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教学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状1:繁琐分析。一位老师上《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节内容时,这样问学生:那天是什么日子?天气怎样?有哪些人?到哪里去?一读就懂的内容非要设计四个问题问学生,白白地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上语文课时,这样繁琐分析的现象仍不少。
成因分析:多少年来,不少语文老师仍习惯于分析语文。他们对阅读教学的本质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凭借语文内容,进行言语训练,引导学生充分地听、说、读、写。即便这样问答式地把课文嚼烂了,未必能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
现状2:画蛇添足。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画一画某一类自己看到的喜欢的车,再介绍它的用途。画车花掉了15分钟,且大多画得不像样。一堂课40分钟只完成了这么一项练习。照这样的教学进程,这册教材一学年也恐怕难以完成。这位老师组织这项训练,20分钟时间已足够。余下时间还可以完成别的训练任务。
成因分析:这位老师设计“画车”这一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这样的技能,且耗时不少,即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欠妥。编者的意图是让一年级学生认识车名,辨别车类(在看清车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在知道它们用途的基础上进行说句训练。执教老师对训练的额外要求,实为“画蛇添足”。
二、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课题带动教研
结合本校教师的实际,制定了《建构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为题的科研实验,围绕该课题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首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多维度备课;其次是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倡导有效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其特点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然后是制定校本的有效课堂评价体系,分为三部分,即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教师教学素养等三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是健全教师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机制(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教学评价的多元维度)。通过校本培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等方式,把以上四方面的内容内逐步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研训一体模式
强化个体反思,在案例研究中成长。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开展研究,容易使教师受益,这样的案例研究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便会有质的提升。我校要求教师对曾经教过的课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获得提升,指导教学实践。我校还开展了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旨在让教师通过撰写过程强化自我反思,也通过相互的案例阅读与思考,促进学习交流,并及时请区发展中心教研员对课例给予高层次的指点,与教师进行专业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同伴互助,在碰撞中生成。“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通过教研组中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不断交融智慧,深入思考,互动互补,生成集体认同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理性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民主开放的教研氛围,尤其欢迎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先让教师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让观点交锋,让讨论争鸣,产生思维碰撞,活化教师思维,让教师在动态过程中比较鉴别,生成正确理念。
三、成效与反思
校本研训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全国百所“经典文化实验学校”之一,广州市安全文笔校园,海珠区体育、信息技术先进科组等;师生参加各级比赛更是捷报频传,成绩更是进了一大步,参加海珠区的质量抽测总成绩均在区的前20名内。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学校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这两年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一个学校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构建一个促进学校发展的团队,执著地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用心地打造学校品牌,这样学校才能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现状1:繁琐分析。一位老师上《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节内容时,这样问学生:那天是什么日子?天气怎样?有哪些人?到哪里去?一读就懂的内容非要设计四个问题问学生,白白地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上语文课时,这样繁琐分析的现象仍不少。
成因分析:多少年来,不少语文老师仍习惯于分析语文。他们对阅读教学的本质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凭借语文内容,进行言语训练,引导学生充分地听、说、读、写。即便这样问答式地把课文嚼烂了,未必能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
现状2:画蛇添足。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画一画某一类自己看到的喜欢的车,再介绍它的用途。画车花掉了15分钟,且大多画得不像样。一堂课40分钟只完成了这么一项练习。照这样的教学进程,这册教材一学年也恐怕难以完成。这位老师组织这项训练,20分钟时间已足够。余下时间还可以完成别的训练任务。
成因分析:这位老师设计“画车”这一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这样的技能,且耗时不少,即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欠妥。编者的意图是让一年级学生认识车名,辨别车类(在看清车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在知道它们用途的基础上进行说句训练。执教老师对训练的额外要求,实为“画蛇添足”。
二、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课题带动教研
结合本校教师的实际,制定了《建构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为题的科研实验,围绕该课题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首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多维度备课;其次是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倡导有效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其特点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然后是制定校本的有效课堂评价体系,分为三部分,即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教师教学素养等三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是健全教师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机制(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教学评价的多元维度)。通过校本培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等方式,把以上四方面的内容内逐步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研训一体模式
强化个体反思,在案例研究中成长。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开展研究,容易使教师受益,这样的案例研究多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便会有质的提升。我校要求教师对曾经教过的课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获得提升,指导教学实践。我校还开展了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旨在让教师通过撰写过程强化自我反思,也通过相互的案例阅读与思考,促进学习交流,并及时请区发展中心教研员对课例给予高层次的指点,与教师进行专业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同伴互助,在碰撞中生成。“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通过教研组中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不断交融智慧,深入思考,互动互补,生成集体认同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理性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民主开放的教研氛围,尤其欢迎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先让教师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让观点交锋,让讨论争鸣,产生思维碰撞,活化教师思维,让教师在动态过程中比较鉴别,生成正确理念。
三、成效与反思
校本研训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全国百所“经典文化实验学校”之一,广州市安全文笔校园,海珠区体育、信息技术先进科组等;师生参加各级比赛更是捷报频传,成绩更是进了一大步,参加海珠区的质量抽测总成绩均在区的前20名内。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学校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这两年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一个学校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构建一个促进学校发展的团队,执著地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用心地打造学校品牌,这样学校才能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