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氛围晴雨表等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81888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一直以来,女儿萌萌的学习成绩都影响着家中的气氛:每当她在学校有好的表现、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她爸爸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予表扬,家里一团和气;一旦她的表现没有达到她爸爸的期望值,她爸爸就会言辞激烈地批评、抱怨孩子。最近,孩子的成绩有所下滑,结果屡遭批评,家里连吃饭的时候都让人感到窒息。对此,我很无奈。
  丰玲
  答:家长的终极愿望是希望子女成人后能有所作为,进而不愁衣食,生活幸福。这是值得尊敬并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时候,家长还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就像萌萌的父亲,需要将望子成龙的愿望暂时放一放,看看自己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上的态度变化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知道,如果希望孩子的某种行为保持下去,可以对其鼓励、表扬、关注等,这就是强化。这里,家长强化的是什么非常重要。萌萌父亲的态度是随着女儿考试成绩的变化而变化的,不难看出他的强化是根据考试成绩来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将注意力也放在成绩上,特别在意结果,在成功和失败面前患得患失。实际上,聪明的父母强化的应当是孩子的努力,表扬孩子时也应当强调“这次考试你努力了,以后再接再厉”,而不是因为孩子考了好成绩才表扬孩子。
  对于付出努力但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孩子,家长尤其要给予鼓励,而对于并没有付出太大努力,因聪明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在认可他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他不够努力。如果父母被望子成龙的心情主导,很容易忽视对现实的真实评价和客观态度,这样有可能事与愿违。
  另外,家长不必对孩子暂时的表现过于敏感。对孩子来说,太被关注有时是一种压力,反而会影响他自然的成长与发展。家长需要扩展自己的关注广度,孩子的情绪、情感、能力发展、兴趣等等都是可以关注的,甚至可以把关注的范围扩展到孩子周围的人。如果家长除了考试成绩外,还能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那么孩子也会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发展自己,也会关注他人,关爱父母。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这,也正是每个家长所期望给予孩子的真正的幸福。
  
  辅导孩子写作业
  问:我姐姐为孩子写作业的事情没少操心,吵也吵了,打也打了,哄也哄了,就是效果不佳,她非常苦恼。为此,我想请教您,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有什么技巧和对策? 春桃
  答:孩子不好好完成作业有几种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下面给出具体对策,希望对你姐姐有所帮助。
  1.孩子不急,家长急
  看到孩子不做作业,很多家长就会着急,甚至为了让孩子第二天能交上作业,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或帮孩子填写答案。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我坚持不做,拖到深夜,妈妈自然会帮我做,我根本不用动手,也不用动脑,就能交上作业。
  对策: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没有完成作业,到学校受到批评,是孩子理应付出的代价,应该由孩子自己承担。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你的作业没有完成,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你自己的错误。
  2.学校作业少,孩子拖延时间
  学校采取了减负措施,有时候反而让孩子的负担更重。小晴的妈妈见她每天晚上8点就完成了作业,于是买来练习册,让她做完作业后继续做练习。小晴认为妈妈这样要求是因为看见自己的课余时间太多造成的,如果自己的作业做得快,妈妈就会增加更多的额外作业。抱着这种心态,小晴做作业时故意慢慢吞吞,每天都要拖到晚上11点。
  对策:学校作业为主,课外作业为辅
  家长想为孩子增加作业量,必须有技巧,量不能多,不能让课外作业占满孩子的时间。如果想要提高孩子做作业的积极性,不妨试试增设奖品,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迫于压力,不得不做
  晚上6点,小倩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她最喜欢的《名侦探柯南》即将开播。正在关键时刻,妈妈挡在电视机前。小倩被迫去写作业,但她越做越有气,最后干脆谎称作业做完了。
  对策:请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关心孩子
  在孩子喜欢的事物面前,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家长不理解他,是在否定他。许多孩子在父母的多次否定后干脆将错就错。如果家长尝试陪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陪他聊喜欢的话题,与孩子成为可以分享快乐的朋友,那么,家长教导孩子就会顺利得多,孩子也会自觉地完成作业。
  4.作业是负担,孩子没兴趣
  小健聪明伶俐,从小喜欢看故事书,特别是历史人物传记,唯独对作业提不起兴趣。每天,他都是在妈妈的责骂声中勉强完成作业的。
  对策:为孩子准备多元化的学习形式
  通过观察,妈妈发现小健崇拜英雄人物,一讲起那些英雄的事迹,他就特别精神。于是,妈妈请小健每天给她讲一个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小健喜欢上了听故事。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他每天都会自觉地去写作业。妈妈请他讲英雄故事,他的内心得到了肯定和满足,也愿意听从妈妈的意见,从而提高了写作业的效率。
  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时,需要转换角度,了解并细心观察孩子,就能找到对策,从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判断他的兴趣点
  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有时不免要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我的选择对孩子来说,到底合不合适?比如在帮助孩子选择文理科时,在帮助孩子选择上哪所大学以及哪个专业时……很多时候,我怕千辛万苦地为孩子做出了选择,孩子却一脸不屑——没兴趣。请问,我该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呢?
