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的传承和创新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美术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永恒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在与各种文化激荡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传统派现代派融合派等各种形式相互生辉,使中国画的创作出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中国画;文人画;西画;继承;创新
  一、对传统中国画的再认识
  徐悲鸿先生曾经说道:“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住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化之可采入者融之。”中国画的变革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和出发点,这就是继承中国画传统,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保留中国画艺术本质的民族审美特征。中国画的民族市美特征是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线。中国画凝聚了数千年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成分,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种最独特、最合适的表征,对整个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它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意义,全部在于它是东方的、中华民族的。我们]继承传统,并非仅指某一方面,某种技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传统中国两的艺术木质和精髓,否则就容易犯“一叶障目”的错误,更容易陷入某种局限性和片面性。另外,学习传统应该以现代精神为价值取向,以画家的个性创造为主体,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传统不但具有延续性,更具有开放性和变革性。
  二、除旧布新地传承和创新中国画
  对传统含义的矫枉过正为很多追寻中国画创新的人们修筑了层层围城。艺术观念需要更新,真正的艺术必然是时代、社会、人类精神的投射,不可言传,却可意会。不论哪种艺术门类,不论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不论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它的历史继承性既为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的汲取和接受,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收。它不可避免地体现出继承性,从市美观念到创作方法,从艺术技巧到表现内容,以及艺术门类,都有继承的余地。中国面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体系和表达推则,这些理念成为--种财富,也或许成为思想创作上的“围城”。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围城”的建筑者不是艺术思想,而是画家自己。中国画讲究“传移模写”,但其初衷并不在于要而家陈陈相因,而是要他们通过对范本的临摹,去体会中国两的艺术精华和魅力。艺术的珍贵性来源于艺术的独创性,即是吸收后的再表现,继承只是为了创新。
  三、西方美术艺术对传统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现在,一般把百年以来至今中国画发畏的时期称为中国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转型期。考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百年来西方美术进入中国,传统中国绘画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而的变革,作为1旧的农业社会经济状态和封建文化范围的产物,传统中国画赖以生存发展的时空均已消失,传统中国画的观念、语言、风格、样式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文化环境和生活节奏。因此中国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与创新则是在所难免。西方美术种类、样式的引进,是中国美术史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重要、最带根本性、最具本质意义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中国美术数千年来的格局和大一统的形式,使中国美术迈出了东方封建主义的大门,真正参加了世界美术的比较和发展行列。变化之后的中国美术的整体构成,使得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都有可能在多样式的美术种类中得到充分表现与满足。传统中国西的样式不再是唯一的、统t-的中国美术样式,而只能是中国美术多样式中的一种。现代中国美术的整体构架,也是中国传统绘两必然变革的背景条件。自从西方绘画传入中国和中国两家留学西方之后,素描这种纯粹西方式的造型方法就被中国人学习和移植了。西方素描法的引进,使传统中国画的造型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人物画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方素描法的引进,画家没有西方素描法(或改革后的西方素描法)做基础,几乎不可能进行现代人物画的创作。中国画要想反映生活、贴近社会和具有时代气息,几乎都是不可能的。现代画家在造型观念上的另一大变化,是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的造型观念。
  四、关于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
  目前许多画家都在致力于新的、现代的中国两艺术语言的创造,并且有所收获。但同时他们也体会到这种创造并不是无术之木,无源之水。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必然是传统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延续和革新。那种要彻底地摒弃传统,主张要完全不包含传统因素的全新的中国两艺术语言的思想,就目前来看是很难成立的,也是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当前,中国美术界形成了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多元化、多样式的格局。面对这种艺术争鸣的时代,每种艺术观念都是平行发展的艺术空间,同样,也不是通过简单复制、粘贴就能够达到相互交融的。我们要保持中国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在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下的文化纯粹”。传统中国画可以说是民族性神采的-一个重要浓缩,这才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藝术创作的形态和方式可以丰富多彩,形势的获取,语言的挪移现象确实存在,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借用西方文化的这些形式和语言去面对传统的中国的文化,去透视中华文化的生存木质。代表中国甚至整个东方绘画母文化的中国丽如果偏离了这个根本,就无法在中国画创新与现代化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下,中国画呈多元化发展,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更加广泛,民族意识更加强烈,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绘画条件和创新环境更加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对中国画的突破与创新应该有充足的信心,走传统笔墨与现代意识结合创新的路子,画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又张扬个性艺术风格的作品。因为艺术越具有民族特点才越具有世界意义。近20年中国画“现代化转化”呈多元化发展,其核心即为不断突破与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不能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画的内在结构关系,不了解中国画发展的本质规律,不明确文人画和笔墨在国画中的地位和意义,就会削弱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中的独特价值,甚至丧失中国画的精华,迷失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中国画应从传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浩滢.泛议中国画之功能[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
  [2陈兆复,中国画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3]江泽民.在中国第七次文代会上的讲话[N].[S]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版.
