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肯定的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即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挫折,也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为他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性评价作为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比尔母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可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实施激励性评价呢?
  一、以“情感激励评价法”为切入点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激励是指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信赖的关系。评价时,若能充分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如通过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声调,以情达意,以情动情,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信任、支持和帮助,就能激发学生的情,鼓舞学生的爱学情绪,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当学生进步时,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在批评学生时,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创设愉快学习气氛,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善于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提问时,对基础差而又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寄予信任和期望,施与爱心,启发引导他们大胆举手发言,情感上给予支持,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表扬,这样,可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增,产生对老师信赖和对知识追求的心理因素,进入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之中。
  二、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有明确性、针对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很好,你真棒,太聪明了”等这些评价语言,这些评价虽然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道自己“棒”在什么地方,其他同学也不知道向被表扬同学学习什么。长此以往使学生不以为然,形成麻木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有明确性,针对学生的某个闪光点进行表扬,细说闪光点,放大闪光点,使周围学生明确学习其闪光点。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差异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尽量做到因材施“评”,如听话的学生,给他信任的同时还要给他思考的方法,让其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对于胆小的学生,给他肯定鼓励的同时帮助其树立信心,使他敢于面对困难;对于一向优秀的学生,对他表示认可的同时要教会他勇于面对挫折,善于克服困难;对于调皮好动的学生给他关心的同时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适度进行鼓励。
  三、激励性评价方法追求多样化,使评价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激励性评价不仅仅限于言语评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能有效地运用非言语性评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个暗示的眼神,一次温馨的抚慰,一个赞许的点头,都有助于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当一种评价方式实行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往往会失去刚开始的热情,使评价失去吸引力。所以作为师者就必须要及时更换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好奇、喜欢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时评语和等级符号评价用多了,学生也会对此麻木。于是在作业上可以换用实物来展示评价。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画出来的小东西来表示,如印个笑笑脸表示你的作品让老师很满意、粘个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画面飘拂的小旗表示你要加油。有时还可贴学生中流行的一些小饰物,这样一来学生比以往学得更有趣更认真了。
  四、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巧妙运用激励性评价
  泰戈尔说得好:“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天完善。”责备如同锤的打击,往往扼杀孩子的天性,赏识、成功激励犹如水的歌舞。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努力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在成功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逐渐变成有形的事实。
  教师可以在课内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回答问题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也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层次的适合“学困生”特点的活动,为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取得成功提供机会。在争取成功过程中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更有必要实施激励性评价,幫助学生看到成功之处,认清自己力量;找到失败的教训,要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使学生在学习上逐步上台阶,不断地由小成功积为大成功,从而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主动性。
  总之,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从而使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进步,增强自信,享受快乐,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世界上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是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认认真真地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呢?这就是我今天要与大家探导的问题。  现在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他们叛逆期的一个个出现,你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越来越多你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其实,我们小时候不是也是如此吗?这是每个人成长所必经的阶段,只不过它还因为遗传、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有所不同罢了。那么,面对孩
期刊
一、课前预习分解难点,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课前,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课前了解的知识发布到云教学平台的“预习”栏内供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是书面的,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通过查阅书籍或浏览网页寻找答案。同时这些知识也可以视频的,即通过老师录制的微课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控制,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自主、自由、自定步调的课前预习,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难度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寻找一种适合当前教育形势,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而好的教学模式又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更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我自1997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周家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觉得“问题——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更适合当前的中学
期刊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都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而新课标的出现又为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在推动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阐述了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并指出了应该采取的创新措施。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与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一脉相连,并且是解决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诸多问题的必要手段。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意义 
期刊
一、初中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初中生榜样教育的现状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和分数至上的家校教育双重影响下,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已经被岁月慢慢磨去了,初中生榜样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初中生对行政手段选出的“完美榜样”没有学习的兴趣,而心目中的偶像榜样又难以被社会认同,榜样教育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2.初中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榜样选择被动化。调查显示只有9.1%的初中生是自己选
期刊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有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一定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学习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了尝试,受益匪浅。  一、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
期刊
柯达伊·佐尔坦是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他提出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他明确提出“普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人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建立基础,好的音乐教育要尽可能早地在学校开始,只有吸收好的艺术才能带来精神的健康。”如果在早期能够发展儿童对艺术的鉴别力,以后他们就会对坏的东西具有抵御能力。  如何发挥这一科目在早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对当前国内中小学课堂教育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
期刊
笔者从事边远农村小学教育多年,偏远山村乡村教师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思——如何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我国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为首!可见,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重要。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