  张明燕
  答:一、孩子的言谈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比如,孩子喜欢动手拆东西,喜欢鼓捣电脑,喜欢创作……这里说的喜欢,不是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喜欢,而是指一直以来都喜欢的,不用家长督促就能主动去做,并一直坚持的事情。另外,就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孩子是常散发出唯美的文学气息,还是拥有逻辑严密的大脑?注意到了这些,就基本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二、孩子的关注点
  平时孩子喜欢看什么书籍、什么报纸,关注哪类新闻,这些都是家长应该了解的。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关注点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从而帮助他选择文理科,选择大学以及专业。
  三、孩子的想法
  在与一些家长交流时,我问他们:孩子对选择文理科、大学专业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哎呀!孩子为学习忙得晕头转向,问他喜欢什么,他自个儿都答不上来。”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家长们平时疏于观察。你不妨仔细想想,孩子是否在平时说过这些话:“要是我能像XXX一样就好了”,“XX其实不难学”,“我倒是蛮喜欢XXX的”……别小看这些不经意的话语,它透露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在听到这些话以后,可以适当地记一记,这对将来帮助孩子做出适合他的选择是很有用的。
  
  七岁孩子写日记
  问:我想让刚上小学的儿子写日记。但有人认为孩子刚学拼音,还不会写几个字,就让他写日记不现实。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写,搞不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好心办了坏事。真是这样吗?
  南山
  答:我个人倒是认为让刚上学的孩子写日记是可以的。低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控能力差,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让这样的孩子写日记,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写的过程中进行形象思维的拓展训练,加强孩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并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非常重要,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1.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孩子需要快乐的、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如果遇到强制性要求,孩子就会很快失去兴趣,甚至转化为厌恶。所以,让孩子写日记应该遵循快乐写作的原则,千万不可强求,更不可让这种方式成为一种任务硬性地规定下来。
  2.不求多,但求“精”。这里的“多”自不待言,大家都明白小孩子的日记,只要他愿意写,哪怕只写一句话、一个字,也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有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让他有兴趣和热情继续写下去。这里的“精”,不是精华的意思。如果要求孩子的每一篇作文或日记都写得精彩,成为精华,这是不可能的。写文章,更强调的是有感而发。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八股文般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应如此。只要他写了,而且写的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够了,不要去管他写的内容是什么。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及他对生活和周边环境的感受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去练习写一个个枯燥的句子。
  3.做好引导工作。孩子太没有压力,往往会表现散漫,写日记则可能演变成一种形式。但同时,如果写日记成了任务,又会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成为孩子的一个沉重负担。这确实很矛盾,而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方法在于家长积极创设有利情境,让孩子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体验到写作的成功,从而培养他的写作兴趣,自觉自愿地完成每日一记的工作,并在长期的坚持中形成良性循环。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花800万元送儿子  进京读最好的高中  赵栓柱是辽宁省建平县人,自幼家贫,24岁开始创业,到38岁时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铁矿矿主。赵栓柱有个儿子名叫赵发财,学习成绩优秀,人也忠厚老实,几乎人见人夸。  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忙于创业,赵栓柱在家的时候并不多,跟儿子少有机会交流。赵发财读初中时,家里有钱了,搬到了建平县城,可因为他住校,父亲又经常住在山里的矿上,父子俩还是经常见不上面。  赵发财本性善良
