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体育教材视野启迪体育教学思路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的角度,以主教材为核心的辅助练习角度;选择适合的器材,催化教学的角度;以身体练习为中心,有效挖掘教材内涵的角度;在动态中把握教材学习目标的角度切入,通过新课标视角透视体育教材的内涵,启迪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拓展视野;体育教材;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29-02
  不久前,在一次区级教坛新秀展示课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作为一名点评成员全程参与观摩、说课、评课等所有环节。笔者结合本次观摩活动后引发的几点思考,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对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启发思考
  跳出教材是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与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从学生学习思维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过程。超越教材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例如,在水平二支撑跳跃教材中,把跳箱设计为一种生活中障碍物,通过爬、翻、跳等不同方式过障碍物,在克服心理恐惧的前提下,才把学生引入支撑跳跃的主题中来。这样一来学生很自然、顺利过渡到学习体育技能之中,教材设计与学习技能有机的结合,起到一个疏通的中间环节作用。总之,对教材的超越,是源于教材启发,又高于教材内容的。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在原有的教材上进行超越、优化组合处理。
  二、以主教材为核心,辅助练习为诱导的教学理念启发
  在实践教学中,一堂课通常采用安排一个主教材加一个素质练习的内容。这样的教材组合,有利于教材间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动作技能学习的平稳过渡,有利于教师对主教材的辅助练习和拓展练习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沉淀与积累,为主教材的合理实施,做好更加充分的铺垫准备。例如,本次活动教学内容安排是水平二《投掷: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 课课练(投掷素质练习)》《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 课课练(乒乓球上、下肢素质)》《跳箱:跳上成蹲立 课课练素质练习》。三节课可以说对教材处理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类教材技能动作教学要求相对比较高。教材安排都是以主要技能动作学习为核心,分别从辅助练习为诱导、以拓展练习为辐射,不断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铺垫。这种教学思路是值得学习的。
  三、选择一样适合的“器材”,起到教学催化作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教材技术动作要求以及教材优化处理要求,通常要去思考选择一种安全、实用、合理、易优化组合练习的“器材”,这种器材对课堂学习效率起到至关作用。一种优化的器材可以使学生变得兴奋,还可以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例如:水平二的《投掷: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 素质练习》,选择橡皮筋、小皮球、小垫子进行组合练习。小垫子起到投掷线作用,在练习中不能碰倒;橡皮筋圈作为投掷目标物靶心;小皮球代替实心球,易激发练习积极性等等。在利用橡皮筋环节,采用百合花的“花开花合”动作,进行投掷的辅助练习,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投掷“背弓”动作练习之中。在身体素质练习环节,还可以充分利用橡皮筋进行手臂、腰腹肌等有趣的游戏练习。又如,水平二的《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 课课练(乒乓球上、下肢素质)》课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对乒乓球动起来的兴趣点,又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组织秩序不能太乱。于是为每个学生准备两个乒乓球,一个是经过处理的采用一条线吊住的乒乓球。当教师要求做攻球动作,就采用“吊球”进行练习;当需要学生近台练习时候,乒乓球就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氛围也就起来了。教师采用这样的两个球,一张一弛有效组织练习,很好地把握了课堂教学节奏与秩序,给观摩老师带来如何有效选择器材的教学思路启发。
  四、以融入技能动作为元素,贯穿身体练习为中心
  本次活动课,三个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对学生的身体练习非常重视,不断让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尝试动作,体验动作。在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让练习变得轻松、有兴趣、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又融合了动作技术元素在里面,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上非常有亮点。例如:本次活动教学内容安排水平二的《投掷: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 课课练(投掷素质练习)》,教师始终围绕“背弓”“爬”“攻”核心动作技能,不断进行优化处理,拓展开各个各样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在体验练习中,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甚至在课课练环节中,教师还把素质练习与技能动作进行有机融合,始终把握体育课程性质以身体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思路值得赞赏。
  五、有效设计练习环节,动态中调控学习目标
  有效设计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要根据上课实际情况和各班的差异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关键是教师在练习中,学会把握事先设计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在教学中要学会微调,更加符合学生练习及对重难点学习的引导与生成。例如:水平二的《投掷: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在导入环节,采用一根橡皮筋(弹力绳),让男生和女生分层形成两个圆心练习队形。学生两手分别抓住橡皮筋,在教师引导下,做各种各样的热身活动,但是教师始终围绕投掷动作辅助的热身练习,用皮筋进行合作跑、合作绳操等达到热身的效果。在重难点练习时,采用跪、坐、躺、站姿等方式进行层层深入的指导。但是,教师在教学细节上还有一定欠缺,对技能动作分解练习手段、分解与完整动作练习的时机以及动作细节方面的引导,还缺少明确的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学会调控学习目标,学会有效设计练习环节,及时调整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等是需要今后不断努力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组.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田径运动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基层单位(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举办小型田径运动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有组织召开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实践工作能力。但由于基层学校师资结构的不理想,缺少专业体育师资力量,往往造成运动会组织上的诸多缺陷。如,教师不能制定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不能掌握编排田径运动竞赛日程的规律与方法;不能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竞赛中随心所欲执裁等
摘 要:笔者通过多年对实习生和新任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建立了一个教案模块细化方法,并为此制定出了一个表格用于新教师弥补备课中的不足,以更好的预防课堂外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本文就此表格的制定考虑和应用示例,阐述新教师如何使用此表格进行教案完成后的隐性备课。  关键词:新任体育教师;模块化;教案细化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17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共计19个学科,是继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在经过十年改革实践调研总结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教育部要求“认真落实2011版
一、单元学习目标的概念及诠释 单元教学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把一项或几项(或相近)教材组合成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实体,是教
一、利用墙壁的反弹功能  在各种球类基础动作练习中,利用墙壁使球反弹回来,能有效提高练习密度和动作反应速度,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缩短技术动作定型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单人练习  强调练习的稳定性。通过自己反复对墙练习,逐步体会击球点、落点、手指、手腕、手臂动作不同感觉,不断积累经验达到技术动作自动化。如乒乓球对墙打,排球传、垫、扣、发球练习,篮球传接球练习(单球、双球),羽毛球对墙打
自2001年我国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以来,到目前已经跨人了第十个年头,回顾这十年课改历程,首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十年是我国教育改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十年,也
摘 要:在实施和落实“体育、艺术2 1项目”过程中,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非正常问题,如:人为挪用课堂、偷梁换柱、分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它们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阻碍了活动的开展。作者根据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讲解问题的方法。希望“体育、艺术2 1项目”能够真落实到位,真正为学生的体育和艺术发展服务,让学校培养出新一代的各具才艺的人才。  关键词:体育、艺术2
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更多有信念、有思想、无私奉献、执着追求的一线教师、教研员的参与、互补,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有见地的观点,是体育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反馈和不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区域性教研活动方案的相关概念作了诠释,并以铜山区东片区域性教研活动为例阐述了落实区域性教研活动方案的注意事项:构建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避免形式单
日前,“特级教师关槐秀从教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召开,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院长曹世贤等领导代表相关部门向关槐秀老师赠送纪念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