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画创作中的艺术理念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油画创作过程,探讨油画创作艺术理念与风格化的培养、艺术理念和艺术构建的专属指向作用。独特的艺术构建方式是油画创作理念风格化的载体,是油画创作画面感形成的关键。油画理念专属表现的培养是形成自我形式风格的必要环节,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油画创作表现的深层理解。艺术理念的培养与艺术构建的表达在油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艺术理念;艺术构建;风格化;辨识度
  一、创作理念风格化与创作艺术辨识度
  艺术理念的培养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大艺术”“大美术”的多维度理解,既有外在现象的艺术美感,又有内在本质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延展性。这对辨识度较强的油画创作起到指导意义。创作理念风格化源于具有独特视角的艺术观察与艺术思考。在油画创作中我们的艺术敏感度与艺术思考力对于其油画创作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创作活动和创作形式都是对艺术思维的延展表达。如何让创作者都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品质、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是油画创作需要研究、探索的内容。我们应将视野与思维放置在更宽泛的“大艺术”范畴中审视,接触更多艺术门类的审美理念,提高对美的理解。我们要尝试使用多种工具,探索绘画形式和画法的多样性,包括对于空间的理性认识与重组、不同材料的探索与尝试、色彩情感与形式构建能力的积累等。多维度思考和延展语言表达对艺术创作辨识度的提高具有导向作用。
  二、艺术构建是艺术理念的载体
  高辨识度的油画创作涵盖了艺术理念模式和艺术构建能力。自主的艺术表达能力是艺术构建的核心能力。艺术的构建能力在油画创作中一直是重点培养内容,我们应该完善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
  1.培养色彩美感
  创作中情感信息的传递与色彩表达有密切的关联。色彩表达是艺术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理念中传递情绪信息的载体,并具有专属的表现语言与审美风格。在油画创作中,不同艺术风格的色彩美感彰显出画家对色彩运用的独到见解。感知色彩是油画的重点环节,色彩多元化、实验性的表现能力,是油画创作艺术多样性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从不同艺术角度感知物象的色彩存在与色彩传达,如色彩冷暖、色彩情感、色彩薄厚、色彩远近、色彩强弱等色彩状态,主动研究色彩语言和色彩美感,完成从自然色彩到艺术色彩的蜕变,提高创作能力。色彩美感是感知色彩時的心理状态,在艺术创作时,是艺术构建形式中的色彩导向,其与创作题材、创作情感、画面感具有密切联系。培养色彩美感离不开色彩修养的提升,需要我们具有完整的色彩理论知识体现、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的艺术构建能力等。色彩美感的培养与色彩表现力的提升,能够使我们掌握理性加工、提炼具象素材的方式。
  2.发现材质美
  表现绘画面貌的视觉美感是视觉艺术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是画家要把握的重要因素。不同质感、不同肌理的复合化材质的参与,不同材质的相互渗透、相互重叠、重组构建等方式,使油画语言更加丰富、多元化。在油画体系中,综合材料媒介应用于油画创作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其通过对不同材质的搜集加工、对各种质感的肌理分析、对艺术面貌的美感分析等,结合主观情绪进行艺术构建,结合主题进行多样性实验,发现综合媒介的独特艺术语言,发现各种物质材料的质感、肌理具有的特殊美感。这种材质美的发现,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一个观念表达的多维度延展。材质美体现在不同物体的质感、肌理的个性属性上,不同的材质都具有其个性的空间特征,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在艺术表现中具有独特的美感信息、情绪信息,是画家表达自己对物象的认知和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运用适当的媒介材料传递情感,使材料自身属性和艺术理念协调、统一,构建一种专属语境,丰富了个人绘画语言探索领域的多样性,符合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根据画面需要选择适当的材质与肌理进行表达。运用综合材料媒介只是画家传达抽象观念的一种创作手法。材料的运用,提供了更自由的表达方式,启发了绘画观念,拓展了绘画语言,为形成完备的艺术理念提供了探究的可能,为完善艺术构建的实验性提供平台。
  3.多样化创作实验
  油画创作是综合培养艺术理念与绘画实力的过程,我们由自然状态的再现到艺术状态的表现,完成艺术构建的蜕变。在油画创作中,我们应当多积累艺术语言方面的基础知识,解决在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让写生与创作相结合,学会从加工自然色彩向艺术色彩转变。培养色彩美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多元化的色感实验训练,从不同主题、肌理、情绪表达等方面逐步加强对色彩的感知力,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绘画经验,提升对艺术理解的宽度与高度。首先我们要系统了解色彩学知识,感知色彩美感,分析色彩表现与情绪表达,完善色彩知识体系,为色彩美感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我们可以更多的参与主题训练课题,渗透艺术理念;再次,多进行不同材质的实验,发现材质美,积累实践经验与视觉经验;最后,我们要多进行创作练习,融入抽象符号化理念,打破习惯性审美的规律,探索个性化表达,从而在绘画上寻找自我见解和思想内涵,确立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体现作品艺术美的秩序感与语言符号的标志性,完成艺术理念的更新、艺术构建的蜕变。
  三、艺术创作理念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艺术理念对油画创作具有推动作用。在油画创作中,艺术理念的培养是我们形成艺术风格的必要环节,能够增强我们对油画表现的深层理解及延展表现,让我们提升色彩美学修养、发掘材质美与肌理美、综合运用视觉经验对艺术理念进行构架和组建。油画艺术理念的培养应贯穿油画创作过程,我们应当主动形成完备的艺术思考方式,掌握独特的艺术构建语言。
其他文献
