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党和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凝聚出鲜明的革命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至特定时期而衍生出的精神力量,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是有效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立足点,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持。置身于新时期大背景下,高中生是重要人才群体,强化革命文化教育,在弘扬革命文化的同时还增强了高中生文化自信,并扩展该阶段的思政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生活化 情境
  一、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1.革命文化的融入有利于落实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是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标志,学生基于对学科学习的方式培养正确的品格与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汇聚了改革开放以来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所摸索出的各项理论以及实践,它建立在党与人民辛勤付出的基础上。实现对革命文化的有效传承,是引导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关键。
  2.革命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抵制错误社会思潮
  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使命。于高中生群体而言,更是人生实现转折的黄金阶段,为之实行精神层面的培育极具现实意义。伴随一个时期的发展,相继出现英雄人物埋没乃至被恶搞的行为,直接冲击了革命精神,其背后则潜在一股价值虚无主义的力量。作为青少年学生,将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中国共产党已经编织出灿烂的革命精神史,形成了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成为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平台,甚至是一本百读不厌的智慧宝典,可以为各发展阶段的立德树人工作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向其中融入革命文化元素,将为学生点亮一盏明灯,并绽放无穷无尽的光芒[1]。
  3.革命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抵制错误社会思潮
  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人才的使命。于高中生群体而言,更是人生实现转折的黄金阶段,为之实行精神层面的培育极具现实意义。伴随一个时期的发展,相继出现英雄人物埋没乃至被恶搞的行为,直接冲击了革命精神,其背后则潜在一股价值虚无主义的力量。作为青少年学生,将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中国共产党已经编织出灿烂的革命精神史,形成了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成为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平台,甚至是一本百读不厌的智慧宝典,可以为各发展阶段的立德树人工作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向其中融入革命文化元素,将为学生点亮一盏明灯,并绽放无穷无尽的光芒。
  4.革命文化融入有利于提升高中生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化不足以完全支撑文化自信的所有内涵,还需建立在补齐革命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革命文化奠定了高度坚定的信念、开辟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等一系列精神内核。高中生感知革命文化,从中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之路,能够主动获得认同感,在中国建设征途中践行于实际之中,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鼓舞精神勇气,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2]。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问题及其原因
  1.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思路不够清晰
  从高中政治教师个体的层面来说,有许多教师并不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以及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所以有些教师在融入的过程前缺乏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因此在把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的过程中思路并不清晰,融入也是流于形式。这也是由于学校大环境对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够,其实革命文化可以渗透在很多课堂中,但因为高中政治课是专门的德育课,所以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更应该对革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
  2.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内容不够系统
  革命文化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对民族复兴的奋斗历史,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有很多教师其实已经意识到了革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与课本内容违和的情况,是因为教师没有系统的融入高中政治课内容。然而,部分青少年学生对这段血与火的革命历史知之甚少、恍如隔世,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找到革命文化与书本知识的耦合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最深厚的力量。
  3.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成效不够显著
  《2017版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要突出学科素养,运用议题式教学,构建活动型的课堂,革命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立德树人的资源,如果融入得当,是能够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在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困局是融入了政治课后却没有成效,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而教师如果没有用活用好革命文化的教学资源,是不能有机融入我们的政治课堂的。
  三、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1.优化育人环境,系统研究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思路
  学校应该意识到革命文化作为一种深厚的精神力量对于教学尤其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作用,要优化整个校园的育人环境,在班会活动课当中要设置与革命文化相关的主题。高中政治课教师要系统研究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思路,革命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了精神形态,比如革命精神;实践形态,比如革命历史;以及物质形态,比如革命遗址。而高中政治课主要的教學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明确在课堂上融入革命文化的基本思路。
  2.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重要载体,教师必须在研究革命文化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深刻研究革命文化与具体教学内容的耦合点。比如在讲《文化生活》中的“民族精神”这一课时,可以融入革命文化的精神形态,即“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比如在讲《哲学生活》中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时,可以融入革命文化中的革命历史,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框题,融入革命文化不同的形态,以此更好的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内容体系。
  3.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课堂教学——基地实践——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课教师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的关键是要构建课堂教学——基地实践——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以情感体验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政治课。课堂教学作为中心环节和主渠道,政治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革命文化的不同内容来进行讲解,在进行讲解时要以情感为依托,构建开放性的议题式活动型课堂。课外活动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革命文化也体现在了活动、文物和遗址中,因此要带学生去红色基地进行实践,进行情感体验,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做到像鲁迅先生说过的:“形美以感目”。
  【参考文献】
  [1]肖力,邢洪儒.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第 2 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刘焕明,殷林逸. 在革命文化的辩证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J].贵州社会学,2017,(09).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9B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乐瑶(1996.02.26-),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的方向,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师应依据对课标的研究、对教材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并进一步了解教学目标构成的基础上制定出体现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 化学核心素养  对于教学目标老师们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在教学设计中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教学的方向,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认为书写教学目标的原因是因为这是编写教案的内容之一,是为达到教研员或
【内容摘要】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错误,如果能够在失败和错误中吸取经验,总结规律,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获得的知识才会记得更牢固,成绩也自然会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错误中得到进步,收获更多的知识,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错误 有效教学 理解 进步  高中生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是迷茫
【内容摘要】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已经开始推行全面素质教育,而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高中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继承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传
【内容摘要】语文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项学习科目,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说教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越来越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阐释了高中语文教学中
【内容摘要】初中数学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多数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导致数学课堂效果低下。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能够改善初中数学课堂这一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效率显著提升。鉴于此,本文阐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力求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数
【内容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生获取书本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内心活动的动力。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原因是对数学没兴趣,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入,在特殊教育中,如何激发听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关键词】数学 听障学生 激发 兴趣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秘诀,是学习的有效动力。我认为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关爱;创设问题的情境;利用多种感知觉器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内容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实用技能。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如教师迫于中考和升学率的压力,偏于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之外缺少课外实践延伸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提出了相应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初中语文教材出现了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论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改背景下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新教材 信息化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显著的改变,不仅仅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出现改变。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了中学诗歌教学应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针对古诗的特点,浅谈了从背景、语言、意境、韵律等方面入手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力和审美力。  【关键词】古诗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意境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激发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
【内容摘要】新课改融入教学的今天,更加注重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强调,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来说,情境教学法被广大化学教育从业者所推崇,尤其是对于高中化学中一些抽象概念、化学实验的重点难点部分,都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来辅助。笔者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探讨分析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现状,以及一些可行的运用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抽象性 情境教学 新课改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是具有核心价值的一门学科,它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