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手机新闻摄影传播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自身的媒介特性,近年来在图片传播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手机新闻摄影正改变着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有了更深远的传播力,不仅拓宽了图片传播的路径,同时使得信息发布者、受众的社交网络得以扩散,更大范围提升了影像传播的影响力。本文以Instagram为例,就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手机新闻摄影;社会化媒体;Instagram;图片传播
  中图分类号:J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07-0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和应用,基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下,用户将原创的内容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与其他关系用户进行分享,实现更为深远的传播。而社交媒体则充当了信息聚合的平台,由此平台上,信息进行聚集、整合,用户之间进行信息的分享和散布,实现传播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自身的媒介特性近年来在新闻传播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发布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改变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它有着更为深远的传播力,不仅拓宽了图片传播的路径,同时使得信息发布者、受众的社交网络得以扩展,在更大范围了提升了影像传播的影响力。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北部,《时代》杂志采取了全新的报道模式:利用了手机拍照应用Instagram记录新闻事实。利用社交媒体来传播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是一次尝试,这是报道新闻的最快、最直接方式。
  一、内容、关系的聚合
  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在社会化媒体上,用户自身创造着内容,也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信息的分享得以实现内容的聚合和关系的聚合。Instagram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化媒体形式。
  1.内容的聚合:Instagram成为新闻图片库。以微博、facebook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信息的集散地,而目前拥有超过八千万用户的Instagram则是手机摄影的天堂。据统计,每一秒钟会有60张照片在Instagram上发布。智能手机将摄影变得大众化,而Instagram则赋予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拍摄平台。
  新闻摄影的突出要求是图片传播的时效性、快捷性。与传统的新闻摄影传播方式相比,手机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无疑是进步的。首先,它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以往只有职业摄影记者才有发稿的资格,而手机新闻摄影让更多的公民记者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将目击的事实用手机记录并且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其次,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的人可以拍摄新闻照片,每一个事件的旁观者都可能成为事件的记录者,他们生产出的新闻图片丰富了新闻摄影图片的来源。无数个体从各位维度、各个视角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和报道,“网民在不同层面上关于某一个事物的认识常常比专业媒体的单一视角、单一层面的报道更能反映事物的复杂性”[1]。这些新闻图片也为我们认识事件的全貌提供了依据。从另一层面来说,为了避免失去粉丝的关注,普通的用户会更注意拍摄出高质量的图片,贴近大众的对新闻图片的审美取向。这也促进提升了手机新闻摄影图片质量提升。
  如今的Instagram成为了可以与Getty、Corbis等影像巨头相媲美的图片库。通过标签和关键词检索,我们可以轻松看到发布于平台上的图片资源。目前的Instagram平台上已经有超过40亿张照片。它已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最喜欢使用的拍摄工具。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成员约翰·温克便在Instagram开设了自己的账户,他将iphone拍摄的新闻纪实照片上传至网络,与其他成员分享。美国《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杂志等出版业翘楚也在Instagram上设立了自己的账户,发布授权的手机新闻图片。得益于Instagram,手机新闻摄影终于有了更佳的发布平台。
  2.关系的聚合:Instagram成为基于图片社交的平台。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本质上是基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信息生产。Instagram的定位非常清晰,只发布图片,完全是以图会友式的互动方式。这就有利于将对手机摄影感兴趣的人聚集起来。诸如马格南、国家地理的职业新闻摄影师加入到Instagram,使得这一空间内流动的图片信息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集中。专业新闻记者在社会化媒体上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由于他们的职业身份使得他们发布的图片更为专业和权威,能够引起更多的粉丝的关注和评论,图片传播的效率自然会比较高。新闻摄影的传播最关键的便是建立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而Instagram的交互性正是这种建立联系的关键。这种交互性也扩大了社交媒体上个体的传播影响力,强化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聚合。新闻媒体的专业摄影记者进驻,有助于媒体抢占社交平台中的制高点。前文提到的,《时代》周刊Instagram平台使用了旗下摄影师拍摄飓风“桑迪”的手机摄影图片,在48小时时间内,该杂志的帐号就吸引了1.2万名新的关注者。摄影记者的账户与所供稿媒体的联动机制可以形成多点互动,抢占信息发布的制高点,强化了社交互动中的粘性,吸引更多人成为记者本人和媒体账号的关注者。
