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 快乐高效学语文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v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笔者与部分高中生谈心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原以为语文学习可谓是“吹糠见米”、“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但他们很快发现与理科学习相比,语文学习规律难寻,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这使学生感到眼前一片迷茫,内心产生学习无助感、无成就感。语文学科的学与教是一项双边活动,这个活动过程既是学与教双方互相适应的过程,又是使学习主体将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过程。语文教学效率主要取决于这样的“适应值”及“转化率”。要提高这种“适应值”和“转化率”,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不仅要钻研教材,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语文。
  
  一、了解语文学习心理层次,开发学生内省能力
  
  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可以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即兴趣心理层次、趋利心理层次和内省心理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兴趣心理层次的多样性特点做到如下四点:(一)注意对起始课、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堂类型采取不同的激趣方法;(二)注意针对导入新课、新知传授、小结巩固、练习、作文等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激趣情境;(三)注意针对不同文体(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学作品、文言文)采取不同的激趣形式;(四)注意在使用直观教具、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体会手势等教学要素时,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情绪和兴趣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既要针对“学习困难生”,又要针对优等生;既要注重课外语文活动,又要注意课内教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整个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因为什么时候学生失去兴趣,什么时候语文教学就走向了失败。
  追求功利目标的心理层次,简称为趋利心理层次。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趋利心理秘密,可以通过看周记和个别谈心等方式进行了解,然后予以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有效地给予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满足,保持和发展他们健康的趋利心理。应该杜绝考分排名次、升学考试倒计时、点名批评等心理高压手段。在教学评价活动中注意把握学生趋利动机心理的“度”,给他们讲一些语文在升学考试中的位置以及作用。经常鼓励他们解除思想包袱,增强学习信心,指导他们学习语文复习迎考的方法。
  追求尊重自我、反思自我的心理层次,简称内省心理层次。利用语文学科“传道授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反思和内省的驱动力以促使浅层的兴趣、趋利心理向深层内省心理转化,促进全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我们的教学该让学生不断反省:反省自己以多少热情投入了学习,反省自己是否以“我”的姿态参与了学习,反省自己从课堂是否得到收获。上海朱震国老师执教孙犁的《荷花淀》时,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问学生:“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孙犁的意思?”“小说是孙犁写的,但读的是谁?”看似不经意地追问中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开发学生内省心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略,也是提高高中生学习语文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二、创建语文学习心理防火墙,凸现语文学科重要性
  
  在教学之初,高明的教师总是想办法让学生觉得他所教的课程不仅易学易掌握,而且实用、乐趣无穷,为学生学好本门课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意志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能力、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保证这个过程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语文教学自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因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发掘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心理教育素材来调整学生的心态。如写了《我和地坛》的史铁生,他在二十几岁上下肢残废,又找不到工作,足有15年的时间,“跟上班下班一样,”摇着轮椅到地坛里打发时光,“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优哉,有时候彷徨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唯心方式想我为什么要出生。”“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必须有过我的车轮印。”但最后,他战胜了残疾,战胜了死神的诱惑,选择了写作为业,并成了一位作家。我们的学生没有作者的那种经历,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代,这就需要去创设一些情境,挖掘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做法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中最难受的一件事,说说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心境如何,当时的内心感受如何,事情后来又是怎样过去的,进而揣摩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把自己假想成作者本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碰到作者当时遇到的情形,或者作品中所描绘的情形,你会怎么办?是否会跟作者一样呢?让学生明白成功随时存在,困难也许会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每个人应当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与成长中的困惑。
  语文学习心理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因为语文学习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现象,如果从语文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会发现种种合理的阐释,对语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借助教材中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的素材,帮助学困生摆脱自卑困惑重新树立自信,使他们抬起头来学习;帮助优等生克服自傲缺点,拥有平常心,让他们脚踏实地学习,那么促使全体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学习语文的理想就可以实现了。
  
