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案例分析法运用于中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jun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和方法,如何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广大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和实验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实践体会到,案例分析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技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探究性学习;知识本位;教师角色
  在探究性学习中选择案例(或个案)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或放手交由学生自己探究,这是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能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技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要提高中学教学的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案例的选择须符合的特点
  案例的选择一定要符合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典型性,即所选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目的。二是真实性,即所选案例以及涉及的资料,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不能是虚构的,尤其应体现学生的亲身体验,注意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所处环境以及所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中选择典型案例。三是可操作性,即所选案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及探究能力,既要防止所选案例过于理论化、专业化,又要避免选题过于简单,应体现具有现实意义的可操作性。
  二、案例的选择和确立必须突破现行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课程体例
  案例的选择和确立必须突破现行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课程体例,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突出知识的重新组合,注重能力的综合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仅涉及某一学科知识的案例是没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应用是案例分析法的基本属性。因此,案例分析法一方面延伸和扩展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疑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广阔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三、案例分析法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案例分析法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四大特点,一是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即学习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应涉及包括课本在内的所有学习资源学习、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是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即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它追求的是探究的过程体验,而不再是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所追求的学习结果;三是学习形式的实践性,探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学习的主阵地、以“讲授——接受”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主体位置,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和增长才能;四是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的方式不再仅仅是终结性的笔纸考试,还包括对探究过程的过程性评价,实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四、案例选定,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
  案例一旦选定,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转变。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定位在:首先是促进者。在这一角色的扮演过程中,要积极地旁观,随时掌握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各种情况,思考如何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其次应是指导者。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调查、考察、实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指导学生如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论点并升华为理性知识,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实验、调查、考察报告或论文等。第三应是合作者。在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除了学习之外,主要是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求真、务实、严谨的态度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探究过程的展示,培养学生探究方法,使学生体验成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第四是开发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学习)既无大纲也无课本,这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五、案例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案例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第一步,选择案例,确立课题。第二步,成立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提纲。研究提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课题名称、研究小组成员和负责人、指导教师、实施步骤、资料和设备等。第三步,收集相关资料,资料的来源包括书籍、报刊、影视、网络等。第四步,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开展分析研究。第五步,检验研究结果。第六步,撰写报告或论文。第七步,成果展示或交流,并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提交有关部门。第八步,总结与反思。
  六、实施案例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施案例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在实施案例分析法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下列倾向:一是简单化,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二是格式化,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应得到的结果以流程的方式事先告知,这样就达不到体现参与、追求体验的预期目标;三是规范化,用成人的科学研究去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苛刻要求,也背离了探究性学习的初衷。第二,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体验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应淡化对结果的要求,允许结果或结论的多样性。第三,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记录探究日志,及时调整研究方法,避免走弯路。第四,不可忽视学生探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因为其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鑒,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五,受学生学识、能力、条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独自完成一个案例的探究是很困难的,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或自由组合,明确组内每个成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六,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可采用评语加等级的方式评定成绩。第七,教师要注意案例的收集和分类,建立自己的案例库,逐步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学科特色、教师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学习)方法,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在各种版本的普通高中各科实验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性案例。在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我们应给它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内涵,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学习)效果。
  注:陈启洪,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地理特级教师、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理事、深圳市督学、福田区兼职督学、福田优秀园丁。主(参)编专业书籍60多本(册),发表专业文章100余篇,多篇论文分获全国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2002年入选《中国专家人名辞典》,2007年应邀担任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培训授课专家,2008年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专家团队。现任深圳市福田区皇岗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0年10月,肇庆市端州区睦岗片区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应运而生,这就是马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前身,马慧老师也成了肇庆市首个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16年7月,马慧老师调任肇庆市端州区黄岗小学校长。她重构了完善的办学理念体系,确立了“砚道育人,五化管理”的班主任工作新模式。“春风化雨滋育桃李,细节德育润物无声”,马慧老师朝着做一位学生喜欢、同事敬佩、家长热爱的好老师的目标,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
通过组织语文活动,可以发现语文的乐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日常生活,离不开说和写,语文是活的,语文活在日常之中,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与语文有关,人与人之间沟通,同学之聊天,说话时都涉及语言的表达。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广东学生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顺德的日常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文句式,如“几时”“旧时”“隔篱”(“明月几时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肯与邻翁相对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中,“问”与“答”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把握正确的问答技巧对于上好一节课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对老师的一个问答例子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在英语课堂中问的形式、问的技巧以及答的技巧。  【关键词】英语课堂;形式;技巧;问和答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问答已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很多的技巧。以下就着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呢?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行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教学的效果——学生能否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做到“多在實效上用功”“力戒形式主义,讲成本、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具体到教学行为上就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准确理解
【摘要】在初中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班主任需要付出自己的真心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到领导作用,但是依然需要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本文主要讲述初中班主任如何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工作。  【关键词】翻转课堂;建设和管理;形象;平板电脑;班级文化主题  所谓的“翻转课堂”,是指把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进行调整,将以往以教师
【摘要】家长学校既是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正确教育思想的良好场所,也是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协助学校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窗口。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于获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学校和家庭合作,教育才能形成合力,教育才能达到双赢。  【关键字】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双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
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的要求。当前,在加强与改进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新形势下,更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切实把德育工作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现行的教科书中,各学科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都注重寓思想教育于文化科学知识中,并凭借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表达出来。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把思想品德教育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成为一名同事敬佩,家长尊重,学生喜欢的老师呢?如果做到了,你就是一位成功的老师了。对,就是这个字——爱。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其时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许正是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平常的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层面的选择时,我更倾向于“怎样教”的问题,追求“教法”的新奇,而在文本的解读方面则存在一定的自我放逐倾向。虽然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的确进行了个性化 解读 ,但是只是做到了“走过文本”,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对于文章提到的内容只是进行了浅层挖掘,点到为止,往往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内蕴,仍然不能解决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遇到的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当下的教育目标,音乐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音乐教学中会设置音乐赏析的课程内容,音乐赏析课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是音乐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如何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教学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做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