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走出车站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走出车站
  被一只流浪狗撵着吼
  你心头一热
  吠声竟是浓浓的乡音
  离开多年后,变成了
  狗眼里的外鄉人
  你暗自苦笑,又庆幸
  故意选择的抵达时间
  此刻,那些睡梦中出现的亲人
  一定还在睡梦中
  只有这只脏兮兮的狗
  嗅出了你的卑微与不安
  ——原刊于《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2020年5月12日
  推荐语
  乡愁与卑微不安交织在一起,读后让人产生共鸣,平淡的笔墨所勾勒出的细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在现场的错觉。“深夜走出车站”已经成功地走进每一位游子,每一位返乡的人。“离开多年后,变成了/狗眼里的外乡人”这既是一种窘迫,也是一种惊喜吧。史蒂文斯曾说:“创造出生活的某种清新与生动感是诗歌可靠的目的。”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成功之作,它成功地抵达了彼岸。
  ——推荐人:蔡淼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任何人企望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都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情。古往今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有过种种努力,尝试着利用各自学科的优势来界定文化的概念。据说,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遗憾的是,人们迄今似乎仍然没有获得一个完全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一般而論,文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承、地理环境、语言交
期刊
我已经无法确定,我能够忆起的自己最初的经历是在几岁,在哪一年?那时候我的确还很小,有一天下午,父母带着我去乘黄浦江上的轮渡,乘到对岸,我不肯下船,于是又乘回来,接着再乘回去,在我执拗的请求和顽强的抗争下,我们来来回回,连续乘了无数趟轮渡,直到,比如说,听说在黄浦江上还会有一种更好玩的“诗歌船”可以乘,我这才不再坚持,这才在满天星斗和霓虹灯的夜色里回家。那个上船和下船的地点,正是金陵东路码头,那个日
期刊
阅读小葱的新诗集《夜鸟穿上鞋子旅行》是非常愉悦的心灵旅行,真挚的光芒与处处漫溢的寂寥、轻愁,回荡在字里行间:诗人正是用外部的表情掩饰或消解内心的情绪,以活泼的语言破解这份寂寥,从而得到一份充满自然与野趣的清欢。  翻开这部诗集,一方面会注意到它特别的结构:每卷都以二到四组“八首”诗构成。在强化八首诗整体精神氛围的同时,每首诗又起了不同的标题,可以独立成篇。这样“八首”又“八首”,互相生发激荡,构造
期刊
新诗之所以称之为新诗,最主要的原因是形式之新,这也是新诗得名的最直接来源。新诗本身就是诗体流变的结果,新诗的诗体产生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文体形式和文学语言的时代流变来看,新诗的到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不可逆转的文学潮流。  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形式面貌与上个时代的有所区别,新诗与晚清诗歌的形式有着本质区别。晚清诗坛的创作大多沿袭古人的诗体形式,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比,难以形成自己时
期刊
陆承,男,1984年生于甘肃榆中。诗文先后见诸《散文诗》《黄河文学》《甘肃日报》《星星》《人民文学》《扬子江》《诗刊》等报刊,有作品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等选本,参加第七届及第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人民文学》第五届“新浪潮”诗会,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现居甘肃兰州。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政治文明对文艺事业的反哺和催动,作为文学工作手段之一的征文赛事显出了欣欣向荣的态势。从本质上而言,
期刊
范剑鸣,原名范建民,江西瑞金人。中国作协会员。有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发于《诗刊》《诗歌报月刊》《星星》《中国诗歌》等处,获首届方志敏文学奖(诗歌类)、全国诗歌比赛一等奖、井冈山文学奖。 出版诗集《向万物致敬》《大地庄严》《诗意瑞金》。  “征文体”是诗人们对诗歌发展负极走向的一种指认,也是诗人们对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警觉。“征文体”之所以能引发社会热议,源于两个层面的触觉反馈:一个是征文活动,
期刊
在20世纪的美国诗歌史上,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是一位特别且综合的存在。他是“新批评”理论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美国第一任桂冠诗人。诗与小说均斩获普利策奖,他也一度被评论家褒奖为“二十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美国诗人”。沃伦一生创作了十几本诗集,哈罗德·布鲁姆曾不吝赞美:“从1966年到1986年,沃伦写出了几乎是这二十年内美国创作的最好的诗歌。”同时,布鲁姆将沃伦的晚期创
期刊
杨紫晗,1998年出生,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新诗研究。出梅入夏  陆忆敏  在你的膝上旷日漂泊  迟睡的儿子弹拨着无词的歌  阳台上闲置了几颗灰尘  我闭上眼睛  抚摸怀里的孩子  这几天 正是这几天  有人密谋我们的儿子  夜深人静  谁知道某一张叶下  我储放了一颗果实  谁知道某一条裙衣里  我暗藏了几公顷食物  谁知道我走出这条街  走出乘
期刊
《裂开的星球》是吉狄马加的最新诗作,也是这个世界的诗人在疫情期间写给仍然在疫情中挣扎的世界的最新诗作。自从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以来,虽然也有一波又一波的诗潮汹涌,但是在疫情后果不明、疫情走势不明、疫情性质不明的情况下,诗歌的肤浅、应景、瞬息性就不可避免。在疫情期间各种关于疫诗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人们渴望诗人拿出力作把经历中的此一世纪之变予以诗化,而且对已有的诗作并不能够完全满意。问题在于
期刊
在危机和灾难的年代——而且,恰当地讲,很少有年代完全免于危机和灾难——所有类型的艺术家们都在用不同的风格采取行动并做出反应。他们中有些人,审慎抑或随意地决定,不去应对眼下的现实和其中的问题,他们只是继续创造他们的宇宙,表达他们的梦想和感情;其他人试着含糊地、模棱两可地、间接地应对,而仍有一些人感觉到直接地、坦率地处理这些问题的冲动,毫无算计和迂回,力图发出明确的信息,从而在实际上进行着有意义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