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意义和路径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国内高校对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方法手段相对古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治意识还相对薄弱、知识储备和实操能力尚且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教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手段创新、课程思政强化、普及宣传力度和实践应用历练等多种路径着力,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全面人才、积蓄后备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意义;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057-04
  Abstract: At present, domestic universities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w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imperfect,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rich enough,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relatively archaic,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the ru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w is relatively weak, the knowledge reser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are still insufficient,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w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w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strength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curriculum,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ublicity efforts, and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etc., cultivating all-round talents and accumulating reserve fo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w for college students; meaning; path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論、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做了科学总结,并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要求、途径和举措作了系统阐述,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六项原则”之一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逻辑体系中的理论内涵之一,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体系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加强法治观念普及和法治体系保障,而在法治体系建设中要突出生态文明价值导向和法律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并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评价考核和终身追责”四个维度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之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各高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学科建设、课程教学和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了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的有益探索实践,提升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现状尚不尽如人意,相对于国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进程还呈现滞后性,相对于高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薄弱现状
  (一)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重视不足、力度不够
  高校虽然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但是在治校办学、教书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除个别特色高校的个别行业外,鲜少有把生態文明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的,更多的是许多高校没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没有开设相关的必修选修课程,没有设置相应的学分,只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章节中或课程思政的升华中体现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没有独立的体系架构和考核指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也多停留于讲话精神的讲述传达,也反映出这些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而在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多以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类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普及性宣传为主,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多以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知识讲授和课外活动的普法宣传教育为主。这是作为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两个体系、两项教育都应该覆盖的着力点,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往往在实践中遭遇“都以为对方会讲索性不讲、都认为己方该讲却不精讲、双方都有所涉猎却都没讲透”的尴尬局面,从而凸显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薄弱现状。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法律知识涉猎较少、储备不足
  大学生不仅要牢记党和国家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还要熟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历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后续又出台了四个配套办法,以组合重拳的方式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但是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还存在着内容碎片化和体系不统一等问题。立法学界对生态文明相关立法的观点尚且不能统一,而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制度的了解更少、知识更为欠缺。在当前的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条件下,大学生无法得到对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的系统讲解和梳理,更无法掌握我国所有相关法律制度的所有条款,但应该理解和掌握重要法规的立法目标、内容体系和保护对象,应该知晓各种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标准。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相对欠缺、观念淡薄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治观念是指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解释和评价、态度和信仰等。法治观念的核心是坚持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理念,注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法治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一个高度契合点,即“严密法治观”。习近平总书记为生态环境保护划出了一条清晰、明确而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他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不仅在生态环境立法上要牢固树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而且在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实施上要坚决果断、违法必究、依法追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六项原则”中,蕴含着科学自然观、基本民生观和整体系统观,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传递着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传递着生命共同体的一体性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法律不再只是调节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而是超越了人和物的二元关系,衍生出了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多元客体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当前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背后的法理依据一知半解,对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认识不够清晰,作为法律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强,对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权威敬畏不足,生态文明法治观念相对薄弱。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权利义务认知不足、实践匮乏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法治教育至少应该教会大学生有“知晓权利、明确义务、维权救济”三项基本实操能力。权利意识方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例,其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大学生从小接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宣传教育,对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熟悉,但对于个人在生态文明和环境资源方面的权利意识却相对薄弱,更鲜少有人主动去维护自己的知情、参与、监督环境保护等相关合法权利。法律义务方面,大抵从学龄前儿童就开始被灌输“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但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却停留在遥远的、宏观的、笼统的水平上,殊不知每日一言一行中的“光盘行动”“打扫卫生”“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都是在履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法定义务。在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方面,大学生呈现出“学法知法较少,守法用法不足,维权救济的相关实践相对匮乏,法治实操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的意义
  (一)对学生而言,是全面成长成才、担当复兴重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根本上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大学生肩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储备人才和重要力量,大学生应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增强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储备、法治意识和综合能力。而其中,法治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之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担当时代重任的发展需要。
  (二)对学校而言,是发挥高校职能、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文章着眼于武夷学院茶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茶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体系构建、师资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实践教育加强以及评价体系健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茶学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创新
摘 要:班级心理委员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基于其明确的角色定位,精心选拔和培养拥有胜任特征的学生来担任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安排在学生班级中的“观察员”;是连接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是朋辈学生的“知心朋友”。班级心理委员的胜任特征包括:高度的角色认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积极的心理状态、遵守职业伦理。文章基于角色定位探析高校班级心理
摘 要:文章以创新集群(Innovation Cluster)理论为研究视角,针对地方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将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多元主体要素(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用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到“创新集群”这一理论框架中,分析创新集群各主体互嵌的动因、机理、内容及途径,明确“互嵌式”教学改革的要素、结构和基本特征。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目的 调查内分泌科及心内科门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检出率。方法 多中心连续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473例,采用统一调查表记录患者糖尿病、高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测量血压。采用Micral-Ⅱ试纸半定量比色法筛查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MA的检出率为42.9%,大量白蛋白尿检出率17.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地突然爆发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但全国高校“停课不停学”,陆续搭建起可供研究生在家学习的“云课堂”。在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如何总结云课堂教学的经验,为高校学生日常学习所用,是一个值得高校教师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SOR模型,探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智能云课堂平台特征和教师支持对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云课堂平台的合理选择和教师支持的调整,可有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成立,这次将原有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整合在一起建立心脏中心,并与老年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这种多学科的专业整合,突破原先各科室之间的专业壁垒,一是有利于保护患者利益,二是有利于内外科合作互动,促进学科发展。中心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切实为患者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或者避免重复医疗和过度医疗,保证各
期刊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FDRs)、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 测定36例健康人(男16例,女20例)、57例FDRs(男27例,女30例)、59例IGT(男25例,女34例),35例T2DM(男15例,女20例)的FFA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以及空腹胰岛素、TC、T
摘 要:建设艺术类特色专业群是学校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微观执行的必由之路。文章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首先阐述学科专业建设背景,再从多维度探讨专业群建设之路径,以一流专业为引领寻求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式发展,加快提升我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期实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地方艺术院校;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患者约有1.5亿人,预计到2010年将要达到2.5亿人,可能会超过心脑血管病位居各种疾病患病率的首位。抑郁的严重性在于它影响病人的社会功能,导致精神心理残疾,更严重的是疾病往往造成病人的痛不欲生,以自杀告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人患了抑郁,有10%的病人首选精神心理专科;英国人患了抑郁,5%的病人首选精神心理专科,而其他国家只有不到1%的病人首选精神心理专科
期刊
2007年4月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领导以及年逾九旬的妇产科泰斗严仁英教授、血液科谢光潞教授和林教授的老朋友、老同事和学生们欢聚一堂。院长刘玉村教授首先感谢各位医学前辈的光临,科主任霍勇教授宣读了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为林教授写来的贺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则带来了心血管界医师们对师长的问候,大家一起回顾林传骧教授的书卷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