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丹东市现有水资源及给水管网为依托,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介绍了水厂的布局、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管网布置、设置区域加压设施等规划研究内容。
关键词:丹东 给水管网 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TV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131-01
1 引言
至规划远期2030年,丹东市都市区生活需水量为127万m3/d,在结合各区给水管网现状的前提下,应尽快建成覆盖整个都市区域内6个组团(老城组团、新区组团、前阳组团、东港组团、金山组团、外围镇)的生活用水给水管网,实现城市一体化区域供水。
由于一般工业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再生水,将其作为工业专用水源;而对于水质良好的地表水、水库水,则可作为生活用水的水源。因此,将工业用水管网和生活给水管网分离,这是对有限优质水资源的一种保护。此外,工业用水所要求的服务水压往往要低于生活用水水压,实现分网供水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综上,规划提出丹东市实行分质供水(除老城组团已成现状外,)给水管网由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两套独立的管网系统构成。
2 水厂规划
2.1 水源规划
丹东都市区城市供水水源为鸭绿江水、周边水库水和地下水。
鸭绿江上游河段属Ⅱ类水体,水质稳定,水量充沛,取水条件及水质良好,为丹东市规划老城组团的主要供水水源。座落于鸭绿江支流柳林河上游的铁甲水库,总库容2.56亿m3,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供水等。可作为丹东都市区的供水水源之一。
规划在鸭绿江城市段上游建造马市供水水源工程(可研工作已于1992年完成)。设计取水能力为20万m3/d,水源占地面积17hm2。
规划建设三湾水电站,设计取水能力56万m3/d。解决丹东都市区的主要用水。三湾水电站是叆河干流上梯级电站的最末一级,属于河床式电站。距叆河入鴨绿江口6km,丹(东)宽(甸)公路叆河大桥上游500m,距丹东市城市20km,且水质良好。
2.2 水厂布置
由于受到场地及周边环境限制,现有的鸭绿江新水源净水厂、珍珠山净水厂、鸭纸净水厂、元宝山净水厂不宜再扩建,现有供水能力为最终规模。这几个水厂主要服务于老城组团。
在新城组团规划四道沟净水厂、安民净水厂,能力分别为24万m3/d,10万m3/d,为该组团供水。扩建前阳组团现状净水厂,最终能力为5万m3/d,同时规划新建前阳南净水厂,能力10万m3/d。在东港组团规划东西两个水厂,能力分别为11、5万m3/d,保留现状东港净水厂,能力10万m3/d。规划马市净水厂与马市水源合建。
规划期末,为保证丹东都市区实现统一供水,共规划新建及保留现状水厂12座。工业集中用水水源均来自于工业区相邻的污水处理厂。
3 管网布置
3.1 管网布置原则
3.1.1 生活用水管网布置原则
(1)首先应立足于安全可靠供水,主干管形成环网,且要满足包括最大时、事故时及城市消防时的安全供水要求;此外,各供水区域内的给水管网在各自的区域内形成相对独立的供水环网,但是又与相邻区域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保证局部管网事故时可以通过其他区域管网转输给本区域所需的事故时流量。
(2)为满足丹东市周边外围镇与丹东市区形成供水一体化,需从城区主干管环网上接出枝状输水管至纳入城市统一供水范围的各镇区,利用各乡镇原有管道加以适当改造同时新建一些管道后作为配水管网。
(3)给水管网应根据总体规划用地合理的分布于整个供水区,以满足区域内各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尽可能缩短给水干管的总长度。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合理利用现状供水干管,规划管道随城市道路的改造、建设逐步完成。管道管径按远期流量计算,既要考虑经济性,也要充分保证供水安全性,部分联络管可以适当放大管径以提高供水安全性。
3.1.2 工业用水管网布置原则
(1)工业用水供水对象仅为规划新建的工业,目前由城市供水覆盖的工业企业仍由生活用水管网供水。
(2)规划的工业集中区,工业用水量集中、用水量大,且一般情况下水源与用水点分散,距离较远,故考虑铺设长距离,大管径工业输水管线。
3.2 管网布局
对于生活给水管网,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实施丹东都市区一体化供水的规划目标,结合规划期内净水厂的规模配置和地理位置分布,丹东市给水管网规划研究中提出了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和各组团独立供水的管网布局方案。
