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舞蹈课上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有所成就,教师不仅仅要在备课和动作示范上面下一番苦功,还要注重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艺术。如何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对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清楚准确、生动有趣、简练、亲切的教学语言,结合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启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在舞蹈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这些年的校外舞蹈教学过程中认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觉得舞蹈课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清楚准确
  舞蹈教学由于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语言的专业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舞蹈教师要讲授并运用特定的专用名词、术语的概念。但无论是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教师语言表达务必准确无误,完整清楚。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产生错觉和误解,造成思想混乱,长期不得要领,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甚至还会损伤身体。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通业务,使教学语言做到准确、清楚。
  二、生动有趣
  舞蹈长于抒情的特征,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口语表达空间,而生动有趣的口语表达又是体现舞蹈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讲课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动作的特点,组合的风格,将夸张、比喻、形容、对比等修辞手段与之结合并运用到舞蹈表达之中。
  努力使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生动形象,感情丰富。讲解动作时能深入浅出,描写情景时能形象传神,叙述情节时能跌宕起伏,抒发感情时能催人泪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在美好愉悦中展开想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加透彻地记忆理解动作,减少身体痛楚,并增强艺术表现力。如讲蒙族舞蹈的眼睛平视有开阔感时,教师可生动地描述蒙民眺望无边的大草原;再如:指导学生如何站立时,为启发学生准确的站立姿态,我在排练时讲道:“劳动是最光荣的,我们一起带着人们美好的期待和信任,用我们最高兴的舞姿去赞美劳动,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我的一番话,不仅对舞蹈动作含义做出了最深情的阐释,也将学生带入了图画般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个个 激情澎湃,气势高涨,同时有效的缓解了放不开的紧张情绪。舞蹈是美的,而舞蹈老师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犹如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让学生在美中学,乐中学,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
  三、简练
  舞蹈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少而精,富有启发性,最忌罗嗦拖踏。
  首先,舞蹈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的动作示范,学生的练习在课堂上占有很大的份量,教师往往是边讲边做,或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用语言进行点拨,口语表达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要求教师说话应准确而精练,不讲废话,避免旁逸斜出,拖泥带水,以致淹没了重要内容,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的状态,教师如果在此工程中让学生反复停下来听自己滔滔不绝的指导讲解,就会打断学生的运动惯性,使学生的兴奋状态突然间被抑制,酝酿的高涨情绪受到打击,造成身心的不适,甚至心情的烦躁,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教师太罗嗦的印象,并对教师的话产生反感。特别是学生在运动中,身体发热出汗,肌肉伸缩自如,如果教师口若悬河,停的时间过长,学生必然热身变冷,肌肉收缩,不仅对训练不利,而且还容易发生损伤。因此,教师必要的讲解和指导应力求简练、精当。尽量做完一段后再讲解,或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点拨,点拨的语言从量上讲,宜少不宜多;从质上讲,要有针对性不宜泛泛而谈,如果必须停下来讲时,应用简短的语言讲清、讲精。
  四、亲切
  舞蹈的教学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的体态经过训练达到一定的软度、力度、灵活性及谐调性等。学生要溜大量汗水,忍受痛楚,甚至还会受伤、流血。此时,如果看到学生的退缩,缺乏毅力或屡屡出错,而教师却以生硬的语言,严厉的态度对待,必然导致学生情绪沮喪,不仅做动作时变得机械、麻木,还会在内心滋长对舞蹈课及教师的怨恨心理和恼怒情绪,使教与学产生矛盾。例如:在课上常有这样的语言“你怎么这么笨?”“你脑子不开窍”等等,教师对学生的呵斥和挖苦屡见不鲜。俗语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会有好的情绪去舞蹈,去跳跃,去努力呢?曾经有一位学生,在最初学习舞蹈时,因为体态胖,自卑心态很重。上课时动作生硬放不开,我通过发现她在学习中的亮点,对她进行鼓励表演,课下与她谈心。慢慢地她心情也开朗了。上课的时候敢于站在队伍前面跳舞,也敢于积极表现了。教师应将善良美好的动机融入到话语之中,并遵循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从亲切和蔼的语调中,感受到永远伴随她们的是教师的鼓励和关怀,而不是一味的苛刻挑剔,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充分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并增强对教师的理解和信任,即使是一句批评语,也可让学生乐于接受,愿意接受,从而激发极大的自信与动力,倍增战胜困难的勇气。
  同时教师真诚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如沐春风,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对她们的真诚关爱之情。而情,不但能感人,更能育人。因此教师语言所表现出来高尚、圣洁的情感,就会成为一股强烈而不可抵御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教师将人生观、舞蹈观、艺术道德、为人的标准等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传染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总之,一个优秀的舞蹈教师不仅应有较高的专业技术修养,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美的极致。
其他文献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
摘要:识字任务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占据的课时更多。因此,在低年级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辅助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现举例一二,谈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妙用。(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运用直观教学,引导正确书写;(三)、优化教学方法,巩固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材料作文的含义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加大课堂容量,增强历史课的系统性;有利于减轻教师备课压力。不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限性才能让多媒体手段更好服务于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教學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优势 作用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由于平时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够,有些学生动手之前也没有好好想一想,因而做化学实验时,就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虽然简单,但易被人忽视,又对实验有相当大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在此总结了一些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常见的错误,并提出改进办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错误;改进; 中学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高专特点及数学教学现状,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传统教法、多媒体手段、数学建模与实验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 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高专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断地转变,培养的目标也逐渐发生变化,尤其近年来教育部领导和高教界专家对高职教学中,提出了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由以前的三年向两年转变
【摘要】《牛津初中英语》以理念新、真实性强、教法灵活的全新姿态出现。倡导的是任务型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    以英语教学实践为出发点,从1.更新观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2.满足需求,永燃学生兴趣之火3.减时增效,合理布置英语作业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教材的体系、特点。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一些尝试。  一、更
【摘 要】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它的应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本文就当前军校大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能力弱的现象着手,从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出发,进一步阐述了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探讨在军校大学生英语阅读中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课外阅读;阅读能力    一、概述  目前军校学员普遍存在着英语阅读速度慢、推理能力、理解能
【摘 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运用全新理念,创设了以“关爱”为课题的园本课程,通过营造家庭式的和谐氛围,来关注孩子兴趣的培养,充分挖掘其智力和潜能,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关爱教育 学会感恩 体验亲情    一、 从小培养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我们首先教幼儿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与热爱自己的家庭、亲人和周围的朋友;如何与同伴们友好相处、互助合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记忆和接受,忽视发现和探究,把学生学习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