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执行项目开展,结果显示国企班的教育在合理的基础上存在着隐性的阻碍因素,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前瞻性预测和应对有助于推动该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73-02
  一、引言
  上海正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作为农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不但要具备语言 商务贸易技能,还要考虑与相关企业合作,真正实现语言 商务贸易技能 实际岗位需求,充分发挥英语语言优势,让专业直接服务于企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改善了学生就业难,专业对口率较低的情况。本项目研究借鉴德国双元制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城市国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双主体办学中的一个主体是高职院校,另一主体是企业等校外实践实训场所,校企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学校发展会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也会促进学校发展。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特别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过程
  依据课题研究安排计划,在商务英语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探讨和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问卷调查,为此课题组特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主要的内容涉及上海城市国际企业班在课程设置、内容等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及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的岗位设置,学生对当前教学模式及企业工作实习的态度。本次问卷调查采取主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对象为上海城市国际企业班(商英121),发出问卷调查17份,收回17份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经过统计分析,确定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为可行,但同时存在着阻碍这一模式的因素,现分析如下:①在问及选择该班的原因,11名同学选择减免学费,表明学生选择该班希望享受学费上的优惠政策。②在问及选择该班学到哪些实用知识,52.9%的同学表示能学到工作相关实用知识;11.8%的同学表示能够学到英语相关会话知识。这表明当前的课程设置及内容应加大英语会话口语的练习。③在问及实习工作期间感觉如何,选择辛苦薪资低选项的同学比例较大,约为82.4%,表明学生目前还未完全适应学习及工作双重任务的生活,在今后的教学及工作中要不断针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④在问及在企业实习工作中岗位设置,学生最喜欢的岗位是理货及服务台,最不喜欢的岗位是收银。鉴于目前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中并未完成所有的轮岗,该调查项目还需进一步跟进。⑤在问及目前英语学习目标,绝大部分同学将通过英语四级定位目标;一半学生目标锁定英语六级;三分之一同学希望通过英语职业能力考试等实用性考试;仅一名同学选择仅通过学校课程考试。这表明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⑥第7题关于对目前课程设置是否满意,88.2%的同学选择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不大满意均为5.9%。这显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方式上都需要适当的调整,日臻完善。⑦对任课教师授课方式有何建议,几乎全班同学都选择增加课外知识及听说练习,这表明学生除目前课本知识外,急需增加课外知识,扩大视野,并结合在企业的工作实习不断强化英语口语会话。⑧关于毕业后是否在上海城市国际企业工作及毕业后打算一项,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不确定。由此可见,经过本模式的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培养,学生暂时没有适应学习及工作双重任务的生活方式,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毕业后进入企业从准员工转入正式员工的理念及归属感不强。从本份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中得知,我们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仍然较差,很难适应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少同学对于英语学习虽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习动力不足(基础差),导致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把能够顺利毕业作为最终学习目标。结果表明:一般在校学习不自觉、散漫的学生,往往不喜欢参加企业实习工作,也不喜欢企业安排的岗位,对工作不够热情主动。这些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阶段,同时影响着当前教学模式的开展。在情感上,他们影响着其他同学,很难带动全班的学习积极主动及工作热忱肯干。但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尽管感觉课内学业繁重,自身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周末在企业工作实习较辛苦,但基本能适应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并在企业中确实将课本的知识学以致用,不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三、对策
  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解决对策。在校期间加大职业规划和社会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革不合理的课程和教法,调整知识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学习效率,去除一些应试型教育。企业方面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考核方案,定期评价学生实习工作期间的表现,考核合格同学安排轮岗,培养其多方面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实习期间设置不同岗位的带教老师,制定奖励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学生给予岗位、薪资等各方面的提升,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由此可见,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展比较顺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使该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成功并应用于今后的班级中,还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克服种种困难,该问题将在本课题随后跟踪阶段重点阐释解决。
  附问卷调查表:
  商务英语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上海城市国际企业班问卷调查
  1.选择该班的原因?
