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私立医院就医经历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婆最近去诊所做了最后的术后复诊,一切正常,总算是将这几个月来的怀孕又意外流产的烦恼告一段落。虽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但也对澳洲的Medicare、健康保险和私立医院有了亲身经历和认识。
  早在打算怀孕前一年我们就把健康保险升级到能Cover接生的中级险种,另外老婆的朋友总夸St George Hospital Pr-ivate好,我们一开始也打定主意去那里生。自己测试怀孕后,老婆就去见GP,GP再测试和初步给出预产期并推荐了在StGeorge Hospital Private的w产科医生。可一联系,w医生被预定满了。回头再找GP,又推荐了B医生,B医生有空并预约了首次见面时间。可是老婆一告诉我说B医生是在Hurstville Community Prlvate接生,我心里就不满意了,按咱国内的习惯,我们得去大医院不是?这Hurstville Co-mmunity Private没听说过,像是区级街道医院。
  接下来做的几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第一件事是把w医生和B医生Google了一下,竟然发现两位都是响当当的名人医生,还发现了个论坛——全是怀孕妇女在问某个产科医生的口碑,w医生和B医生都几乎被奉为医圣。估计是GP很年轻,只敢推荐有名的医生。第二件事是周末去实地考察了Hurstville Community Private,发现医院环境无可挑剔。再后来听一个住在附近的朋友说他自己想去那里看病被告知不接受非专家预约门诊或急诊,医院基本就是专家的手术场地。
  不幸的是,数周后还没等到首次门诊,老婆就发现流产征兆,紧急联系前往B医生诊所,我也有幸目睹了论坛中的医圣风采,也就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白人老太太。眉头紧锁,说话很清晰很慢,生怕我们听不懂,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把我们紧急安排去专业的B超医生处照B超并嘱咐结束后立即回来见她。B超诊所的条件是超豪华的,收费165刀,B超医生也是一字一顿,非常同情的样子,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医生的专业精神:对病人无微不至,让你无法质疑他们,收钱收得贵还要让你心存感激。
  再说回到B医生处,B医生一方面给安排了一周后再次B超后手术,一方面安慰还存在理论上小生命能保住的可能性,并告知一周之内任何时候如有紧急状况可直接去Hurstville Communi ty Private,但要打她老人家的宝号。临走的时候我不无担心地问B医生助理帐单的问题,被告知最后复诊后才结帐。
  我将状况向领导一汇报,领导深表同情并给了三天Conpassjonate Leave。一周后先去B超再收费165刀,到B医生处,B医生说革命这次不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云云一番,嘱咐我们现在就去医院,给我们安排了和她经常合作的麻醉师,她本人会按时到医院,术后注意事项及复诊等等。
  医院非常清静,护士小姐和颜悦色给登记完毕并收取保险规定的Excess200刀后指引我们前往Day Surgery的等候区。还没进门就被那个B医生的麻醉师拦住、领到小屋被介绍了麻醉过程并签下愿意支付400刀的状子后麻醉师立马消失,反正也是你不用商量的驾势。护士在过来核实身份、给换上医院里的衣服,可以选择上床躺着等或者在沙发上坐着等,等候区没几个病人,基本都躺着,护士进进出出陪着说话。手术预定90分钟,完事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护士让我先回家,差不多了她再打电话给我过来接人。
  后来老婆回忆说被推进去后果然看到B医生和麻醉师已经披挂上阵,气体麻醉10秒钟都不到就没知觉了,然后就是醒过来又在等候区,护士给拿三明治吃。接人走的时候护士又是一大通嘱咐。
  第二天还没起床,医院就来电话询问情况。并请对服务提宝贵意见。
  我唯一的疑问就是怎么一个小手术还要全身麻醉,当然这样老婆什么苦都没受,听说好像中国的类似手术不需要全身麻醉。有个小Drama就是B医生的助理后来打电话来说B医生腿摔伤了,复诊推迟了两天。看来就是医生也不一定能保自己永远平安,向B医生的专业精神致敬。
  一切顺利了就开始关心医生的帐单了,很快麻醉师寄来个200刀的帐单说这是Me-dicare和Medibank后的Gap,难怪有同事说麻醉师比医生还挣钱多。老婆复诊后回来说不用再收任何费用了。因为B医生把她的诊疗和手术作为一个Package,这样一来我们在医院已经付过了Excess200刀,她的全部费用向Medibank和Medicare收。
  最后算帐,B超可以通过Medicare报销三分之一,这样我们自己承担责任200刀,加麻醉师200刀,Excess200刀总计600刀。
  总结一下说,个人认为健康保险非常有必要购买,虽说价格不菲(MedibankPrlrate的Hospital加Extra住院付200Ex-cess的Family中级保险约175刀每月,估计MBF也差不多,HCF可能便宜点),一旦有事,能选取最理想的医生,相对条件好的私立医院,宾至如归的服务。另外,一年两次免费洗牙,戴隐形眼镜的开支基本能Cover。缺点是不自己掏钱买保险有事情不花钱,自己掏钱买保险却还要再掏钱付Gap,区别是花钱买服务。似乎无论如何总要掏钱出来,例如麻醉师和B超是另外算的,可以做的是选择No Excess,多付月费以避免200的Excess,基本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虽说政府提供Medic-are,去公立医院免费可是公立医院的等候时间和服务因人满为患而相对困难。我以为购买健康保险就是对你的夫人、子女、老人当然还有你自己的一种关爱吧。最后就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看法,医生并不是那么的崇高,他们也是在做生意,利润很高的生意。只能盼望有事的时候同样是最好能遇到一个更专业的医生。
其他文献
