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常青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孟晓东,1964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现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第六批语文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江苏省首届“仪征化纤杯”中青年教师语文赛课一等奖。工作近30年来,领衔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主持参与的课题先后获江苏省首届、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00多篇论文见诸省级及以上刊物,编著的20多本教育书籍正式出版,在全国各地举行过200多场学术报告与公开教学,事迹入选《江苏教育功勋录》和《中国教育专家大辞典》。
  
  二十年前,听说孟晓东。晓东是江苏省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系统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当时我在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持工作。
  十年前,熟悉孟晓东,缘于工作中的联系。他时任锡山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有声有色地策划了几届“太湖之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名动一时。
  近几年,更为了解孟晓东。因为周德藩会长选择锡山作为科学认读的实验区,晓东担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彼此接触中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显然,他对语文教育有了较为成熟且系统的思想。
  孟晓东以“生长性”来定义自己的语文教学观,以“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隐喻。我的理解,这似乎并不仅仅是对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的阐发,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探索。因为,生命是颇为沉重的话题,生长是一种蓬勃旺盛的境界,生命的成长正是教育最为本质的内涵,而“树”在汉语传统中从来都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寄托。所以,“生长性语文”似乎应有更为丰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有更为高远开阔的精神境界。循名以责实,知人以论世,解读孟晓东及其语文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孟晓东于行走中的思考,其对人生的追求与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品格:天赋与勤奋。张爱玲戏言,同学少年出名要早,但出名之早大多系于天赋。史学家章学诚言:“才色本于天而事由于人,本于天者不可勉强,而由人者不可力外。”意即先天禀赋之不同制约人们的造诣,无天赋而勤奋难成大器,有天资而懈怠同样难有大的作为。孟晓东显然是早慧的少年,成名之早绝非浪得虚名,当今社会名曰敬老敬贤,实则按资论辈,少年新进而能脱颖而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晓东成名既早,历练也多,由中师生起步,一路走来,成为今天的教育硕士。学业之勤奋,其间多少辛苦可想而知。由语文教学起步,旁涉教师培训、教育管理、课程理论等,多方探索,潜心研究,奋笔疾书。晓东无其他嗜好,唯一卷在握,青烟袅袅,读书之乐,其乐无穷。由教师而校长,由校长而局长,本色不变是书生。少年既未轻狂,成年也不孤傲。“高明者由大略而切求,沉潜者循度数而徐达”,孟晓东之学术研究是见识与学问的殊途同归,道德与文章的相得益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视角审视语文教学,由是另有一番见解与感悟。
  生命的尊严:事业与志业。将教书这一职业修炼成为之终身奉献的事业并非易事,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志业,为生命之所系则更难。西方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不断官僚化、专业化的当代社会,学者为学术而献身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他认为学术研究之独到之处在于,决计不去计较名利和得失,“只有发自内心对学问的献身,他才能因为献身志业,而给人以高贵和尊严的印象”。学术需要坚守,缺少坚忍不拔的毅力,纵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流星,而难成高挂天幕的明星。这份坚守决不是烦躁苦闷中的克制,不是孤灯残影下勤苦的自许,而是一种人格的解放、个性的张扬,读书的品味中有发现的乐趣,探究的神迷中有创造的乐趣,由此构成生命幸福的乐章。天赋闪光,人格升华,见识卓著而成一家之言。由教师而官员,倘汲汲于名利,执著于升迁,便难有今天的孟晓东。孟晓东难以割舍的还是这份语文之情,是“不思量自难忘”,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校长执教小学语文,局长“下水”试教小学语文,虽非空前,也非绝后,但毕竟少见。粉丝称其无官员之态,有侠士之风,诚哉此言!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是今天受诟病最多的课程,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根本改观?孟晓东主张“生长性语文”,呼吁“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这是因为他首先在自己的生命里种下了这样一棵树。种子,幼苗,雨露,阳光,春风吹拂,桃李满园。这个世界也因此有了摇曳的小树,有了参天的大树。这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绿色的希望。
  生命的价值:幸福、正义与崇高。人之区别于动物,是因为动物的生命成长是特定的,而人的生命成长是待定的。蜘蛛生下来就能结网,但它一辈子只能结同样的网;人刚生下来一无所能,但他却有无限的成长可能。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其成长,或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即生长”。孟晓东对杜威素有研究,他明白无虞地告诉我们,他的教育主张源于杜威思想的启发。以生活诠释教育是杜威一生坚持的理论取向。“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在生活中人们力图使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或需要而改变,同时人的生存属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现实地展开。这种“改变”或“展开”正是借助语言以彰显生命的张力,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据此,我们能进而理解孟晓东为什么称语文教学是“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而不仅仅是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未来的生命历程踏踏实实、蓬蓬勃勃”。
