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与名师同行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暑假通过零距离的聆听教授、博导、特级教师精辟的学术理论报告,感受到每位专家对教育独特诠释和真知灼见,真正地弄懂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的道理。课改后的课堂,不片面追求课堂结构的完善,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不刻意追求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追求的是学生如何学会的过程;不追求活而无效的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和谐高效 教学理念 反思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我从事音乐教学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不断追求的目标。
  2013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宿迁市特级教师后备力量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不仅对“和谐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感悟,而且在“大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下更要不断发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虽然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在这种全封闭、多视角学习的环境下,“大师”们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如同喷涌的清泉带给我们心的震撼,魂的涤荡,爱的浸润,无不令我们全体学员折服、惊叹。在这里,我只希望和各位老师交流专家们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后能激起些涟漪,为加快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一、回顾
  在南京师范大学7天的学习中,我们一共听取了12位教授、专家的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陈光立老师《关注学生主动建构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讲座,谭顶良教授的《学习理论新进展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杨启亮教授的《素质教育中若干问题反思》。
  二、收获
  培训学习有教授点播中疑团获释的兴奋,有与专家交流中顿悟的喜悦,也有与学长探讨中观点对接的激动,真的就是那种久旱逢甘霖的畅快。特别是特级教师陈光立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个人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一个人有两种思想。”为开场白的专题讲座,让我们感到“大师”的风范。
  培训学习的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有思想上、认识上的飞跃与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锻造名师的机会在我们的每一节平凡的课堂中!我们坚信,有梦想就有追求,有付出就有收获,有追寻便是快乐,有希望便是幸福。这希望和追寻就是为了孩子一生的精彩!为了教育教学的精彩!
  三、反思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通过培训,让我们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等等。所有这些激起了我们心中的情弦,触及到我们思想的深处,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的差距在哪里?------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学习机会。
  四、责任
  培训让我们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听了钱焕琦教授做的“教师职业伦理与道德”报告后,我深受启发。她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尤其是听了她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们不能做“目中无人”的教育这句话,更是让我对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深入理解,深感我们职业的重要性。试想如果一位心外科医生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或者不爱病人的话,那么,会有多少人的生命死于他手。而陈老师的讲座《关注学生主动建构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让我更加懂得了教师应该怎样敬畏生命。当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让生命融入知识,那么生命因此而厚重。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课改后的课堂,不追求课堂结构的完善,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不追求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追求的是学生如何学会的过程;不追求活而无效的课堂,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高质量的思维活动。教授、专家以大量的课堂实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和教育机智,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状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要因势利导创造活而有效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陶行知先生教学管理中的六个解放,对我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就是最好的的解读:
  1、解放孩子们的头脑——展开想象的翅膀;
  2、解放孩子们的双手——使他们动手操作;
  3、解放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观察万物;
  4、解放孩子们的嘴巴——促进他们探讨交流;
  5、解放孩子们的空间——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6、解放孩子们的时间——用空闲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知识,能够学一些自己想学的知识,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一些事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去研究、去探索。面对名师,我深知距离太远,但我怀揣梦想执着追求;面对学生,我惭愧爱心不够,但我满怀激情去演绎精彩课堂;面对社会,我倍感责任重大,但我会倾情奉献不辱使命。
  五、感谢
  这次是充满教育智慧的培训,是一次精神大餐。学习内容不仅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而且学术水平高,让我们学员收获颇丰,感触颇深。感谢各位教授、专家们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感谢你们辛勤的付出,让我们受益匪浅,指明了方向。感谢你们让我们明白:身为老师既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的道理。
  离别之际,我们衷心感谢南京师范大学精心安排的讲座课程,实实在在的得到满满的收获;感谢宿迁市教育局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参加这么高端的培训,在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上能得到及时充电学习;感谢这次为我们培训工作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让我们的教育理论、业务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让我们的理念得到一次成功刷新。这次培训,给我理论,长我本领,催我奋进!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将带着反思、收获、梦想一同打包返航,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朔”。我们坚信,构建和谐高效的精品课堂将会伴随着宿迁的教育事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其他文献
小学生从会写一个字,到会写一句话,再到会写一篇作文是一个有序的、长期的训练过程。然而三年级正处于这个训练过程的过渡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以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习作,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下面就自己的起步作文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激发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那么究竟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浅谈如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实效。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
《新标准英语》中明确指出 :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及张口说英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但由于应试教育等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仍是一个常被忽略的环节,现从以下方面就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谈谈个
摘要:在幼儿园进行加减教学应以儿童思维发展为依据,开通多元渠道,重视看、想、听、说、做五结合,加强口述应用题、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之间的联系和转换,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简捷、有序引导幼儿获得和积累组成加减的相关经验,感受体验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数学关系,充分调动加减运算的积极性,以培养幼儿分析、概括、迁移的思维方式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建立学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主旨在于揭示北京“市民”社会斑斓图画的比较单纯、平和、生活化的情节。作品以北京钟鼓楼下一座四合院的九家住户为中心,以薛家的婚宴为主线,浓缩了近四十个人物的几代人生活于一天中的十二小时。全书只写了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这天从早到晚的十二小时,但却反映了这些人物的经历、命运、心理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好的种种活动,这也从而构成了一幅大家所说的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图画
【摘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激活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发展学生能力的对策:以"轻松和谐"为主旋,引生入"瓮";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乐意参与;通过入情入理的赛读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采用模像直观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口语交际课,从形象思维入手,挖掘发散思维,让学生自主参与。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激活课堂 积极参与 发展能力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摘要】 中国画的欣赏教学,对于小学阶段来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美术创造的方法,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本文试图从课标中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出发,从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于中国画的欣赏水平,从画作中体会祖国的灿烂文明。   【关键词】 中国画 欣赏 兴趣 体验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说过,每一个国家民族,应有自己独立的文艺,以为国家民族的光辉。民族
摘要:语感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学中,教师应从语感生成的本源出发,通过加强诵读指导、创设教学情境、揣摩品味言语、加强言语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染力,形成较强的语感。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才能让学生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感 阅读 灵性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敏锐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是人的认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寫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呢?   一、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夯实写话基础   低年级学生读过幼儿园、学前班,口头表达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这一语言优势,因势利导地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说话训练,为学生进行写话做好语言准备。
内容摘要: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训练规律新奇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