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优化非智力因素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下如何实现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本文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从审美教育入手优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非智力因素;历史教学;美育
  
  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即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
  
  1. 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优化非智力因素要使学生去想学,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去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2.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2.1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o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2 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重要。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有重要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早日成才。
  收稿日期:2009-05-25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教学论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被我们认可的规律,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成功,是在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
期刊
【摘要】 继续教育制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保障,培训是教师学习的途径之一。多年的实践证明,继续教育要受到教师认可和接受,就必须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教师培训;原则;转变     Shallow the plan talked a development to continue education  Li Zhu-lian,Zhang Zhon-xiang  【Abstract】
期刊
【摘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解一顿之需;“授之以渔”,则能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面对中职生的现状,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就业做好准备,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中职生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书记张玉芬的先进事迹及教育理念。  【关键词】执着;创新;理念    Offer a Zhu teacher soul, red-blooded teach eagle——record two experiment kid's park principle, secretary Zhang Yu Fen  Yu Mei-feng  【Abstrac
期刊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几何形体是人们用来衡量物体形状的一种标准形式,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几何形体的教学,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各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几何形体的学习不仅能使幼儿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促进其知觉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而且能逐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激发其创造力打好基础。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教幼儿认识几何形体呢?我认为应该
期刊
【摘要】良好的情绪情感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对幼儿健全和谐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关注幼儿认知、技能水平的提升更要关注幼儿情感体验。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The emotion that is under the ecosystem experience education  Liu Qiao-ru  【Abstract】Good motion emo
期刊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师的情感作用,鼓励学习意志、增强学习毅力、树立学习信心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因素,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了一系列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    How in the physics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s
期刊
我们在听完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后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听这节课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这句话就反映了语文教学就像一门艺术,精彩的演绎就是给人艺术的享受。把语文教学当作艺术一样经营、创造,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不会再是枯燥、乏味的了,而是处处闪动着美的华章,音乐的音符,出现师生平等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  我认为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创设活跃的气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更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注意之中,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影响学生的成长。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
期刊
教学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我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