3.2.1 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
在规划远期(2030年),丹东都市区的生活用水将由12个水厂供给。其中鸭绿江新水源净水厂、珍珠山净水厂、鸭纸净水厂、元宝山净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为老城组团,马市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为水厂周边的外围镇及金山组团,四道沟及安民水厂主要为新城组团供水,前阳现状水厂、前阳南水厂主要为前阳组团供水,东港现状水厂及东港东、西区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为东港组团。
由于丹东市的水源都来自于鸭绿江及叆河上游,位于城市的东部,故其水量需通过管道远距离转输到中部和西部远离水源的各区域。为了合理地调配如此大规模的水量,必须新建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并且两根并行,保证供水灵活性和提高供水安全性。经计算,确定在城市主干路上建设DN1800~DN1200管道,构建输水主干管。
3.2.2 组团独立供水
都市区各组团独立成为一个体系,给水干管将水量输送至组团相应的水厂,合理规划配水干管及支管,以保证各区域的用水量和服务水压。要充分利用已有配水干管,并在周边新建或改造形成若干支管,保证供水。
4 区域加压设施
给水系统区域加压设施的设置主要视管网压力及用户需求而定。对于丹东市来说,根据净水厂的布局和管网的设置情况来看,由于输水管线过长,随着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累积,为使东部的水顺利到达西部净水厂,需要在适当位置设置区域加压设施。同时北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管网末梢供水压力势必相对较低,也需要设置加压设施。
规划期末,将考虑在四道沟净水厂位置处设置区域加压泵站,主干管的水量经此加压后方可达到前阳及东港组团净水厂,保证其负责区域内正常供水。同时在金山组团北部设置区域加压泵站,由于该地区地势较高,个别地方地面标高近50m,整体水压较低,在合适位置设置集中加压泵站,保证低压区的供水压力。
根据两个加压泵站位置来看,四道沟加压泵站用水可靠性要求高,且用地相对紧张,可采用联合加压方式;金山北部加压泵站需要有一定的调蓄能力,可采用清水池吸水加压方式。
5 结语
结合丹东市的用水需求特点,其给水管网应建设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两套独立管网系统。以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和各组团独立供水的管网布局方案,辅以合理布置的配水干管和支管,局部设置区域加压泵站的生活用水管网能满足用水需求且管网供水安全性高。
关键词:丹东 给水管网 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TV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131-01
1 引言
至规划远期2030年,丹东市都市区生活需水量为127万m3/d,在结合各区给水管网现状的前提下,应尽快建成覆盖整个都市区域内6个组团(老城组团、新区组团、前阳组团、东港组团、金山组团、外围镇)的生活用水给水管网,实现城市一体化区域供水。
由于一般工业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再生水,将其作为工业专用水源;而对于水质良好的地表水、水库水,则可作为生活用水的水源。因此,将工业用水管网和生活给水管网分离,这是对有限优质水资源的一种保护。此外,工业用水所要求的服务水压往往要低于生活用水水压,实现分网供水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综上,规划提出丹东市实行分质供水(除老城组团已成现状外,)给水管网由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两套独立的管网系统构成。
2 水厂规划
2.1 水源规划
丹东都市区城市供水水源为鸭绿江水、周边水库水和地下水。
鸭绿江上游河段属Ⅱ类水体,水质稳定,水量充沛,取水条件及水质良好,为丹东市规划老城组团的主要供水水源。座落于鸭绿江支流柳林河上游的铁甲水库,总库容2.56亿m3,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供水等。可作为丹东都市区的供水水源之一。
规划在鸭绿江城市段上游建造马市供水水源工程(可研工作已于1992年完成)。设计取水能力为20万m3/d,水源占地面积17hm2。
规划建设三湾水电站,设计取水能力56万m3/d。解决丹东都市区的主要用水。三湾水电站是叆河干流上梯级电站的最末一级,属于河床式电站。距叆河入鴨绿江口6km,丹(东)宽(甸)公路叆河大桥上游500m,距丹东市城市20km,且水质良好。
2.2 水厂布置
由于受到场地及周边环境限制,现有的鸭绿江新水源净水厂、珍珠山净水厂、鸭纸净水厂、元宝山净水厂不宜再扩建,现有供水能力为最终规模。这几个水厂主要服务于老城组团。