  [4]应一平.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4,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甘肃郭煌莫高窟的唐代所绘第196窟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与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大师达.芬奇绘制的基督教壁画《最后的晚餐》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作品的基本情况,作品题材,艺术语言,人文观念等方面对两者的异同进行阐述,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壁画  一、作品的基本情况概述  《劳度叉斗圣变》基本概述佛弟子舍利弗坐仰莲坛座上,威仪严整,座后有四高僧坐于椅上,天王及天龙
期刊
摘 要:“置陈布势”“经营位置”是我国古代对构图的另一种说法。而所谓的工笔花鸟画构图,即创作者对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关系的安排,以体现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或感知。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规律与构图技巧,以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构图;技巧  一直以来,我国的工笔花鸟画构图尤其强调取势、留白以及开合之间的呼应等法则。至于真正的构图,除了需要充分展示绘画形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在看到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这就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硬件支持和软件应用;最后,由于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让基层公共文
期刊
摘 要:中国画的题款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绘画,书法的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中国画的题款更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画面题款是中国画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题款本身包含着深厚的文学蕴涵和精湛的书法功底,也是一门极具美学价值的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题款  一、中国画的特色  中国画,也叫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作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期刊
摘 要: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属于自身的特色。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族存在的特色开始逐渐消失,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是其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所在,对其进行传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对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以及民族特色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够借此对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特点;民族特色  舞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劳动民众在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自我之“意”的表现。故有“意象艺术”的说法。基于这种主观意识极强烈的审美理念,画家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与思想情感则体现为对幽深渺远、萧疏平淡之境界的追求。而沈周的《东庄图册》却以其对景物描写的客观性及其纯粹的审美之风,在前朝山水画传统的强势之下散发着纯朴、恬静、精美的时代气息,更以其客观、纯美的艺术精神给予后人一种特有的美学价值及审美启示。面对日益西方化的当代
期刊
摘 要:印度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便有了雕刻艺术的雏形,这时期的雕刻艺术还处于矇昧的阶段,但是柬埔寨早期的雕刻艺术却要比印度的雕刻艺术晚许多。造成这样状态的原因是印度的文化起源和形成的时期要比柬埔寨早,尤其是宗教文化的背景,因为在信奉宗教的国家里石头便象征着山神,而早期的人类宗教是对自然的崇拜。柬埔寨的雕塑有记载的雕刻艺术开始是公元1世纪,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更早,但是宗教的传入确
期刊
摘 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国面在画面的空白地方,题上的一首诗,即题商诗。诗的内容既是咏叹画的意境,也是构成画面的一部分。诗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与有画的部分共同构成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是形式上的统一,诗与画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古代很早就有题画诗或是以诗入画,将诗意、诗境转化为画意、画境的作品,以诗写画,以诗文之长补绘画之短,使绘画作品的意境得
期刊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艺术程式几乎可以作为这一时代风格的代名词。时代风格的转换是突破既有的程式而走向新的程式。“程式”是画家对客观世界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强调进而形成的相对规范的形式与结构构成的视觉语汇。它熔铸了情感,传达了画家的内心审美视像,是我们理解、把握中国画的必经途辙。因此,从“程式”这一角度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画家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们建构美术史学意义
期刊
今年全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以活态体验、贴近生活、活动传播为特色开展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将非遗与教育、体验、旅游及艺术鉴赏创新对接,激发民众文化自觉,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传世。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区紧扣主题,精心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精彩纷呈。  一、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