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94-01 一.提升教学自主性,努力适应新课改
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经常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不断调适自身的教学情感和行为,也要求教师参与到改革中,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协助者和使用者,而不是被动实施者。目前,我国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了课程改革,教师不仅仅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研究者”。
因此,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实施教学活动,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具有内在动力。教师教学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当教师自己愿意发展并有能力发展时,教师才可能获得发展。
如果教师缺乏教学自主性,就难以适应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就难以真正获得实效。目前,不断实施的教育改革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不断激发自身工作的内在动力。
提升教学自主权,有助于教学创新
教学是一种富于创新而又需要灵活决策的复杂活动,它需要教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学自主权是教学创新的手段,教师创新是教学自主权的价值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教学创新才成为一种可能的事情。
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管理显得过于死板,过分规定整齐划一。比如,规定教师的备课要一致,教案格式要一致,教学进度要一致,教学方法要一致,等等。教师在肩负繁杂教学任务的同时,却往往缺乏自主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材料等自主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或抑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更成为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我们在教师访谈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都感到工作之初对教学充满热情和动力,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就开始“变得麻木了”,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教学自主权,这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渴望和呼声。
教学自主权既是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支持。教师需要拥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不拘束于管理者的简单指令或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教学。教师有权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做出自己的教学决定,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灵活决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等。
虽然赋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具有一定冒险性,但这将使得教学充满创新的理念和活力。正如杜威所指出的那样,创新的大敌就是极端地被控制,如果教师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回避风险,过于强调对教师的控制,那么教师势必变得因循守旧,缺乏教学创新。提高自主权可以帮助教师打破过于受限制的常规,实现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
二.创造教育的新观点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2)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大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可以使学习的创造力提高10%至40%。
(3)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智力教育不能代替创造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造性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创造性学习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的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项原则。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力,强烈的创造动机会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
(5)创造力的高低与任何职业的成就成正比,创造力开发对于各种职业和各个领域的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经常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不断调适自身的教学情感和行为,也要求教师参与到改革中,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协助者和使用者,而不是被动实施者。目前,我国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了课程改革,教师不仅仅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研究者”。
因此,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实施教学活动,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具有内在动力。教师教学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当教师自己愿意发展并有能力发展时,教师才可能获得发展。
如果教师缺乏教学自主性,就难以适应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就难以真正获得实效。目前,不断实施的教育改革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不断激发自身工作的内在动力。
提升教学自主权,有助于教学创新
教学是一种富于创新而又需要灵活决策的复杂活动,它需要教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学自主权是教学创新的手段,教师创新是教学自主权的价值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教学创新才成为一种可能的事情。
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管理显得过于死板,过分规定整齐划一。比如,规定教师的备课要一致,教案格式要一致,教学进度要一致,教学方法要一致,等等。教师在肩负繁杂教学任务的同时,却往往缺乏自主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材料等自主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或抑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更成为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我们在教师访谈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都感到工作之初对教学充满热情和动力,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就开始“变得麻木了”,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教学自主权,这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渴望和呼声。
教学自主权既是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支持。教师需要拥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不拘束于管理者的简单指令或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教学。教师有权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做出自己的教学决定,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灵活决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等。
虽然赋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具有一定冒险性,但这将使得教学充满创新的理念和活力。正如杜威所指出的那样,创新的大敌就是极端地被控制,如果教师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回避风险,过于强调对教师的控制,那么教师势必变得因循守旧,缺乏教学创新。提高自主权可以帮助教师打破过于受限制的常规,实现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
二.创造教育的新观点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2)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大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可以使学习的创造力提高10%至40%。
(3)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智力教育不能代替创造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造性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创造性学习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的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项原则。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力,强烈的创造动机会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
(5)创造力的高低与任何职业的成就成正比,创造力开发对于各种职业和各个领域的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