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例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课本中的古典诗词学习只是一种引导,课下还需要有大部分的时间进行诗词方面的学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只是引导孩子学习诗词,最好是让孩子们在引导的过程中能爱上诗词。下面我以两个典型的诗词教学的案例,分析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探寻诗词教学的内在规律。
  一、教学案例
  案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静夜思》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著名诗仙李白的最著名的诗词之一——《静夜思》。这是一篇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代表诗词。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多首。”(约5分钟)
  “下面同学们安静,我将诗词朗诵一遍:‘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下面我找几个同学将诗词有感情地朗读。”(找5个学生,分别将诗词朗读了一遍。12分钟)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翻译一下这篇诗词,请大家做好笔记。“
  “柔和的月光洒在窗子前面,好像是地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霜;抬头遥望那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不禁低下头开始想念远方的故乡。”
  “这篇诗词的意思,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下面给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背诵这篇优美的古诗。最后10分钟我检查背诵结果。”
  (10分钟后,抽5位学生将诗篇背一遍)
  ……
  (45分钟一节课结束)
  案例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七律·长征》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教师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吗?知道有关毛主席的请自动站起来说一下。”
  (学生们开始热烈地回答:“是我们国家第一届主席,带领我们走向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
  教师做出总结、点评,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且最后引出:毛主席还是一名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作的诗——《长征》。
  “昨天已经留了预习作业,相信大家已经读了这首诗。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将诗篇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学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班学生一起读,读出这篇本来就很有气势的诗作,使全诗更加形象、更加丰富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7分钟)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5分钟,然后我找4位同学每人翻译一句,将这篇气势磅礴的诗篇给大家翻译一下。”
  (几个学生说)
  “下面我将这首诗的大概意思阐述一下。第一句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第二句表现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对万水千山他们都不当回事;第三局写的是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后取得了重大胜利;最后一句则写出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笑着面对一切困难,总结了全文。同学们不需要将翻译死记硬背,只要你们自己理解意思、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就可以。很多内容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有自己反复地读,才能有所领会。”
  “下面我们将进行表演读。同学们先自己体验一下,然后模仿我们的领袖当年在创作这首诗时候是怎样读出来的。我们来比比谁模仿得最好。(变相地让学生们通过多次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下面开始。
  请同学们踊跃一点,表现的机会到了。”
  (学生表演读15分钟)
  最后,全班评论、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更多有关毛泽东的诗词,并背诵下来,在班里进行展示评比。
  二、案例评析
  从案例一和案例二对比可知,很明显第二种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们生所接受,同时更能加强学生们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第二个案例中,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这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表扬、鼓励,让学生们有不断学习的动力。其实,小学生的心里想法都是很简单的,但我们要去了解、去沟通。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们将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反而是一种乐趣、一件高兴的事。这样会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容易、更加成功。学生自主性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快乐地去接受知识。这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养。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和思考。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身材各異”的纸筒芯们在完成了“光荣使命”后就要退休了,可是它们还想“发挥余热”。它们都能干些什么新工作呢?奶奶和宝宝肯定有自己的主意,这些主意有没有鹿哥的妙呢?一起来看看吧。  找着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5~6岁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核心素养:勇于探究。  给把力  生活的美味在于有创意的发现和精心的制作。——崔岱远  加点料  1.奶奶扫描二维
曾几何时,我对语文充满了憧憬和热爱。然而,当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手握语文课本,看着台下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时,我才发现: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与我想象中的差距甚大,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做得还不够。就此,我想谈谈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教学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  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件事。知识是必备的,但它是为能力服务的,让学生
这个月有世界微笑日哦,你微笑了吗?今天和奶奶一起用土豆来做一道“舌尖上的微笑”吧!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尽量摒弃繁琐的分析,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去朗读,真正发挥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一、深情并茂地范读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
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法治化,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提高部队政治工作法治化水平,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更要依法开展基层政治工作。针对基层政治工作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法治
随着法治军营建设的深入,官兵对法治学习教育越来越看重,部队学法用法守法的氛围逐渐形成。但从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件和违规违纪问题看,学法不深入、学用脱节等问题还不同程
前几天鹿宝不小心淋了雨,结果第二天它就感冒发烧了.鹿爸急急忙忙带着鹿宝上动物儿童医院.小朋友需要吃药,然后待在医院等体温恢复正常.先给你开一副退烧药吧!
着重介绍了台湾地区产量最大的水库淤泥陶粒生产线的特点:1工艺设计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高差和厂地面积,使回转窑与冷却机成丁字形布置;2节能减排——采用多通道煤粉
举一反三,心理学称为迁移,是指遇到问题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去探求未知的领域,以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的举一反三是一种智慧,是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手段。其实,要真正领会举一反三的内涵并成功地加以运用,也并非一件易事。我认为,起码不能忽视以下三点。  一、关注“一”的典型性  若要举一反三,其中的“一”与“三”必须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一”应该是“三”的典型,“三”必须是“一”的泛化
爸爸是家里的体力担当,今天试一试如何手脚并用将宝宝举高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