  A.热爱本专业 B.减免学费 C.毕业直接就业 D.学到更多实用知识
  2.选择该班学到哪些实用知识?
  A.企业管理 B.英语会话 C.人际关系 D.工作相关实用知识
  3.实习工作期间感觉如何?
  A.辛苦薪资低 B.能学到东西 C.岗位种类多有挑战性 D.良好的工作环境
  4.实习工作中最喜欢的岗位是哪个?
  A.促销 B.生鲜 C.收银 D.理货 E.餐厅 F.其他(列举出来)?摇?摇?摇?摇
  5.实习工作中最不喜欢的岗位是哪个?
  A.促销 B.生鲜 C.收银 D.理货 E.餐厅 F.其他(列举出来)?摇?摇?摇?摇
  6.目前英语学习有无目标?(可多选)
  A.通过PET—A级 B.通过英语四级 C.通过英语六级?摇D.通过英语职业能力考试(英语口译证书\商务英语岗位能力证书) E.仅通过学校课程考试 F.其他(列举)
  7.目前课程设置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8.对任课教师授课方式有何建议?
  A.加快课堂进度 B.减慢课堂进度 C.增加课外知识?摇D.增加实例和实践操作
  9.毕业后是否会留在上海城市国际企业工作或另有打算?
  A.是 B.否 C.专升本 D.不确定
  10.请就你最熟悉的岗位进行职业描述。
  11.你对本班课程设置和企业现场实践实习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2]程和平.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3]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
  [4]陈忠林.“面对面”校企合作“大订单”培养的职教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7,(11).
  [5]胡萍,赵菲菲.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现代农业教育集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试点项目“商务英语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编号NZJ2012006)的阶段性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辛琳,女,汉族,江西万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课程实施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关键词:课堂评价;尊重;鼓励;宽容    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评价(教师对学
摘要:开放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的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关键词:开放度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    我校组织观看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郑坛执教的《学会
摘要:新生研讨课以新生为主体,小班制为单位,专题讨论为特色,对新生实时关注,互动探讨,激发兴趣,拓展文化,提升素质,规划自我,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研究型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探索  从中学进入到大学,是学生人生的一大转折。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是各高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自清华大学2003年在国内首开新生研讨课,各大院校纷纷根据自身情况采用这一新兴
摘要:在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对于本三层次的学生,应根据他们活动能力强、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以工程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编制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力求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力学课程教学;因材施教;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要:实习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推动大学生实习向良性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主动变革至关重要。文章以示范性软件学院学生实习为例,阐述了三方共赢的实习管理长效机制,为改善高校学生实习难的状况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实习;管理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7-03  大学生
摘要:翻译绝非易事,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则更难。本文以杨必先生所译《名利场》为例,探讨了翻译中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杨必的译文传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所以在译文中可以再现文学作品中的风格。  关键词:文学风格;再现;《名利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07-02     一、引言  一直以来,文学风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推进,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新课程的引领下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传统。  关键词:继承;发扬;与时俱进;学用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99-02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在我国语文教学经历几个世纪之后,在“否定之否定”
摘要: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石河子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状况入手,分析现行评教体系实践情况,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评教认识、评价体系设置等方面探讨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高等院校;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54-02  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课程教学是高等教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必然要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预设,动态调整,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本文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切入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阐述了分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分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分层;分层教学;有效英语课堂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意识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越来越重视教学过程的成效与否。新课程的实施
遥远的南京》(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是叶小钢于2005年为纪念1937年在南京被日本军队杀害的30万平民而创作的,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2015年,这首具有特定意义的大型作品又在全国各地被多次公演,并得到了广泛关注。笔者在重新欣赏这部作品时,也同样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遂撰写此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现与作曲技术之关系的解析,初探其创作内涵与审美理念。  结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