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学会怎样预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进行有效的预习,并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中高年级,在课前教师都会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有许多学生认为,把课文看了一遍,读了读字词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这样有没有达到预习的要求呢?我觉得,这样做只是进行了预习的一个步骤而已,应该怎样才算是有效果的预习呢?
  
  一、在“读”中,把握课文内容
  
  预习课文,就应该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读是最好的方法。读应该有目的性地进行,首先粗读课文,力求读得通顺,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课文是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默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层次划分,了解段落大意,主要是弄清楚课文的结构层次,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从而对全篇文章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例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有不少同学在预习后能够讲出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因为本课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学生也能讲出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见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前能把握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对于教师接下来要进行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极好的铺垫作用。
  
  二、在“查”中,动手解决问题
  
  任何一篇课文中,一定会有一些学生不认识的字、解释不了的词、理解不好的语句。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应该将它们找出来,划一划,自觉地借助词典、工具书等尝试自我解决问题。在这个步骤中,许多学生会选择借助工具书来解决问题,一些工具书中对课文中字、词、句的解释都明确地注明了,使得许多学生可以不加思考地进行抄写、记忆,这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在中高年级的试卷上,经常会有相关的填表题,要求学生写出词语中带点字的音序、音节、部首,并要求选择带点字在词语中的解释。对于这种题目,仍有许多学生出错,他们有的不了解音序该怎么写,有的无法选择正确的解释。其实这种现象正反映出了学生在预习字词时出现的问题,他们往往不求甚解,只是照抄硬记,自然很容易就遗忘了。如果学生自己动手去查、动脑去想,用自己的理解来解决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即使会出错,但是一定会更有价值。
  
  三、在“写”中,学会积累运用
  
  “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我们教科书中所选取的课文中,有不少是名篇佳作,学生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对于理解、积累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尊严》一文中,就可以把描写年轻人——哈默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等的句子划一划、抄一抄,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文中是怎样将人物描写具体的,同时可以体会到正是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文中词句的积累,对写作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许多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能运用到这些写作的方法、描写的方式,让自己的文章也具体而生动起来。
  
  四、在“思”中,勤于质疑解难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可以参照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阅读课文,在预习中,能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划出来,有兴趣的学生并做必要的眉批。这样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学习起来就更加轻松自如。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授课之前的预习,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质疑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教《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学生在课前就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提出后立即就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却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我就把它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在课堂上,学生极其愿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讨论得十分认真、热烈,效果十分好。教师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新知识,认识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全面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学生,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预习,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更能培养自学能力,对智力的开发是十分有益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的30余年来我国经济指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跃居世界领先行列,综合国力同样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社会分配不公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加大了城镇和农村的的两级分化
罪刑相适应原则先后经历了报应刑与目的刑理论的发展过程;不论哪种理论下的罪与刑之间的适应均有特定关系:报应是刑罚的惩罚性与犯罪的恶害本质,刑罚的严厉性对应犯罪的严重
G30连霍高速公路古永段自通车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量持续增加,在重车不断作用下,部分路段路面出现贯穿于行车道和超车道的横向裂缝,有些路段还存在纵向裂缝.由于雨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色彩课程是美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美术专业招生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近年来江苏美术高考色彩科目的考试也是默画形式。而随着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不少艺术院校美术专业的入学考试由“色彩静物写生”悄悄地向“色彩静物默画”转变。有些院校是出于减少考务工作的压力,有些院校则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认为静物默画可以有利于发现艺术修养高、有丰富想象力和记忆力并有较扎实功底的考生。总之,默画考试近年已逐渐形成
《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于2015年¨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此次修正案在多项刑罚内容进行了增加或调整,其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Co(bamp)(pi)Cl][ZnCl4]体系的一经式异构体(m2)的晶体结构,(bamp=2,6-二(氨基甲基)吡啶;pi=1-(2-氨基乙基)哌啶)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2),a
本项目以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性为研究对象,围绕地层变形、破坏特点及演化规律、多体作用及灾变形成机制、安全性控制原理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施工扰动地层的破坏机理、地层变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的修改,给监狱工作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并有效利用刑事法律修改对监狱工作特别是云南省监狱工作带来的契机、
本文从分析加强对构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认识出发,重点探讨了构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构建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教育机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