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东亚发展区域主义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与区域主义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发展区域主义作为两者的联结是理解区域主义实践与演进重要的理论视角.在东亚区域主义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其发展导向特质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坚持国际机构与国家政府作用、兼容"整体"理念与"渐进"方法,追求灵活务实原则为特征的实践路径.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是东亚发展区域主义的典型案例,围绕流域的治理与开发,从亚远经委会与科伦坡计划到亚开行、再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湄公河流域的发展合作不断朝着制度化、多元化与本土化的方向演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这种区域主义最具体和主要的成果,其坚持发展导向、重视国际机构作用、尊重"包容并蓄"与"循序渐进"、协调社会与环境发展以及追求可持续安全的特征是东亚发展区域主义的重要内核.
其他文献
<正> 陈元光于唐垂拱年间创置漳州,为闽南地区的开发做出贡献,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近年来,围绕陈光元家世、籍贯与《龙期集》的真伪,闽、豫两地的地方史志工作者有过激烈争论,但意见仍很分岐。这里仅就《龙湖集》真伪问题补充几点意见。关于陈元光的籍贯、家世问题,笔者拟另文探讨,这里不赘。
<正> 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摆在大学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抓紧时机,发展自己”?如何更加改革开放,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这就有必要对现代大学社会功能进行重新认识。一、现代大学的主要社会功能大学的社会功能,从世界教育发展史看,自公元1158年意大利创办波隆亚大学、1168年英国办起牛津大学、1231年法国办巴黎大学起,开始只有文化(教学)功能,设置文科、神科、医科和法科专业,旨在保存和传授文化知识,培养神职人员和官吏;1810年德国创办柏林大学之后,洪保发展了科学研究的功
《国际政治研究》系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双月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政治学类).
期刊
随着数字领域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欧盟的安全、发展和权力诉求日益迫切,"数字化转型"成为欧盟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自主的重要手段.在"技术主权"和"数字主权"等话语的支持下,欧盟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战略和政策.这些话语是欧盟战略自主等思想在数字领域的延伸,它们通过强调数字政策的不同侧重点,助力欧盟通过完善监管和规则体系、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建设和宣传其数字治理理念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保护人权为抓手,具有对内对外双重目标指向,重视以产业政策助推数字技术发展,并在模
全球国际关系学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议程,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研究认识论中的认识视角和认识路径.在认识视角上,全球国际关系学批判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主体性,超越西方—非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并呼唤多元普遍主义的国际关系知识;在认识路径方面,全球国际关系学通过扬弃科学路径,改进以历史阐释见长的经典路径,强调历史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全球国际关系学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认识论,还可以启迪中国学者更深层次地理解包含中国自身在内非西方的国际关系实践,使中国的国
国际关系学的"关系转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该理论转向对以实体主义为基础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构成重大挑战.尽管都以关系本体为旨归,但关系主义学者的主张却不尽相同.过程关系主义、过程建构主义、共在存在论和量子关系理论在体现对关系本体的多样化理解上具有典型性,也表现出充分的本体论自觉.它们之间围绕着关系本体论而展开的对话和论辩体现了关系本体论的演进趋势.与关系本体直接相关的是其方法论关系理性.关系理性的多种表现形式为人们理解国际社会的差异和冲突提供了丰富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关系理性可以成为冲突化解之道
传统的利益诱导政治研究忽略了国家机构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影响,安全政策是不同部门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相协调的产物.在美国太空安全决策的利益传递过程中,美国的太空商业联盟、国防联盟、太空科学联盟等社会力量,通过党派政治、选举政治、游说政治和公众政治等利益诱导过程,将利益诉求渗透到美国的海陆空军部、国家侦察局、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会等国家机构中.在部门利益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的这些国家机构通过决策咨询等将价值诉求传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太空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最高决策机构.涉太空利益传递使得美国"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配合美国的安全战略并借助日美同盟实现大国志向,日本相继签署《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由此,日美在琉球地位问题上暂时达成一致,而琉球成为日美安保体制的核心,两国关于琉球问题的协商与解决均在该体制的框架内进行.此后,日美因琉球人民的反抗而做出一些政策调整,如《新日美安保条约》、在保全基地的条件下的"回归"及"回归"后仍坚持将琉球作为安保体制的核心,等等,但这些政策调整的根本出发点是如何加强同盟而非减轻琉球人民负担.从结构暴力视角看,日本对琉球的制度化歧视,使针对琉球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上半叶,《尼布楚条约》在被重述、解释、宣传的过程中走出皇家王朝叙事,进入公众视野,卷入以现代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为核心的近代"不平等条约"叙事中.有关该条约是"胜利之约"抑或"割地之始"的辩争,揭示了各方从国家胜败和强弱的角度阐述对外交本质的理解,也成为现实政治中各派别表达利益诉求的工具和武器.《尼布楚条约》叙事中所折射的对国家力量和完胜的追求也逐渐超越了专业国际法知识,在现代外交学科走向中国公众的过程中成为更高的叙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