  在Instagram平台上的新闻摄影不能忽视的一支力量就是公民记者。他们没有职业记者的身份,不享受记者的待遇,但是他们却是社会的记录者。手机摄影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iphone等具备强大拍摄功能的手机的出现、Instagram应用的诞生更加弱化摄影技术。公民记者亦可以拍摄出专业记者的水准,我们已经通过在去年的伦敦暴动和俄罗斯大选中看到了Instagram推动新闻摄影的潜力。著名的CNN的“iReport”也频繁采用公民记者用Instagram拍摄的照片。公民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起到了补充、延伸和验证的作用。利用社交平台,专业媒体记者与公民记者协同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准。   二、内容、关系的扩散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的是内容与社交关系的双重扩散。这种超人际传播的模式为图片摄影信息提供了内容平台,也让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实现关系的融合与扩散。基于信息分享机制下的关系更为融合,有利于反馈的及时到达,强化了传者与受众的关系。
  1.内容的扩散:手机新闻图片整合后的再传播。无论你是专业摄影记者还是普通公民,都能将手机新闻摄影图片发布在社个平台上。诸如2012年美国大选期间就有46万上照片在Instagram上发布,用户用#I Voted#标注了超过10万张照片,用#election2012#标注了15万张照片。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标签看到新闻图片。使用Instagram的用户可以将图即时分享到Twitter、Flickr、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上。受众可以在多个平台上看到手机摄影图片,社会化媒体上的图片传播有了“病毒传播”的特点,只要轻点鼠标就可转发或者分享到自己页面,让更多的用户看到图片。这些图片在平台上通过标签为索引,被进行有机的分类和整合,我们可以轻松找到与自身兴趣相关的新闻图片。读图更加便捷,更多人选择在社交网站上进行新闻摄影发布,进一步拓宽图片传播的渠道。
  2.关系的扩散:Instagram强化并扩散传者与受众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新媒介即关系的观点,“网上的关系并不是一种人际关系,而是一点典型的社会角色关系。[2]”社会化媒体提供了维持老友关系的平台,同时也是结识新朋友的公共空间。Instagram上的用户不仅关注着自己的朋友,也因为话题、兴趣的关系而关注一些陌生人。当用户发布的图片更为生动,更富有美感,对于新闻事实的把握更为到位,就会得到更多人“赞”的评价,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被置顶成为整个平台上的热点图片,那么发布者也会更受到用户的追捧,成为Instagram中的名人或重度用户,粉丝数量会呈现上升的态势。传播者与受众的交互关系更为紧密,在关系扩散的基础上得以强化。
  互联网界的“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网络的价值不在于技术价值而在于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价值。每一个新用户都因为其他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模式[3]。这在社会化媒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通过某些关键的节点,你可以获得更多信息,通过他的关注、分享,获得更多的有关信息。在Instagram上的一些重度用户本身拥有众多粉丝,他们的自身的手机摄影水平较好,或者对于新闻事实非常的敏感,能及时抓拍新闻事件。通过加标签的方式,他们发布的新闻图片能引起更多粉丝的关注,在传播路径中,这些重度用户用户成为交互模式中的节点。作为节点的很多用户在Instagram上发布手机摄影作品的目的可能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图片为纽带,进一步延伸自己在整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关系和影响力。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信息获取模式将以个人门户为中心,每一个发布新闻照片的账号就是一个中心,以个人的社会网络为桥梁,与每一个人的各种关系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换。
  许多专业摄影记者活跃于Instagram上,一方面他们发布的信息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强,可以有多元化的受众关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关注其他用户,延伸自己的社会关系,利用别人的图片来发掘新闻线索。更多的普通用户是通过发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新闻图片来吸引更多粉丝的关注和好评。获得关注就是新的社交关系的确立。关系确立后,通过不断发布有价值的内容来强化关系模式,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即时性。
  三、结 语
  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面临着重大变革。手机摄影对传统摄影的冲击力越来越强烈。移动终端的优化升级、更加智能化的手机摄影软件让摄影变得更简单,集拍摄、分享、评论、关注为一体的互动应用Instagram为手机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平台。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建立与受众间的联系,提升传播的空间,扩展传播渠道,而Instagram的交互性正是这种建立受众与传播者联系的关键,也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手机摄影图片的聚合和网络人际关系的扩散。基于这种传播模式的效果,每一个用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来自新闻现场的最新资讯,手机新闻摄影图片的传播能力势必将更为强大。当越来越多的受众乐意主动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拍摄过程中,必然又刺激了新闻摄影的图片生产。专业媒体记者与公民记者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协同报道,让新闻摄影的表达更到位,对事件的阐述能力更强。综上所述,作为以图片为主打内容的Instagram,它的模式不仅促进了新闻摄影图片的聚合,改变了新闻摄影的生产、传播过程,还引起了新闻摄影拍摄者、传播者、受众之间关系的聚合与扩散。
  参考文献:
  [1] 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
  [2] 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J].现代传播,2006(3).