  “扎根沃土,伸向天穹。”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这棵树既在生命中成长,必带生命之属性。生命有其自然属性,当求其幸福;生命有其社会属性,当求其正义;生命有其精神属性,故求其崇高。所以,教育要让儿童有梦想,在知识学习中享受幸福童年。教育之培育德性,关键是培育正直与正义的人格。格瓦拉在进入丛林之前留给孩子的告别信中写道:“你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最高贵的品质。”追求崇高则是拒绝物质化的平庸,从实然世界走向应然世界的超越,这是整个人类从动物界的提升,也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孟晓东的生命之树上挂着求真的知性之果、求善的德性之果与求美的智慧之果。
  语文的教学决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教学,爱因斯坦说:“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之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而是要寻求生命成长的意义。当然这种寻求是基于语言的学习,而不是疏离语言的说教。“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最高尚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民连成一个伟大的活生生的整体。”(卡西尔)试看当前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沦为庖丁解牛式肢解课文的演示,作文教学流为言不由衷的空话、假话、套话的连缀之词,语文练习化为与心灵绝缘的一连串知识点,并罗列为千奇百怪的习题训练。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孟晓东“生长性语文”的主张,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现实针对性。他呼吁“尊重儿童”,“满足生长的需要”,并让学生在追问、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播种:母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孟晓东认为:“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心灵、生命密不可分的文化。”他主张:“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语文运用的实用功能,也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语言成长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同步生长。”孟晓东所理解的“生长”,是指学生的自我发展,是学生自我主体的构建,教师的职责全在于引领与作出表率。他认为教育要为学生成长营造适于生长的空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教师要多角度审视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孟晓东主张语文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语言体验为途径,以转识成智为目标,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不同角度定位“生长性语文”教学。他以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作为“生长性语文”的理论基石,使“生长性语文”达到逻辑的一致与理论的自洽。
  孟晓东的语文教育思想充满着辩证法,既是理性的又是诗意的。语言既是他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他思想的直接显现。语文教学既是他的道路,也是他的家园,甚至是他个人的命运——那挥之不去的情结。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境,塑造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命运。英语文化塑造了探险与征服野蛮的鲁滨逊,西班牙文化则创造了心灵天真、情感善良的堂吉诃德。晚年的杨绛自学西班牙语并翻译《堂吉诃德》,这契合她怎样的心灵呼唤与命运选择?今天,在杨绛先生的家乡,孟晓东作出了自己的命运选择,他更多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晓东的心灵有怎样感应不得而知,但他对语文教学的期望,是他思想的直接体现,“生长性语文”是他三十年求索的结晶。
  孟晓东是有行政权力的学者,但他没有通过权力将自己的观点加之于学校与教师,孟晓东是自如驾驭课堂的著名特级教师,但他并不忙于表演。他真切地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他脚踏实地推进教育改革,这种谦逊自律、踏实勤奋正是生命的境界。孟晓东是有学问的,他也有许多朋友,他的师友杨九俊、成尚荣、肖川、赵宪宇等都是时代之俊彦。呼朋引类是因为有共同的心声,而一个人的成长速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朋友的品位,这是生命的成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己而立人,是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孟晓东的教育思想不仅适于学生,而且昭示青年教师成长。李勤校长的三句话——“‘完整生命’是儿童生长之要义所在”,“‘自我构建’是儿童生长必须的方式”,“‘教师发展’是儿童生长的前提与保障”,条分缕析地概括了孟晓东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李淑英校长在孟晓东指导下逐步形成“注重性情培养,着重思维训练,着重语言生长”的课堂教学风格。作为知己朋友,特级教师、著名杂文家赵宪宇先生以“渊博”“睿智”“卓越”评价孟晓东,显见这位“孟夫子”在师友心目中的分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解读孟晓东及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不在于是否能给予其确切的学术评价,而在于从他的成长个案中我们能看到什么,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解读是与他的又一次“相遇”,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究中“相融”,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命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是树的风采,也是教育研究者共同的选择,共同的夙愿。
  《圣经》开篇讲了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伊甸园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知识之树。蛇诱惑夏娃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子,并给亚当吃。他们二人的眼睛明亮了,有了知识,摆脱了混沌蒙昧。耶和华决不让他们再偷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他在伊甸园安设四面转动发火的剑,把守住生命之树,又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原罪中受苦受难!神话给我们的启迪是:知识之光在照亮世界的同时,的确也会给人造成苦难,科学须和人文融合才能使人类得到拯救。在成长的生命中种下一棵树,是人类的自我救赎,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生命之树常青。
