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内科杂志》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中华内科杂志》是我终身的良师益友.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始终具有国内一流专家的评委,所以始终能保持学术上国内领先水平,并向国际水平迈进.《中华内科杂志》治学严谨、求实,对各级医院的各级内科医师都有各取所需的好内容,是值得经常学习的好刊物,我们应关心爱护她.为此,本人提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创新集群(Innovation Cluster)理论为研究视角,针对地方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将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多元主体要素(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用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到“创新集群”这一理论框架中,分析创新集群各主体互嵌的动因、机理、内容及途径,明确“互嵌式”教学改革的要素、结构和基本特征。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目的 调查内分泌科及心内科门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检出率。方法 多中心连续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473例,采用统一调查表记录患者糖尿病、高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测量血压。采用Micral-Ⅱ试纸半定量比色法筛查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MA的检出率为42.9%,大量白蛋白尿检出率17.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地突然爆发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但全国高校“停课不停学”,陆续搭建起可供研究生在家学习的“云课堂”。在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如何总结云课堂教学的经验,为高校学生日常学习所用,是一个值得高校教师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SOR模型,探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智能云课堂平台特征和教师支持对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云课堂平台的合理选择和教师支持的调整,可有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成立,这次将原有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整合在一起建立心脏中心,并与老年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这种多学科的专业整合,突破原先各科室之间的专业壁垒,一是有利于保护患者利益,二是有利于内外科合作互动,促进学科发展。中心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切实为患者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或者避免重复医疗和过度医疗,保证各
期刊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FDRs)、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 测定36例健康人(男16例,女20例)、57例FDRs(男27例,女30例)、59例IGT(男25例,女34例),35例T2DM(男15例,女20例)的FFA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以及空腹胰岛素、TC、T
摘 要:建设艺术类特色专业群是学校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微观执行的必由之路。文章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首先阐述学科专业建设背景,再从多维度探讨专业群建设之路径,以一流专业为引领寻求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式发展,加快提升我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期实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地方艺术院校;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患者约有1.5亿人,预计到2010年将要达到2.5亿人,可能会超过心脑血管病位居各种疾病患病率的首位。抑郁的严重性在于它影响病人的社会功能,导致精神心理残疾,更严重的是疾病往往造成病人的痛不欲生,以自杀告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人患了抑郁,有10%的病人首选精神心理专科;英国人患了抑郁,5%的病人首选精神心理专科,而其他国家只有不到1%的病人首选精神心理专科
期刊
2007年4月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领导以及年逾九旬的妇产科泰斗严仁英教授、血液科谢光潞教授和林教授的老朋友、老同事和学生们欢聚一堂。院长刘玉村教授首先感谢各位医学前辈的光临,科主任霍勇教授宣读了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为林教授写来的贺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则带来了心血管界医师们对师长的问候,大家一起回顾林传骧教授的书卷人生。
期刊
摘 要:当前,国内高校对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方法手段相对古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治意识还相对薄弱、知识储备和实操能力尚且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教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手段创新、课程思政强化、普及宣传力度和实践应用历练
随着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上升。为此,近年来在此领域也有较多新进展,如诊断方面建立了肺部高分辨CT早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开展了血清曲霉特异性抗原检测(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以及血清真菌特异性抗原检测[(1→3)-β-D-葡聚糖试验,BG],为IFI的早期诊断提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