  三、顺应语文学习心理需要,拓展语文学习领域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加大了师生创造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例如,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可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单元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文学读本》与《文学作品选读》之间进行归类重组,从横向或纵向进行比较鉴赏,从而使知识得以系统,能力得以迁移。以小说教学为例。可以把教材与与读本中几篇描写吝啬鬼的文章合并,打破单元、文体界限,如把《严监生与严贡生》与《守财奴》比较,把《守财奴》与《死魂灵》比较,甚至可以把《守财奴》拿来与戏剧单元的《威尼斯商人》和《悭吝人》比较。通过分类重组,纵横比较,学生对小说、戏剧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语言等就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创造性地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当然也可把改编教材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同样的内容范围,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习”。语文学习,尤其是语言的学习,常表现为随时随处的可得性。社会生活中,人的交流对话(包括书信)、收听广播、收看影视和课外阅读(包括读报刊杂志等)是习以为常的事,这里可学到好多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可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生活中听到的话,看到的语文材料不去感知和揣摩玩味,这是语文学习的漠视心理,以为语文水平只能通过课本的学习来提高;另外,是受制于学习者个体心理已有的发展水平,大都认为,话谁都会说,所以,这种学习不能成为学生明显的心理需要。如果排除了这种心理障碍,留心自生活源泉中学习吸取,就会“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获得新的触发”(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基于这种认识,可采取如下对策:(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与语文学习关系的认识,树立起大语文思想。(二)以身示范。教师留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吸取各方面的营养,并经常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有样可仿。(三)鼓励学生建立语言集锦或材料档案,分类积累语言材料。(四)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五)设置情境,训练生活对话,使之认识到以恰切的语言表达思想对生活交往的用处,提高对生活语言与语文学习关系的认识。
  学生普遍有阅读课外读物的欲望,教师应把课外读物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吸收和处理能力,他们普遍乐于博览群书,接触更多更广的学习材料。当今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也正是顺应学生这一心理需要。教师应由“厨师”角色转换成“菜单提供者”,教师应由“演员”变成“导演”,真正履行教师的主导职能。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但完全可以把该学什么和怎么学告诉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常看课外书,可让学生时刻畅游在“活水”中,保持思维的“鲜”“活”,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四、关注语文学习心理导向,筛选高效呈现方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中生语文能力的主渠道。语文集纳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融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体,本该是最有趣味、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学生在课堂上却常表现出不愿读、不愿听、不喜欢写等,这就是腻烦心理的表现。这首先应归咎于陈腐的教学方法:教师照本宣科,一讲课就是解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语文知识传授有余,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不足;加之所谓“标准化”测评,使语文学科向机械化、标准化、逻辑化转向,生动的语文教学成了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学生找不到自己的语言结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高,只被动的拼合词语,组装语法,费尽心思寻索主题和写作特点,沉陷于课文外延的似是而非,枯燥乏味的知识泥潭,渐渐磨就了一种虚伪应对之策,一套应付考试(包括作文)的假话。
  有力地呈现就是简单地呈现、易理解的呈现,让学生容易发现联系,发现貌似分离的事实之间的联系。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分析要善于撮其要、约其言,方便学生记忆,拓展学生重组语言表达思想的想象空间。只有让学生身在有限的课堂,心在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正做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不断闪现,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所在。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一个专题时,可采用三种方法来教学这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一组表现青春情怀的诗歌(《沁园春·长沙》《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非常适合朗读,用多种形式的读来带动全篇的教学。第二板块是两篇表现青春思考、生命感受的散文(《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用诗性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深沉思考,可把课堂模拟成一个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一部分学生轮流当记者,一部分学生轮流扮演作者,围绕课文进行问答。第三板块是表现人生选择的两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我的五样》)可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重点,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呈现方式的不断更新,满足了学生探究的心理需求以及体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在整个专题的学习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总之,要引导学生走出语文学习误区,教师在关注心理导向的基础上,既要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丰富的学习材料,又要大胆采用简洁高效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愿学、好学、乐学的健康语文学习心理。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在《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面”的注释大都为:①“面”通“偭”,以背相向。②面对、面向。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在《辞源》、《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等辞典以及《汉书·项籍传》里,大都把此句中的“面之”解释为“背向项羽”。如《康熙字典》里“面”的注解⑥:[韵会·霰韵]相背曰面。《史记·项羽纪》:马童面之。[注]如淳曰:面,不正视也。《前汉·项羽传》
1925年,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在进行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专注于“美文”的创作,给现代白话散文创作带来了一股充满诗意的艺术气息。1928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背影》,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导言)中曾下过这样的断言:“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擅长于运用工笔与重彩相配合的方法
高考作文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较之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得分常在平均分上下徘徊,少有出彩文。  议论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年的高考议论文学生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是:文体意识不强、论据陈旧奇缺、以叙代议、论点与论据不统一……但尤以“以叙代议”为最。那么,怎样突破学生“以叙代议”这一难点,变“证明文”为“议论文”呢?  我想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就例
2018年11月18日至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中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观摩研讨活动,在观摩学习了很多优秀选手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选手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其中,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老师在点评时谈到的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文案方面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序号使用不当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张老师在点评时毫不客气地说:“这些问题很严重,不可饶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文案高度负责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   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   “同课异
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悲”,以时间的纵横跨度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终期于尽的痛感。然而,当我们一遍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不至于“满纸辛酸泪”,反倒会有一种清朗开阔的阅读感受。究其原因,我认为,本文的情感脉络并非乐——痛——悲,而是乐——悲——超脱。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只有直面文本,直面语言
语文整体教学应当以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训练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中的文学(或文字)典范迁移成教学对象内在的文化积淀,并激发起教学对象内在主动摄取这种知识与文化的兴趣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定、兴趣激发、能力训练、迁移转化这四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在教授《十八岁和其他》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一、巧设对话节目情境,转换传统师生听讲关系  师:青春是美好的,是激情澎湃的。可正
一    越是优秀的经典,越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解读空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卖油翁》,对这篇短文的解读,传统的阐释长期囿于单一的定论——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的描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笔者重读此文,认为这还只是滑行于文字表面得出的结论,是孤立的解读文本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成社会价值观念去套蕴含着丰富的联想空间文本
高中语文第三册《白马篇》有这样两句:“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对这两句,课文注释说:“宿昔秉良弓:平时手执良弓。宿,平时。昔,过去。楛矢何参差: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不整齐。”笔者认为,这两个注释中,对“宿”、“昔”和“参差”的解释都欠妥。因为一方面“平时”和“过去”这两个意思,在汉语里无论如何也揉不到一块,违背汉语的语义关系;另一方面“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参差不齐”,这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