其他文献
诗歌最早用于歌唱抒情,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诗歌特有的鲜明节奏、和谐音韵,只有通过读者朗读或朗诵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诗歌教学,要书声琅琅,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基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诗歌教学理应注重披文入情的有声朗诵。“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诗歌语言含蓄、跳跃、意象蒙漾,朗诵是最佳的理顺方法。 
期刊
《蚁国英雄》与《生命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无论是教材编者选用、改写与组合意图,还是《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建议,其解读策略都是思想性解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的主流倾向。但当前语文教学积弊的根源亦在于此,因为思想性解读及其教学,恰恰是非语文的教学。如果要让语文回归正途,必须让文本解读从思想性解读回归审美解读,并在审美解读的根基之上重组教学内容。  
期刊
初为人师,便记住了孟晓东老师。江苏省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的桂冠,《红花草》《白杨》《跳水》《蛇与庄稼》……一系列经典的课例,使他成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明星教师,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的偶像与榜样。  后来,参加区品牌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极为幸运,我的导师就是孟晓东老师。此时的他已是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区教育局副局长。导师一次次走进我的课堂,我也有了更多地聆听他教学、讲座、指点的机会,因此拥有了一
期刊
最近语文教学大呼“转身”,我所理解的“转身”并非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的方向。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增长了诸多语文因素。课堂教语文,教会学生学语文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切合。我想语文教师站稳语文教学立场才是“转身”的真正含义。低年级阅读应着力于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解词能力的渗透、字词句的朗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初步自主读懂课文的能力。  我们常说课文是例子,我在教学
期刊
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优效教学。最近,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关于《我们都有一双手》的作文教学,对于如何让作文教学从有效走向优效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有目的地选材——有效走向优效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范围就有多大。笔者所听《我们都有一双手》的选材首先就是遵照了“有生活”的
期刊
一、语文课堂的一点现实忧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线语文教师为摆脱课堂教学“少慢差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语文课堂图片有了,音乐有了,学生诸如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有了,启发式教学也似乎落到实处了。总之,课堂呈现了全新的面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细想起来,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整齐划一的节奏,解决问题如同屠宰,水热了、刀快了,一抓一个,语文教学不应当是屠宰场吧。  实际上,课程改革
期刊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着教学设计。这种思考方式很容易使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传授者”的潜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鼓舞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更具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样的新人只有从小就学着探究,才能养成探究的习惯、兴趣和
期刊
“教育即生长”,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论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儿童的最大特性是“生长中”。多年来,我坚定地践行着我的“生长性”语文课堂教学主张,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和规律,改善课堂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和因素,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生长张力,使儿童不断地自我生成与建构,得到符合其个性的、合适的、连续的生长;期望自己不仅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
期刊
一、聚焦课堂,亟待智慧引领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不无隐忧地发现,不少教师的一些做法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  1.循循善诱成为“课堂杀手”。虽然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课堂上,有些教师用一个
期刊
发展学生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通过视觉观察和感知周围世界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主动认识某种对象的感知过程。因此,观察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处处留心,事事练达。青少年对周围新奇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那些看似平常的、司空见惯的人、事、物则漠然视之。所以要养成平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