摘 要:“置陈布势”“经营位置”是我国古代对构图的另一种说法。而所谓的工笔花鸟画构图,即创作者对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关系的安排,以体现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或感知。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规律与构图技巧,以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构图;技巧  一直以来,我国的工笔花鸟画构图尤其强调取势、留白以及开合之间的呼应等法则。至于真正的构图,除了需要充分展示绘画形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在看到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这就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硬件支持和软件应用;最后,由于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让基层公共文
期刊
摘 要:中国画的题款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绘画,书法的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中国画的题款更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画面题款是中国画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题款本身包含着深厚的文学蕴涵和精湛的书法功底,也是一门极具美学价值的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题款  一、中国画的特色  中国画,也叫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作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期刊
摘 要: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属于自身的特色。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族存在的特色开始逐渐消失,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是其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所在,对其进行传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对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以及民族特色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够借此对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特点;民族特色  舞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劳动民众在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自我之“意”的表现。故有“意象艺术”的说法。基于这种主观意识极强烈的审美理念,画家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与思想情感则体现为对幽深渺远、萧疏平淡之境界的追求。而沈周的《东庄图册》却以其对景物描写的客观性及其纯粹的审美之风,在前朝山水画传统的强势之下散发着纯朴、恬静、精美的时代气息,更以其客观、纯美的艺术精神给予后人一种特有的美学价值及审美启示。面对日益西方化的当代
期刊
摘 要:印度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便有了雕刻艺术的雏形,这时期的雕刻艺术还处于矇昧的阶段,但是柬埔寨早期的雕刻艺术却要比印度的雕刻艺术晚许多。造成这样状态的原因是印度的文化起源和形成的时期要比柬埔寨早,尤其是宗教文化的背景,因为在信奉宗教的国家里石头便象征着山神,而早期的人类宗教是对自然的崇拜。柬埔寨的雕塑有记载的雕刻艺术开始是公元1世纪,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更早,但是宗教的传入确
期刊
摘 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国面在画面的空白地方,题上的一首诗,即题商诗。诗的内容既是咏叹画的意境,也是构成画面的一部分。诗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与有画的部分共同构成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是形式上的统一,诗与画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古代很早就有题画诗或是以诗入画,将诗意、诗境转化为画意、画境的作品,以诗写画,以诗文之长补绘画之短,使绘画作品的意境得
期刊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艺术程式几乎可以作为这一时代风格的代名词。时代风格的转换是突破既有的程式而走向新的程式。“程式”是画家对客观世界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强调进而形成的相对规范的形式与结构构成的视觉语汇。它熔铸了情感,传达了画家的内心审美视像,是我们理解、把握中国画的必经途辙。因此,从“程式”这一角度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画家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们建构美术史学意义
期刊
今年全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以活态体验、贴近生活、活动传播为特色开展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将非遗与教育、体验、旅游及艺术鉴赏创新对接,激发民众文化自觉,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传世。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区紧扣主题,精心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精彩纷呈。  一、非
期刊
摘 要: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美术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永恒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在与各种文化激荡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传统派现代派融合派等各种形式相互生辉,使中国画的创作出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中国画;文人画;西画;继承;创新  一、对传统中国画的再认识  徐悲鸿先生曾经说道:“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