待规范与自由,才能客观的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二、读写结合
  读与写相结合,作文才能见实效。鲁迅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就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踢球、唱歌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程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能例外;同时,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的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如何让读写结合脚踏实地,让阅读课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地呢?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以往教学我们会这样问学生:“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现在改为“我们来欣赏欣赏作者是如何把少年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写出来的?”带领学生把阅读的重点放在了写作上。同学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还通过对一些朴实无华的词语的理解感受到了文章精彩的真谛。而达到双赢的方法仅仅是转变了提问的角度——变“哪里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为“如何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
  只要我们把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在一起,阅读课就能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地。在这样长期的指导与鉴赏中,不同的写作方法会悄然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汇集,并逐步成为他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程序性知识
  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喜怒哀乐,却缺乏用文字来表达喜怒哀乐的实践经验。因此,如果任由孩子们凭感觉写,肯定写不好。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方能习得。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写作技法上的指导。
  日本提倡作文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写作的程序性知识。日本三年级有一个调查作文项目,他们的教材中,有如下字样——“我们周围有些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找一种我们周围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观察的事物写成文章。”这是作文的内容。
  接着,教材详细的指导观察笔记的写法——“作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叫的方法、食物等;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这其实是教给学生怎么做观察笔记。还要查阅资料,“如要疑问,自己查一下有关的词典、百科全书之类的书。”接下来就是写文章。文章怎么写?“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面去,写的别人容易懂;把书中的写到的和观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做比较,要写的每一项内容要加一个小标题。”可见作文课教什么?教作文的程序性知识。
  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育,它更像是农业文明,而不是工业文明。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很多,需要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与总结。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扎扎实实地培养好学生的读写能力。
其他文献
一、初中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初中生榜样教育的现状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和分数至上的家校教育双重影响下,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已经被岁月慢慢磨去了,初中生榜样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初中生对行政手段选出的“完美榜样”没有学习的兴趣,而心目中的偶像榜样又难以被社会认同,榜样教育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2.初中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榜样选择被动化。调查显示只有9.1%的初中生是自己选
期刊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有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一定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学习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了尝试,受益匪浅。  一、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
期刊
柯达伊·佐尔坦是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他提出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他明确提出“普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人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建立基础,好的音乐教育要尽可能早地在学校开始,只有吸收好的艺术才能带来精神的健康。”如果在早期能够发展儿童对艺术的鉴别力,以后他们就会对坏的东西具有抵御能力。  如何发挥这一科目在早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对当前国内中小学课堂教育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
期刊
笔者从事边远农村小学教育多年,偏远山村乡村教师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思——如何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我国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为首!可见,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重要。我国
期刊
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肯定的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即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挫折,也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
期刊
青春期是以人体性发育、性成熟为表现特征的,是一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为一个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  青春期学生的人际危机心理会同学之间关系淡化、集体松散,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这种青春期学生的异常心理倾向,有必要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加以研究。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验和研究,谈谈以下粗浅的认识。  一、青春期学生人际危机心理的产生原因  青春期学生人际危机心理的产生
期刊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期刊
当前农村中学的历史学科教学,依旧沿用的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整个课程的气氛也较为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笔者就围绕农村中学历史主体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地探究,总结了一些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主体意识,但主体意识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