贺蓓妮是我儿时的玩伴,长大后我们也一直是要好的朋友。去年,蓓妮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考了托福和GRE,并申请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半额奖学金,到美国留学。前不久,蓓妮打来电话说:“出国之前,我听到不少关于西方精神文明的说法。比如,你横过马路,所有的车都会停下来给你让路,好像你是总统;你迷了路,只要一在街上东张西望,就会有人上前问你是否需要帮助……我一直对这种文明社会充满向往和信任。可是,当我真的来到美国
期刊
休·克洛斯(Sue Klose)回忆她10年前进入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时的经历说,她是仅有的两位选修“涡轮金融学”的女生之一。别的女同学因为害怕这门课程都没有选修。  10年后的今天,女性在大多数金融课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低。克洛斯发现,在招聘MBA毕业生时,女生对自己的数学和分析技能仍没有
期刊
一看到这个题目,读者定然莫名惊诧:“澳洲的超市货真价实,买卖公平,服务人员态度良好,购物环境干净清爽,何怕之有?”应当说这些都是事实,但我还是强调——怕进超市!  初到澳洲,便听说某西人连锁超市专营中国货,作为中国人自然倍感亲切,便择了一个好日子前去参观。进得超市,如果不看英文标签,真恍若漫步国内的商场,不禁使人想起港星刘德华的一句脍灸人口的广告语:“黑头发,中国货。”心情愉快,脚步也迈得轻捷,出
期刊
移居珀斯的安居工程中,买车被我列为头号难题。六年前我在上海考取C类驾驶执照,接着到乡村开过几天车,然后便基本没摸过方向盘。到了澳洲,为了适应左行车,先买了一部二手自行车,熟悉地形。接着花了两天时间,认真阅读了西澳洲的安全驾驶手册,并在网上做了几遍模拟选择题后,带着上海颁发的驾照、护照及附有住宅地址的帐单,我来到珀斯交通管理部门的驾照中心。经过电脑理论考试(我得了满分)、视力检查及数码拍照后,我领取
期刊
早就听说柬埔寨的大地上拥有佛的神秘微笑,近期又惊闻这个国家的一段暴政秘史。我于是怀了复杂的心情,踏上前往东南亚的旅程,去探访高棉的微笑与泣泪。    浪漫流转的湄公河    从青藏高原出发的澜沧江在流出中国国境之后,又有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名字:湄公河。  还记得《情人》里那个法国少女吗?戴着一顶玫瑰红色的软毡帽,穿着一件茶色真丝的无袖连衣裙,渡过湄公河去,与河岸对面的那个中国男子相会……杜拉斯已垂垂
期刊
加拿大助学金或奖学金根据来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加拿大政府提供的,二是私人及私人性质的基金会提供的,三是由学校提供。  外国人在加拿大留学,如果不能获取奖学金、助学金或津贴,那么,自己应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在加拿大,留学生单凭打工挣钱付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天方夜谈。学习很辛苦,很耗时间,不可能二者兼顾。  况且,加拿大移民法规定,持学生签证的留加学生必须是全日学习(fulltimestudy)才能维
期刊
前几天,不经意地,突然想起了一个朋友。  说是朋友,只是泛泛而言,其实,还算不上是朋友。准确地说,应该是有点交情的熟人吧?人海茫茫,大洋滔滔,我怎么就想起他来了,也说不清楚。  那是1987年岁末的时候。在成都,有名的春熙路古旧书店背面的小街上。街心的小花园里,有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铜质座像,塑得很好。  一个腼腆的青年,在那里摆着一个旧书摊。  我是从那一年开始淘书的。下班后,最大的乐趣,就是骑着一
期刊
留学生到了国外,住房就成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住房开支也成为学费之外最大的开支。在国外,有多种房屋租赁方式,选择哪一种最适合自己,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住房方式,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目前留学生多采用以下三种住房方式:    一、寄宿家庭(HOMESTAY)    由海外房东提供所有家具及生活用具,并提供三餐。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年龄较小的留学生,对生活各方面的照顾都比较周全,但价格较高。以澳
期刊
据悉,酒店管理专业将是未来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公民有经济实力旅游,再加上随着2008年奥运会、2010世博会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选择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预计到2010年,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  然而,目前我国酒店业中高层管理者外语水平普遍较低,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国际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
期刊
真没想到在德国这样发达的地方,中国式的小快餐店居然星罗棋布,遍布大街小巷,我想这大概和德国人追求效率效果,讲究省时省力,注重方便实惠的秉性分不开吧。每天的午餐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中食物品种最简单的一餐,大多数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吃快餐。入乡随俗,在法兰克福考察学习期间,我每天中午差不多也都吃快餐,走到哪,吃到哪,不亦乐乎。  德国也是一个民族成分多元化的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饮食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