在新城组团规划四道沟净水厂、安民净水厂,能力分别为24万m3/d,10万m3/d,为该组团供水。扩建前阳组团现状净水厂,最终能力为5万m3/d,同时规划新建前阳南净水厂,能力10万m3/d。在东港组团规划东西两个水厂,能力分别为11、5万m3/d,保留现状东港净水厂,能力10万m3/d。规划马市净水厂与马市水源合建。
规划期末,为保证丹东都市区实现统一供水,共规划新建及保留现状水厂12座。工业集中用水水源均来自于工业区相邻的污水处理厂。
3 管网布置
3.1 管网布置原则
3.1.1 生活用水管网布置原则
(1)首先应立足于安全可靠供水,主干管形成环网,且要满足包括最大时、事故时及城市消防时的安全供水要求;此外,各供水区域内的给水管网在各自的区域内形成相对独立的供水环网,但是又与相邻区域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保证局部管网事故时可以通过其他区域管网转输给本区域所需的事故时流量。
(2)为满足丹东市周边外围镇与丹东市区形成供水一体化,需从城区主干管环网上接出枝状输水管至纳入城市统一供水范围的各镇区,利用各乡镇原有管道加以适当改造同时新建一些管道后作为配水管网。
(3)给水管网应根据总体规划用地合理的分布于整个供水区,以满足区域内各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尽可能缩短给水干管的总长度。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合理利用现状供水干管,规划管道随城市道路的改造、建设逐步完成。管道管径按远期流量计算,既要考虑经济性,也要充分保证供水安全性,部分联络管可以适当放大管径以提高供水安全性。
3.1.2 工业用水管网布置原则
(1)工业用水供水对象仅为规划新建的工业,目前由城市供水覆盖的工业企业仍由生活用水管网供水。
(2)规划的工业集中区,工业用水量集中、用水量大,且一般情况下水源与用水点分散,距离较远,故考虑铺设长距离,大管径工业输水管线。
3.2 管网布局
对于生活给水管网,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实施丹东都市区一体化供水的规划目标,结合规划期内净水厂的规模配置和地理位置分布,丹东市给水管网规划研究中提出了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和各组团独立供水的管网布局方案。
3.2.1 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
在规划远期(2030年),丹东都市区的生活用水将由12个水厂供给。其中鸭绿江新水源净水厂、珍珠山净水厂、鸭纸净水厂、元宝山净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为老城组团,马市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为水厂周边的外围镇及金山组团,四道沟及安民水厂主要为新城组团供水,前阳现状水厂、前阳南水厂主要为前阳组团供水,东港现状水厂及东港东、西区水厂的服务范围主要为东港组团。
由于丹东市的水源都来自于鸭绿江及叆河上游,位于城市的东部,故其水量需通过管道远距离转输到中部和西部远离水源的各区域。为了合理地调配如此大规模的水量,必须新建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并且两根并行,保证供水灵活性和提高供水安全性。经计算,确定在城市主干路上建设DN1800~DN1200管道,构建输水主干管。
3.2.2 组团独立供水
都市区各组团独立成为一个体系,给水干管将水量输送至组团相应的水厂,合理规划配水干管及支管,以保证各区域的用水量和服务水压。要充分利用已有配水干管,并在周边新建或改造形成若干支管,保证供水。
4 区域加压设施
给水系统区域加压设施的设置主要视管网压力及用户需求而定。对于丹东市来说,根据净水厂的布局和管网的设置情况来看,由于输水管线过长,随着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累积,为使东部的水顺利到达西部净水厂,需要在适当位置设置区域加压设施。同时北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管网末梢供水压力势必相对较低,也需要设置加压设施。
规划期末,将考虑在四道沟净水厂位置处设置区域加压泵站,主干管的水量经此加压后方可达到前阳及东港组团净水厂,保证其负责区域内正常供水。同时在金山组团北部设置区域加压泵站,由于该地区地势较高,个别地方地面标高近50m,整体水压较低,在合适位置设置集中加压泵站,保证低压区的供水压力。
根据两个加压泵站位置来看,四道沟加压泵站用水可靠性要求高,且用地相对紧张,可采用联合加压方式;金山北部加压泵站需要有一定的调蓄能力,可采用清水池吸水加压方式。
5 结语
结合丹东市的用水需求特点,其给水管网应建设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两套独立管网系统。以长距离大管径输水主干管和各组团独立供水的管网布局方案,辅以合理布置的配水干管和支管,局部设置区域加压泵站的生活用水管网能满足用水需求且管网供水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