  [3] 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3).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近年来高考假新闻层出不穷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媒体在报道高考这样事关千家万户、牵涉社会敏感的大事上,必须坚持社会责任为先,杜绝一味的“炒作夸大”和“虚假新闻”,保证报道准确,以内容建设和专业服务来赢得读者,并以《东方教育时报·高招周刊》为例,给出了以信息准确来提升公信力、以报道专业来提升竞争力、以悉心服务来提高吸引力、以注重舆论来提升引导力的几点实践思考。  关键词:高考报道;虚假新闻;媒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字化浪潮袭来,“报纸之死”的说法甚嚣尘上。虽然此种说法言过其实,但是纸媒确实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面临着战略的转型和创新。本文主要以《京华时报》在面对创刊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的全面转型为例,着重对其在云报纸出版的创新上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以进一步来寻求纸媒的云出版之路。  关键词:纸媒数字化;战略转型;云报纸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
期刊
摘 要:面对新兴媒体的强势“来袭”,电视媒体并未集体沉沦,而是凭借其传播介质不容复制的特点,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电视文化、电视娱乐等的生产能力。新媒体时代,一方面,我国电视媒体的增容和增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电视媒体也在不断求新创新,以便更好应对互联网时代高效强劲的信息流传播对其的冲击,增强自身的抗衡能力。  关键词:电视传播;东方卫视;品牌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男士护肤品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从市场导入期逐步走向市场成熟期。从不被消费者认可,到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新增长点,大众对男士护肤品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本文将以男士护肤品市场导入期和成熟期的两则广告为例,通过不同时期广告诉求分析研究男性代言人的形象转变。  关键词:护肤品广告;男性;新形象;消费社会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整个影片跨越了四十年,这四十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四十年,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物质极大丰富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与复杂。影片以春芬的幻想结尾,春芬幻想着当年的向阳号行驶在如今宽阔平整的公路上,再也不用翻越崎岖的盘山公路,取而代之的是已经打通的隧道。这个结尾,就足以说明导演整部影片所要建构的主题,面对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我们需要在接受,享受先进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实现意
期刊
摘 要:民俗文化资源是我国传统人文资源的核心,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以广西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开端的主题演出也在全国各大人文旅游景区掀起了实景演出“白热化”的浪潮。例如河南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陕西临潼《长恨歌》、浙江杭州《印象西湖》、河北承德《康熙大典》等,在演出形式、表现手法、场景运用等方面都具有实景演出的共同特性:创意与自然相结合,旅游与文化相呼应。如何从传播学的角度理
期刊
摘 要:作为现代传媒与传统戏曲联姻的结晶,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简称“CCTV青京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第七届“CCTV青京赛”较前几届有了诸多突破和发展。本文将主要从“充分发挥电视直播优势”、“多栏目通力合作”以及“多种媒介发挥宣传合力”三方面入手,分析第七届“CCTV青京赛”所呈现出的全新气象。并从“专业性与可看性有待进一步融合”、“媒介联动还需深度开掘”两方面,探寻其可
期刊
摘 要:《阳光行动》栏目是湖北广播电视台首档慈善公益栏目,跨越13年的历程,一直坚持创新和求进,一个将慈善公益作为永恒追求的栏目如何在当今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阳光行动》栏目又该如何将服务弱势群体做得更加务实,更有影响力,本文将结合《阳光行动》栏目举办的大型活动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阳光行动;残疾人;文化盛典  中图分类号:J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
期刊
摘 要:华谊开创了艺人持股的先例,凭借国内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强大的艺人导演阵容,成熟的运营模式,一举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家登陆A股的影视文化传媒集团。如今,艺人纷纷参与公司事务,持有公司股份,这样的举措再也不是传媒公司中的罕见案例。华谊公司的上市让李冰冰、黄晓明等一些一线娱乐明星一夜之间爆富,面对华谊的“艺人持股”的方式,有不少传媒公司看到了收益并且进行效仿,也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利害,TVB大姐大乐
期刊
摘 要:电视作为最大众化的媒介,拥有最多并且最异质性受众群体,它占据着大多数人日常休闲活动的中心。而电视剧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宣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视剧人物设置的全面考察,梳理出其对传统美德三大方面——“修身”、“齐家”、“治国”精神的传播作用,为我国电视剧创作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关键词:电视剧人物;传统美德;民族;道德  中图分类号:J642.43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