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社一品”社区 提升居民素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社一品”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打造品牌社区文化,使社区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使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学习,开展“三大讲堂”社区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学习型社会推进。
  关键词:一社一品 社区教育 讲堂 活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打造“北国江南、京畿重镇、人文宝地”的愿景。把构建“一社一品”社区当成一项民心工程。社区村居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只有社区日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时代社区教育迎来了许多新的课题,打造品牌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使社区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居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居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加快学习型社会推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校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成校服务功能为目标,以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新格局,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理论方面总结出一套提升居民素质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整合资源总结居民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四、主要内容
  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手段,认真探索社区教育途径的新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法:根据社区教育过程当中,社区居民素质提升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建议或意见。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
  2019年9月—10月,在充分组织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规划,成立课题组,组建研究团队,撰写开题报告。
  (二)第二阶段
  (1)2019年11月—2020年5月,整合资源,形成优势特色,开展前瞻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进一步确立目标、明确方向。
  (三)第三阶段
  (2020年6月—10月)
  充分调动社区、村居、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文化资源服务社区,加强人才储备,开展形式多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成果展示,接受结题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成立组织
  校长任组长,成校专兼职教师为成员
  组长:程海丰 成员:全体教师
  (二)突出重点
  1.充分整合学校、社区、校外培训机构文化资源。充分整合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加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成就感,通过整合起到了很好的领头作用。
  2.助推“一社一 品”的建设。深入社区村居,采取讲座与现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史、法律讲堂、道德讲堂、健康讲堂,对提高居民素质构建“一社一品”社区村居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充分发挥领导教师、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共同抗疫,共创“一社一品”建设活动。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和社区教育做出应做的贡献。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做好宣传。社区的秧歌队、歌唱队、晨练队等文艺团体,经常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调演和公益演出。还经常开展积极向上、弘扬健康的娱乐活动,吸引更多居民积极参与,既锻炼身体,又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实践成果
  通过“构建“一社一品”社区 提升居民素质”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疫情情况下,提高了居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行为规范意识,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激发了居民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突出了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社区党员干部队伍真服务意识。如建立社区文化人才储备,吸收所属单位的文艺爱好者及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壮大业余文化人才队伍。
  2.构建“一社一品”社区 以点带面推向深入
  实行“社区文化群众自己办”为载体,真正让群众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享受。例如在社区以文艺展演的形式庆祝国庆、喜迎中秋活动。演员与居民欢聚一堂、一起分享团圆时光。多才多艺的演员们盛装出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让群众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享受,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
  3.道德讲堂
  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提高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践行社会公德,为美丽宝坻建设做贡献。
  4.健康讲堂
  主要以常见病高血压、糖尿病防治,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讲座结束现场开展咨询、义诊活动,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满意度较高。
  5.法律讲堂
  在社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主要以治安条例、老年人权益与保护。为主要内容同时帮助老年人维权和法律纠纷。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对提高居民素质,建设文明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理论成果
  通过项目研究,在理论方面总结出一套提升居民素质的方法。在总结我校社区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成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以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 ,服务社区校外培训机构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社区人才储备,以“三大讲堂”为手段,让群众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享受,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充分發挥教育引导作用, 提升居民素质使社区教育不断发展,适应新挑战、实现新目标。促进了社区居民良好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九、今后设想
  “一社一品”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进一步融合人才资源,不断交流,与街道积极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展多途径讲座,组织研讨交流活动。总结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项目研究做好充分准备。进一步深化服务群众、联系社区的工作,不断将“一社一品”建设引向深入。
  天津市宝坻区宝平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程海丰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一定情境产生,在音乐课堂上创设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音乐的内动力。小学生在游戏中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以及音乐所呈现出的形象化唤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与联想,音乐显得更有活力、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和兴致。  关键词:小学生;游戏;音乐课堂  音乐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能使人放松心情、丰富情感、陶冶情怀,孩子们理应表现出
期刊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思"而不解,才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有所"得".疑是发现的钥匙,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设疑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有意设置障碍、制造疑惑,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习,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疑,巧布疑阵,促使学生积极
期刊
初中生物题型中,要数遗传题最让学生头痛,遗传题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题型,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要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中考的占分比例较大,也是经常丢分的地方。多数学生在解遗传规律习题时很茫然,不知从何处入手去解答。本文就初中生物的遗传题型的“无中生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初中生物遗传规律题的得分率。  一、解遗传题,基础是关键  很多学生连性状的定义都不知道,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就是生物
期刊
2001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的理念,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探索适宜的学前儿童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与发展,也正是基于新的《纲要》的思想去指导学前儿童的体育教学。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游戏是儿童
期刊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这启示我们,爱国主义是教育必须提供的一堂人生必修课,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思政工作者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扬优良传统,树民族之魂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认识爱
期刊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力量,它是由学习需要转化而来,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的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因此,学生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相关。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既是促进
期刊
摘要:学困生的基础知识与中上层生相比欠扎实,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他们从不回答,看到班上的同学积极举手,大胆回答,他们却连举手的勇气都没有。结合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这一学习困难的特点,必须先从简单的知识入手,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也尝试到成功的喜悅。给学困生一个发展的平台,不断鼓励,给予学生信心。  关键词:不断鼓励给予信心因材施教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学不好,大多是由于他们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数学作业批改工作中,我发现学生的错误层出不穷,好些学生在老师讲解后还会一错再错,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学生。针对这个现象我认为利用错题本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开学伊始,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数学错题本,时刻收集摘抄错题并做好标记。通过错题本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学会归纳分析数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成绩;并能解决一些零散、疏漏的学习问题,此外还能帮助老师
期刊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智能化的时代,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键就是培养人。教学绝不是知识传递,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学习实在必行。“深度学习”转化学生浅层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在知识学习中形成核心素养,在知识学习中成长和发展,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那么,在课堂教学
期刊
一、基本信息  1.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2.计划学时数:1学时  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我校学生获得區足球赛冠军”一例,掌握频率的概念,并会求频率;  2.通过小组合作抛硬币、几何画板模拟抛硬币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