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句话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进行说话训练的重要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将“言语”列为四科之一,说明他己清醒地认识到言语的功能。言语能够关乎国家、社稷的安危,“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可以丧邦”。而说话训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全过程,它是发展口头语言、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必要条件。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培养说话的能力
  兴趣,是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催化剂”。因而,在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促使他们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萌发“想说”的欲望。
  (一)内容激兴法
  高年级学生仍侧重于直观教学,因此看图讲故事可以训练说话能力。向学生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中所画,注意提醒学生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分清图中的主次,确定主体,这样才能使学生看得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于是让学生组织语言,初步讲述内容。接着激发学生:“这么美的图画,能不能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将它描述得栩栩如生?”这时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运用贴切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讲时还要求学生要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并投入感情。只有激起他们的说话热情,才利于说话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讲增添催化剂。另外,听故事,选择学生感兴趣、情节性强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述之后,老师便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在这个故事当中,哪个情节你印象最深刻?”让学生自由地说,大胆地说,培养说话的勇气。
  (二)竞赛激兴法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经常用的“比”,让学生“比读”、“比讲”,把竞赛有机地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例如口述“我看到或听到的一件事”,要注意说得条理清楚、中心突出。我先让学生自行准备,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讲”,并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和“最佳说话者”,看哪个小组积极互讲 。通过互讲才会增强信心,然后让小组选代表进行表演,不断鼓励学生,采用“激将法”。如果讲过的小组,组员可再报名,再比讲。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竞赛后,我注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以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和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
  (三)表扬激兴法
  表扬,高年级学生也同样需要。有的学生因怕被人笑话而不敢说,有的差生从未说过,对自己毫无信心。因此,我在上课时,对这些学生进行浅问,有意识地锻炼其胆量,久而久之,使他们从不敢讲到讲得自如,讲得完整。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给予难度较大问题让他们回答,同时也给予表扬和评价,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表扬、鼓励能使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充满自信,使较好的学生向更高目标奋斗,因而表扬激兴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抓好说话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培养说话能力
  (一)抓好朗读和背诵。我们常常看到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平时在教师的示范、指导、监督下,做到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能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力求有声有色。
  背诵是朗读的继续和熟读的必然结果。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应尽可能把书中的好文章记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视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二)表演课本剧。低年级教材中情节生动课文比较多,针对这一特点,每学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都要求学生编成课本剧分角色表演。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而且使学生更近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积累好词佳句。在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在说话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学生只要能用上课文中学过的词句,我就大加表扬,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四)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有许多机会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在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时,根据内容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可提出:“当奔腾不息的浪花把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的时候,祖国人民会说些什么?当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的时候,澳门、香港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往宝岛台湾、三大洋的时候,台湾同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众又有什么话想对邓爷爷说呢?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与蓝天同在,与长城同在,你还能说吗?(出示:邓爷爷与____同在。)”“邓爷爷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浮现在我们眼前,他震撼人心的话语永远回响在我们耳边,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九泉之下的邓爷爷说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讨论、回答、争论,并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不但可改变以往教师喋喋不休地讲的沉闷状况,还可调动其积极性,较好地理解课文,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因此,只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抓好机会,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说话训练是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乏的环节,它犹如建楼前的打桩,只有基础牢固,才可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抓好机会,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规则、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高境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领会它的要旨并切实付诸行动却不易,尤其是英语教学,单词浩如烟海,语法千变万化,读音亦是变幻莫测,对初学者而言,犹如天书,稍有不慎,便会使他们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更须不断的探索“授之以渔”的方式方法。否则,教师声嘶力竭,学生机械记忆,苦不
为了高效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们尽快打好英语基础,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上下工夫,打造高效课堂。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堂内外所要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并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层面。  一、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自我学习、提高和完善的重要过程。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制定出周密的上课计划,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潍坊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肉碱对映体含量分布进行检测,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为消费者合理选购婴幼儿配方食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
枸(木巳)(Lycium Chinensie,L.)在医药上的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汉朝末年,即有此记载(大约1700年前)。其果实称枸(木巳)子,根皮称地骨皮。历代名医,皆对其评价很高,例如,“神
郁金又名益金、玉金、一今,产地农民均称为姜黄子,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产于浙江省瑞安县陶山、馬嶼、仙降等区,以陶山、馬嶼为主要产地。我們为了弄清种植情况,曾于57年1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
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它既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从具体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种子活力不是种子生活力,也不是种子生命力。种子活力是五十年代初期国际上开始提出,七十年代在一些国家广泛地开展了研究并应用到生产上去的一个新的概
摘要:有许多数学教师,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数学,通过长期钻研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到学生的欢迎。其中有一条行之有效、容易推广的经验就是:重视数学人文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有关的数学史知识,使数学教学增加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阅读,学生能同时获得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阅读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而培养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