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住你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g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长工作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艺术,教师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的热情、智慧与耐心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家园同步配合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 家长工作; 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00-001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我们幼儿园教师工作所面对的环境和人是既单一又复杂的,说它单一是因为它中间只包括幼儿和家长这两个群体;说它复杂是由于每个幼儿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组成家庭又是千姿百态的,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家长资源,那么不但幼儿的家园共育工作会做得很出色,也可以帮助老师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建立经常联系,实现同步教育
  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配合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联系沟通应注意三点:
  1.经常性
  幼儿园家长工作一般都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及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经验,这些内容都很必要。但光是这些还不够。由于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合作,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而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发展幼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更重要的应该做到经常地联系与沟通。如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个别谈话、便条、家园联系册、电话、家访等形式,随时反映和交换有关孩子成长、进步、存在问题与需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促进每个幼儿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2.双向性
  家园沟通是双向的,不应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家长提出工作要求或汇报幼儿在园的表现。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
  3.要以幼儿发展和教育为中心进行沟通
  家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沟通,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在一些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家园联系册中的内容未能围绕幼儿发展这个中心来进行交流。比如:有的教师把家园联系册当作通知书,通知家长做这个做那个,有的家长则在联系册上笼统地写孩子有进步了,感谢老师的教育等。不少联系册都只是写上一两次就很少运用了。类似这种情况实际上起不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家园沟通应根据幼儿园班级的教育目标,结合每个孩子发展的需要,将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进步和问题,互相通气,彼此配合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二、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生活,让家长“当家作主”
  这也是由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幼儿教育日渐发展的趋势。家长的参与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及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此外还有支持与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改善办园条件等。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较为普遍的形式有:
  1.家长“开放日”活动
  因为家长平时没有机会看到幼儿在园中的生活,所以每一个家长都很希望能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老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这样的机会,家长能看到幼儿的在园情况并且最好能与幼儿一起学习娱乐的活动。这样一是使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方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二是使家长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能体谅老师;三是增进老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亲密程度,更方便以后的家园合作。
  2.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节日联欢
  节日时把家长邀请来园同乐活动;还可以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郊游、参观活动以及参加幼儿园的开学、毕业典礼等活动。
  3.定期开展“家长代课日”活动
  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不妨把他们请进班级,“当家作主”,进课堂当老师,给孩子讲解或演示,会使孩子感到新鲜、好奇,增强学习兴趣,丰富知识与感受,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使家长得到启发与效益,学习到新的教育观念,克服以往对孩子不放心、不放手、过度保护的思想行为。这样的活动还可以增进孩子、家长、教师之间的亲近感,从而进一步密切家园联系。
  三、充分发挥“家园之窗”的强大功效
  这是联系家园的纽带,是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桥梁。作为老师,有义务定期贴出关于幼儿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方便家长的学习;再就是定期贴出大家关心的话题,在小型家长会上可以与家长们共同讨论交流。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
  请几位热心、平时时间充裕、有良好育儿观念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这就是家长的代表,他们可以把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告诉老师,平时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向老师说明。最重要的是,家长委员会就是老师的智囊团,如果平时老师遇到棘手的问题,完全可以请教家长委员会,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以上只是自己在平时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很普通的事,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式还有很多,怎样做好家长工作还是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去摸索思考的问题。总之,家长工作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艺术,教师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的热情、智慧与耐心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家园同步配合的良好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让我们与家长携手同心筑起沟通的桥梁,用爱的双手为孩子们编织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周红.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3(02)
  [2]翟淑玲.网络——家园沟通的新桥梁[J],山东教育,2005(15)
  [3]杨爱琴.“家园沟通”案例分祈[J],早期教育,2004(06)
其他文献
摘 要:亲子共读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都已经满怀激情地参与进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从亲子共读的益处、原则和方式谈一下亲子共读的教育意义。关键词:亲子阅读; 感受快乐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14-001在过去,亲子共读活动强调的是家长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如何从阅读中发掘故事主旨和值得思索的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特别是一线教师常常会遭遇“踩不着点儿”的尴尬,笔者以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为语料,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维度,探求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路径,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参照。关键词:课改背景; 语文课堂; 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的一致性结论。我坚信:只有捧一颗真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关键词:教育无痕; 润物无声; 净化思想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
摘 要:2011年中国男女篮球队双双夺得亚洲冠军,并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篮球比赛资格,亚洲的篮球舞台上中国队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近几年篮球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篮球文化的内涵诠释也更为国人所接受,篮球文化研究领域空间拓展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于其它的篮球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以篮球运动为背景的动漫作品创作还是远远滞后于当今中国篮坛的前进的步幅。因此,探究中国特色的篮球动漫作品创作与突破
摘 要: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读书无用论在某些家长和学生的心里孳生,学习上缺乏动力,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渐渐地就沦为学困生。对于这些学困生,有的教师怨声载道,或放纵不管,或高压打骂,甚至践踏学生的尊严。这完全违背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一个学生对于整个班级来说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百分之百。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整天怨天尤人,应该积极面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做
摘 要: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16-001  在新课程标准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交往呢?  一、运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强调
摘 要:2001年10月7日是所有中国球迷永远铭记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以l:0战胜阿曼队,成功地提前两轮获得200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入场券。实现了几代球迷期盼44年的足球之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米卢的神奇究竟体现在哪儿呢?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快乐足球、态度决定一切、团队精神。本文试图从米卢的经验对我们教学的启发上来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关键
摘 要: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高效的语法教学,使之能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是我们全体英语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语法教学中五种情境法的运用,结合个人日常教学实例,探讨一些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
摘 要:正如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教师把爱洒向学生,自然也会收获满天下的爱,爱的付出是双向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有了这样一种力量,我想在教育这一条路上,我会走得更从容,活得更快乐。  关键词:爱满天下; 陶行知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87-001  最近,或许是因为学校教学工作中事务
摘 要:本文主要从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灵感,保护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及幼儿园课程对幼儿想象创造能力的开发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关键词:想象力; 创造力; 一日活动; 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95-001  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他提出了通过“解放儿童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