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学用结合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推进,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新课程的引领下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传统。
  关键词:继承;发扬;与时俱进;学用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99-02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在我国语文教学经历几个世纪之后,在“否定之否定”的蜕变之下,承载着历史时代的巨轮,向着培养现代化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目标而编订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含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几个方面,系统地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涉及现代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偏、难、杂”的现象微词多,建议也多,之所以出现这“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母语教育自身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求改革之声不断;其二是人们在接受十多年的学校语文教育之后,感到学不致用,对自己的语文水平到底有多高,感到茫然和困惑,高考试题的怪题、难题,使得考生和家长望题兴叹。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从而也觉得语文教学有必要解决好创新与吸收优良传统相结合,认真解决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在新课程观念引领下,如何解决好继承与发扬语文教学优良传统呢?
  一、从历史的角度,认清语文教学源流及发展
  我国的语文教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孔夫子到19世纪末,我们把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称为旧传统语文教学。这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很丰富,有精华也有糟粕。总归起来,精华部分强调识字是读书和写作的基础,故而有幼童的蒙学的识字为重点,集中识字;识字、读书、写作循序渐进;提倡“文道统一”“热读精思”“读写结合”“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教学相长(《子记》)”等。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传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教学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改革。”当然,旧传统语文教学中诸如读书做官、注入式死读经书、死记硬背、科举取士等消极因素,是要彻底抛弃的。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国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一批新青年改革家,如陈独秀、鲁迅、刘半农等。这时,小学生的学习从私塾走向百草园,由封闭走向开放,提倡学习的活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提倡学生的自读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由于受到苏联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改革开放后,现代教育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语文教學明确了学科的性质——基础工具科;加强“双重”训练、“文道统一”与加强语言训练,教学中强调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了识字、阅读、写作方法的指导。这些较新颖的观念,推动着中国语文教学向前发展,每一次的语文革命,都是在否定中的继承,在批评和反思中发展,反映了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辨证发展关系。综观语文教学的历史,虽是凄风苦雨一路,但它却为后来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使语文教学与时惧进
  所谓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的思维、时代的眼光、敏锐的想象力去学习、研究传统语文教学,也就是要以传统语文教学为根基,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借鉴,发展现代语文教学。
  1.开放的心态和思想。随着地球一体化概念的出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日益密切,舶来文化对老的方块文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许多好的思维方法、教学思考、教学流派层出不穷,日益走进我们的课堂。对于这些,我们是无动于衷还是来着不拒?这关系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纯洁性,时下,走入我们语文课堂,可谓异彩纷呈,各种版本的教材,各种各样的教法,都在演绎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长时的,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我们要有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观念新,心态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抱一种乐观的态度,只要他们爱学、乐学,就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所在。
  2.抓住语文教学的灵魂,回归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实际性是它的突出特点,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的书信来往,被代之以电话和QQ,弱化了学生书面语言的能力发展;还有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时下的孩子讲话时内容苍白,语调单一平淡,缺乏交际的“磁性”,在作文时,思维拓不开,描写干巴巴,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过分张扬形式上的教学,出现了“论津式”的教学效果,语文课上看似热闹非凡,但是学生一问三不知,造成了语文教学资源的最大浪费,我们有必要牢牢把握住“文道统一”这根据,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关注学生的学习,构建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目前我们提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但不同的教师,由于阅历、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教学风格千差万别,表现在有的该讲的不讲,或讲不清;有的不该讲的地方,却分析再分析。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随意性大,重点不突出,语文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在教学中,模式固定,自主、合作、探究缺乏交替和灵活变通,使学生的思维单一,兴趣缺乏。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缺失的表现。由于当前的学生个性强,见多识广,学习语文的方式多种多样,他们不满于教师呆板而单一的教学方式,他们更多地要求游戏和学习上奖励,能否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评定,激励竞争的课堂教学及评价方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探索,学生通过读、写、思、答,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正面评价,他们的兴趣就会大增,学习质量和效率也随之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师生的语文水平
  陶行知先生十分强调“在做中学”,做即实践,实践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提供了学语文的园地。在语文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时刻感到语文就在身边,自己是语文的实践者和学习者,开放课堂,拓展视野,盘活语文学习的面和渠道。
  2.拓展用语文的渠道。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高低体现在运用上,上台发言、写信致谢、陈述事件因由等等方式,是运用语言的最有效方式,我们应从小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话剧演出、班会组织、社会动向、调查,既可以拓展用语文渠道,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3.教师提高自身传统语文教学水平。教书是一门艺术,目前,许多青年教师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轻传统教学的了解和运用,课堂虽活力十足,但所教学生根底不牢,而许多老教师虽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经验丰富,但在改革中又割舍不了固有的那些不合时的教学经验,导致自身的教学不时流露出浓厚的传统教学的旧痕。无论如何,我们应从传统中来,认真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在实践中发扬光大,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既有活力又不失“传统”。只有与时俱进,学以致用,语文教学才能使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
其他文献
摘要: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前期阅读准备。这种阅读对幼儿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园在分析2~3岁幼儿早期阅读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选择、阅读过程的指导、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语言学习的空间,培养婴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婴幼儿阅读的技能和水平。  关键词:婴幼儿;早期阅读;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芬芳、灿烂;教师是花朵下的绿叶,平凡而谦逊。在对待孩子时,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方法。他们需要激励,他们渴望成为老师眼里的明星,他们离不开老师的“阳光”和“雨露”,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许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一生,让我们用爱去绽放幸福之花。  关键词:教学;激励;希望;变相表扬;感谢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摘要: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收获知识,得到启迪。而对于语文课堂来讲,朗读教学、情境教学和文本细读这些方式方法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篇论文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案例剖析,分析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起走进《老王》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情境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也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因此,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小学每一位班主任的共同愿望,主要从这几方面来做:亲近学生,用心观察;正确关爱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集体;培养班干部,树立良好的班风;理
摘要:传统的课程实施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关键词:课堂评价;尊重;鼓励;宽容    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评价(教师对学
摘要:开放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的开放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关键词:开放度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    我校组织观看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郑坛执教的《学会
摘要:新生研讨课以新生为主体,小班制为单位,专题讨论为特色,对新生实时关注,互动探讨,激发兴趣,拓展文化,提升素质,规划自我,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研究型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探索  从中学进入到大学,是学生人生的一大转折。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是各高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自清华大学2003年在国内首开新生研讨课,各大院校纷纷根据自身情况采用这一新兴
摘要:在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对于本三层次的学生,应根据他们活动能力强、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以工程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编制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力求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力学课程教学;因材施教;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摘要:实习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推动大学生实习向良性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主动变革至关重要。文章以示范性软件学院学生实习为例,阐述了三方共赢的实习管理长效机制,为改善高校学生实习难的状况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实习;管理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7-03  大学生
摘要:翻译绝非易事,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则更难。本文以杨必先生所译《名利场》为例,探讨了翻译中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杨必的译文传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所以在译文中可以再现文学作品中的风格。  关键词:文学风格;再现;《名利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07-02     一、引言  一直以来,文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