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教育家朱熹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所以,自知道了“朗朗读书声”这句话,便觉得若要把语文学得好,就要朗读,而且要大声地读,快乐地读。可现在的学生好似把朗读当成是酷刑,不敢张嘴晃首而读。一些语文教师也极少如痴如醉地朗读以让学生“疑心是极好的文章。”传统文化所重视的“文气”烟消云散,语文课堂变成了沉闷无声的世界。因此,加强语文朗读教学,刻不容缓。
  如何才能让课堂上书声琅琅,“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激发朗读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朗读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尤为重要。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或轻柔或缓慢或轻快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并配以婉转优美的古筝曲,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将学生带进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我动情的朗读所感染,都跃跃欲试。兴趣已被激发了出来,每一个同学都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自由练读时都特别投入,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在个别朗读时,学生读书情绪高涨。朗读能力较强的陈习同学读了自己最喜欢的“春草图”部分,我还配上音乐。她的朗读让人感受到春草的勃发,特别是“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几句,更是透露出人的惬意。她的出色朗读赢得同学们欢快的掌声。接着,很多同学都愿意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出自己的朗读感受。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最不善于表现的赵志读了“‘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他读的充满温情,读后还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感觉春风很温暖、很慈祥。他话音刚落,掌声不断,我知道这是朗读的濡染。课结束时,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仿佛还陶醉在春风和煦、春花烂漫的诗情画意中。
  二、创设朗读情景,让学生进行朗读想象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认为写作要借助想象,揣摩人物要借助想象。其实,朗读文学作品更要借助想象。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作者所描绘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出;之后,再深情朗读,就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实现自我与文本和作者情感共鸣。在执教《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先让学生倾听并跟读配乐朗诵,然后一起朗诵全词,注意音准、情感。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词的“眼” ——“望”、“惜”以便让学生从整体上明了整首词的结构,再一次自读全词。接着播放配乐朗诵中的“北国风光……试比高”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教师范读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①“千里”、“万里”朗读时要适当延长,读慢些,表现出意境的开阔;②“望”字要重读,“长城”、“大河”读时要适当延长并略加重音。③“莽莽”、“滔滔”要能表现出一种雄浑气势。再让学生按指导进行朗读。
  学生读后,再次播放配乐朗诵,这次听读的同时,展开想象,闭目冥想,把诗人所描绘的北国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脑海中呈现。可分三步发挥各自的想象:第一步,勾勒形态,将长城、黄河、远山、高原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使画面动起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远山舞动,高原奔驰;第三步,让画面更细致。听后,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用语言口头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再次欣赏配有画面的配乐朗诵。本课教学运用朗读想象的方法,体会词人熔铸在景物描写中的深刻意境,效果很好。这样朗读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生机,还课堂一片书声琅琅。
  可见,情景的创设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想象,也更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景和情,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
  教学生朗读一篇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有些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对人物的神态、感情等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最好的体认方式就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感情。分角色朗读不仅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深入理解课文。如《皇帝的新装》主要通过极具个性化的叙述和描写来展开情节、凸显主题,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时,教师也给自己留了一个角色——老大臣,我绘声绘色的朗读,再加上形象的动作感染了其他的角色,学生们也“扮演”得十分投入。我和同学们的朗读使全体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走进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分角色朗读的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角色的扮演和再创造理解的过程;除了读,还应尽可能地把人物的内心变化、神情的喜怒哀乐、体态的手舞足蹈等表现出来:情随声出,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四、演读,让学生爱上朗读
  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执教《安塞腰鼓》时把这种方法推向极致。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们采取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朗读。同学们真的很用心,有小组齐读的,有两两结合朗读的,有男女同学混合朗读的,最有新意的是第二组的六位同学。他们是这样自主设计的:全文六个自然段,第一个同学读第一段,第二个同学读第二段,但第二个同学读时,第一个同学也和他一起读,依此类推,直到读完。六位同学的整个朗读过程,声音洪亮,感情充沛,赢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六位同学也激情满怀。他们特别的投入、出色的表现也带动了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课堂整体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教学效果很好。我真没想到,一节看似简单的朗读课,居然活跃了整个班级的教学气氛;而且,从此之后,很多同学都爱上了朗读,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而又恰恰正是我所希望的。
