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流动着艺术的美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听完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后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听这节课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这句话就反映了语文教学就像一门艺术,精彩的演绎就是给人艺术的享受。把语文教学当作艺术一样经营、创造,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不会再是枯燥、乏味的了,而是处处闪动着美的华章,音乐的音符,出现师生平等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
  我认为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创设活跃的气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他们用心而动情的学习课文,我们在授课前,就应该心中有一条清晰的线,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我们都要心中有数。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时,提出了三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便自主、合作地解答了,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快乐。课堂气氛也没有因为解决问题而变得沉闷,并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及解答能力。
  要让语文教学流动着艺术的美,我觉得可以创设一些情景,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形象及情感的把握。而且使我们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我在上《小小的船》一课时,这是一首儿歌,我通过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夜色的美,随后,我没有用本课的正规的录音带,而是我通过示范性的朗读,并配上《小小的船》者可得欣赏乐曲,让学生感受到图画的美,音乐的美,儿歌韵律的美,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让学生在视听的欣赏中,陶冶性情,感受美好。使学生有愿读、乐读到美读。而在朗读指导中,我通过范读,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重读产生的不同教过。让学生体会多种朗读的不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几乎所有学生都达到了会背诵的程度。
  让语文教学流动着艺术的美,创设情境,以情动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都是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我在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时,创设了一个大家一起到燕子妈妈家做客的情景。我在导入时,就力求中做到精、新,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帮助小燕子认识了许多生字,燕子妈妈刚才打电话给我,要我替她谢谢大家,并说她想考考小燕子,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看看小燕子的精彩表现,你们想去吗?”这段话激起了学生的乐趣,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随后引到燕子妈妈的菜园里,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的课文《菜园里》的词句来赞美,起到了知识迁移的作用。在授课是我始终没有离开在燕子妈妈家做客这一情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没有旁观者的感觉,很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我在教学中,更是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时刻注意情感的培养,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情景教学中,我也时时向学生渗透德育目标。
  让语文教学流动着艺术的美,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自主解答的快乐。课堂上的问题来自于文本,我们就应该让它回答文本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不应是我们教育者通过填鸭式讲解,机械式传输学生得到答案的,而应是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后,经过大脑的思考,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后,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悟。可假如学生说得不到位有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者引领学生回归文本,在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逐渐“领悟”。发现答案。例如:我在上《梅花魂》这一课时,一位细心的学生提出了“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这句为什么用“她”呢?我心中暗喜,学生是真正用心读课文了。我首先加以肯定:“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谢谢你又为我们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我顺势提问“谁来回答她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因为作者的外公把梅花比作了人,把梅花赋予了人的精神和品质。”我肯定了他的回答,“你也是用心地去读课文了,才能得出这个答案。”我又问:“那么同学们为什么作者用女字旁的‘她’,而不用单立人的‘他’呢?好好想想,再读读课文,相信你们能做出解释”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回答:“因为女性相对怕冷,用女字旁的‘她’更表明了梅花不畏严寒,精神的可贵。”我有引导学生“想想我们的祖国常被比作什么?”学生豁然开朗,很快就明白了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我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所以这里用女字旁的‘她’。通过这种引导,使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经过自己的思索,体验了自我解答的快乐。
  让语文教学流动着艺术的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参与的人是一起特殊的艺术群体,尤其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各自的生活体验,不能任由我们教育者塑造成成品。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想办法及时调整预案,在学生产生独特体验的时候正确引导。
  当我们心里时刻记着我们最终缔造的艺术品就是我们的学生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时时流动着艺术的美。
  收稿日期:2009-05-31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去年我在教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课时时,我这样创设了教学情境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至今使我记忆犹新。  我先让学生合上书,认真听录音,根据录音说出第十二单元的课题“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然后模仿课题,让学生用 My favorite…is….造句,收到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
期刊
【摘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信息素养,因而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外,还要灵活采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的任务;评价;教学基本功;能力    最近,我参加我本市组织的信息技术研究课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围绕这节新课程课堂教学课展开。教学内容是网页背景的设置及图
期刊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教学论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被我们认可的规律,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成功,是在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
期刊
【摘要】 继续教育制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保障,培训是教师学习的途径之一。多年的实践证明,继续教育要受到教师认可和接受,就必须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教师培训;原则;转变     Shallow the plan talked a development to continue education  Li Zhu-lian,Zhang Zhon-xiang  【Abstract】
期刊
【摘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解一顿之需;“授之以渔”,则能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面对中职生的现状,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就业做好准备,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中职生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书记张玉芬的先进事迹及教育理念。  【关键词】执着;创新;理念    Offer a Zhu teacher soul, red-blooded teach eagle——record two experiment kid's park principle, secretary Zhang Yu Fen  Yu Mei-feng  【Abstrac
期刊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几何形体是人们用来衡量物体形状的一种标准形式,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几何形体的教学,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各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几何形体的学习不仅能使幼儿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促进其知觉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而且能逐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激发其创造力打好基础。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教幼儿认识几何形体呢?我认为应该
期刊
【摘要】良好的情绪情感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对幼儿健全和谐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关注幼儿认知、技能水平的提升更要关注幼儿情感体验。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The emotion that is under the ecosystem experience education  Liu Qiao-ru  【Abstract】Good motion emo
期刊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师的情感作用,鼓励学习意志、增强学习毅力、树立学习信心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因素,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了一系列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    How in the physics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