[话题简介]  爱国主义教育是时政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爱国情怀是作为国民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没有爱国情怀就谈不上报效国家,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加强中小学爱國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短片:在一节美术课上,年轻的女老师让孩子们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孩子们画得不亦乐乎,有猴子、公鸡、小猫……一个小男孩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他用黑色的蜡笔把一大张纸涂成一片黑色。老师看到后感觉很奇怪,就告诉了孩子的父母。父母发现孩子在家也用蜡笔把白纸涂黑,联想到老师的话,他们惶恐地把孩子送到医院。众多专家给孩子会诊,结果判定孩子精神有问题,让他留下住院。  小男孩在病房里依旧不停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一些小错误,有时又不肯认错,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孩子年龄小,犯错是难免的,但不肯认错是家长难以容忍的,因为不认错就不能吸取教训。其实,孩子不肯认错有各种心理原因,家长若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苦衷,对症下药,就不难解决问题。本期,我们邀请儿童心理学副教授段佳辰女士,与家长朋友共同座谈这个话题。  “我不想被惩罚”  程昊珺(5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本来挺乖的,做错事勇于承认,还主动
孩子身上不缺优点,缺的是发现。  发现孩子的优点,有时也是发现自己。  因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居然没有一个优点  2010年8月,我应邀作为心理辅导员之一参加了“崇明岛阳光少年夏令营”,对全营初中生进行全程心理监护。报到那天晚上,我在灯下浏览小营员的报名登记表。有一张表,字写得很漂亮,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您的孩子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些什么”一栏,一位母亲用娟秀的小字填得满满的:  1.情绪控制力差
孩子吃亏不能护短    问:最近,我的孩子几次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有一次居然“挂彩”回家。我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他支支吾吾,不肯详说。对孩子的窝囊表现,我很生气。请问,我该怎么做,能让孩子以牙还牙吗?  胡雪华  答: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每周都送孩子去游泳馆学游泳。可有一次去游泳馆接孩子时,她发现一位工作人员正满脸歉意地安慰孩子,而孩子哭成了泪人。原来,工作人员在游泳课结束后,一时疏忽将
[摘要]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的促进,撇不开思的深入,舍不掉研的提升。故而,教师应专注于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进而快速地、有质量地成长起来。  [关键词]教师;成长;专注  有这样一则故事:画家有两个徒弟,大徒弟聪颖伶俐,常常有惊人的构思设计;小徒弟木讷笨拙,长年专注于临摹宋代画作技艺。大徒弟广泛涉猎各家之长,不断创新出异,作品一时受到世人追捧而成名。与之相比之下,小徒弟则显得暗淡不
[摘 要] 以普兰店区内中小学校为例,分析中小学校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书香校园的做法和经验,整合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校园阅读推广活动、学习型教师队伍、家庭图书柜等多方资源,紧紧围绕学生,探索出馆校合作共建书香校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馆校合作;书香校园建设;策略研究  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将书香校园建设与书香社会建设关联起来,体
问:我有事要去同事家,孩子缠着要一同去,因为路远,我没有同意。回家后,孩子却不见了踪影。我屋里屋外地找,还惊动了邻居,大伙一起帮我找。就在我们心急如焚时,孩子却从大衣橱里走了出来,看着大伙着急的样子哈哈大笑。看到孩子,我放心了,但紧接着又感觉孩子太可恶了!  方专  答: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恶作剧,对待这种行为,家长一般有这样几种做法:  1. 恼怒训斥,体罚痛打。家长不问缘由,不论场合,声色俱
——女儿刚上五年级时提出要手机,因为女儿成绩一直很好,北京妈妈刘湘满足了女儿的要求。一个暑假后,刘湘竟发现女儿懂得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在不少群里起很“香艳”的网名。  自封“培训名师”:太荒唐  ——近日,有记者对北京市某培训机构暗访时发现,在幼儿学习部,该学校为了将几位毫无经验的新教师包装成所谓的“名师”,在其名师卡上写了“教学经验丰富”,而有的“名师”甚至还只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机构在对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