  五、方式正确,让学生更有朗读的目标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朗读教学形式。例如:①教学起始阶段,以默读或各自小声读为主,主要解决生字词,并熟悉作品内容;②理解分析作品阶段,以个别朗读为主,要反复读,边读边指导,只有指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才能使学生在丰富的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③分析理解后可以集体朗读或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适用于课文重点段落的解析,在分析点拨之后来加深印象,而自由朗读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结合各自的认识进一步揣摩作品的意味;④复习阶段可以要求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还可以开展朗读竞赛,目的是深化理解,综合反馈教学效果。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读后应及时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好朗读,培养语感。
  总之,朗读不是枯燥的,而是生机盎然的;朗读不是浅显的,而是深刻的;朗读不是无效的,而是收获多多的。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美读,让琅琅的读书声重新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来吧。“教学千法读为先”,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济南冬天的宜人温情,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与活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所谓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从这一生硬的概念不难看出,班集体的任务有二:一是学习,二是交往,但是总的前提是“共同”。何为“共同”呢?我想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共同,二是交往共融,三是心灵共通。而这三者又统归在班主任的和谐教管下得以实现,并将在班主任的正确引领中终获升华!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应该着力围绕这三个方面创造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要立足学情实际,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有效的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价,让高效课堂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成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拒绝课堂教学中的伪“高效”,稳步有效地实施“高效课堂”。  【关键词】实践探索 注重学情 有效 高效  我校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已逾两年,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涵已有质的变化。教师从被动接受到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既是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美育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师应立足教材,以本为本,发挥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规律;此外,必须要求学生运用课内掌握的审美方法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博览群书,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
【内容摘要】新课程已经在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改革传统教学过分关注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一个具体例题对比教学出发,对新旧课程“函数的应用”进行对比,思考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 体会 反思    一、背景    老
【内容摘要】中学数学课堂中恰当地进行“实验”,不仅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能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永远探索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数学实验 学习兴趣 价值 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英语作为世界级标准使用的语言,它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作为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的作文在英语语言里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实际学习运用中,学生往往忽略了英语写作。甚至有些老师也不重视英语写作。一学期老师布置的作文没有几篇,有的老师根本不改作文,仅仅写批阅日期。因而考试失分较多的可能就是作文;最让学生头疼的可能也是英语作文了。然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
近年来,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提出了新时期的语文课程目标。然而作为宏观意义上的、具有导向作用的课程目标还需要教师根据对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来细化,才能够有效的转化为教学目标,才能够使教学有的放矢的展开。从任务分析理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能够对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细化分析,确定课程目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成语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和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探索高中成语教学新方法、提高高中成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头等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成语教学 兴趣 积累 常规  成语是华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和人格气质的浓缩,在鲜活的方块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
【内容摘要】一节课的组织结构是否完美,结课部分不容忽视。通过首尾呼应、整体优化;系统概括、提炼深化;幽默生趣、巩固强化;激发潜能、迁移活化,让结课更完美。  【关键词】教学功能 策略与案例  笔者曾多次参加优质课的评课、议课,发现参赛者在课堂导入时,各具魅力、亮点纷呈;在课堂活动中,风格迥异、精彩不断;但在课堂结尾时,有些却草草收场,略给人一丝只顾耕耘,不管收获的缺憾。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职教政策的改变和人们教育观点的转变,我国的职业教育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成为了一支非常重要的教育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发展。本文就在新的背景和环境下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做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级管理 新形式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纽带,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者。学校教育管理的好坏与班主任的工作有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