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读书方法论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前,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写评论,谈及“读书人为什么不读书了”。依我看,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读书人没能靠读书解决生计问题,于是义无反顾地信奉“读书无用论”;二是读书人压根没找到读书的门道和乐趣,于是心生倦意,见书头痛。如同我的一个朋友所说“搞文字的人被文字给搞了”,许多读书人也觉得自己“被书搞了”。就是少有人去反思:是不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与书相得益彰?
  事实上,读书和学术研究一样,需要有方法论上的追求。所谓“方法论”,是指在具体的读书方法背后,还有理念、目标、阶段、工具、技巧等系统性的考虑。这里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讲清楚:
  第一,读什么?“随意读”当然也是读书法,但绝大多数“随意读”的人还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着走,比如,总是盯着别人读什么书、市场流行什么书。事实上,有积淀的读书人对“读什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需要对自身的经历、兴趣、优势、不足和需求有足够的反思与洞察。比如,对于农村出生的人而言,读到《乡土中国》《中国在梁庄》这样的书,理解与收获肯定要多于其他人。如果有意识地增加这方面的阅读,很快会在农村问题上成为有话语权的人。
  第二,怎么读?读书讲究品味,但终归还有个效率的问题,即读来读去,到底收获了什么。这个问题最好落实到每本书,甚至每个章节上,结构化读书法、读书标注法以及读书会等,就是对“怎么读”的经验总结。
  第三,读了做什么?我不反对“陶情适性”这种说法,但如果读书跟喝茶、画画、打太极的功效一样,那还不如做点其他的。我觉得读书是解决人的成长问题,即在身体不再成长甚至开始萎缩的时候,我们还能继续改善思维方式、提升认识水准和审美境界,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保持可塑性和可能性,在“存在”而非“生存”的意义上继续我们的人生。
  自人类发明书以来,这些问题好像就出现了。古今中外不少学问大家,对读书都有过思考和总结,也不乏专门论著。这些是读书人永恒的问题,我称之为“十字架般的问题”,读书人永远背负着它们,就是为了寻求一种上升和超脱。人固然可以分为“读书”和“不读书”两类,但同为读书人也有不同的境界,比如为消遣的阅读、为知识的阅读,以及为观点和思想的阅读。唯有后一种境界能让我们对书籍以及书籍背后的人保持极大的敬意和热情,并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不可废离的生活方式。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6日 张以瑾/文)
其他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部分在“社会适应”方面的一条教育目标是“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其中,对3~4岁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小班幼儿新入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及人群,会感到紧张、恐惧,产生分离焦虑,从而出现哭闹现象。因此,让小班幼儿了解和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工作人员,有助于他们逐渐减轻焦虑感,获得“幼儿园就像我的家”的心理感受,从而尽
2014年5月21~23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浙江省妇联、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支持,浙江省安吉县和杭州市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教育局以及幼儿教育编辑部协办,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承办的2014年全国学前儿童社会与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余位专家、学者、幼儿园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参加了会议。
我是一个身高只有一米三,年仅11岁的四年级小学生。我长着一双和爸爸一样小而聚光的眼睛,有几颗蛀牙,但是总体不影响我的帅气形象。别看我只有8岁,我可是身兼数职哟,不仅连续三年担任班长,如今更是当选了大队委员以及校长小助理呢。  小小的我,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时不时的语出惊人。我想,世界上再不会“友伊各仁”和我一样,给自己取这样的昵称,也不会有人和我一样喜欢咧嘴嗤笑,没心没肺的露出几颗蛀牙。哈
摘 要 培养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是我国教育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城市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课程弱化、教育窄化、劳动异化的问题,学校借助项目式学习,积极探索城市劳动教育新样态,设计系列项目学习主题,探索劳动教育课程化,创生新型劳动学习方式,彰显劳动过程与发展性,涵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
【摘要】随着网络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普及,高校需开展一定程度的线上教学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拟从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讨论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探讨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结合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益处,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曾辉(1981.09-),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有个人到市场上去买牛肉,卖肉的人欺骗了他,给了他一块很糟的牛肉,斤两还不足。  他拿了牛肉,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骂。国王遇见了他,问他:“你在骂谁呀?”那人说:“我在骂那个欺骗我的人。我买牛肉付了三斤的钱,可是他只给了我两斤肉,而且还是很差的牛肉。”国王就说:“那么我们一起回到市场上去,你指给我看,是哪个商人欺骗了你。”那人和国王一起回到市场,把那个卖牛肉的人指给国王看。国王亲自把牛肉过了秤,发现的
【摘要】视觉语法理论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支撑,为人们深入理解多模态合作、完成意义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氛围系统的三要素:自然饱和度、色温、熟悉度,从视觉语法视角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分析解读其对儿童绘本《走进森林》中人物心理塑造的作用及功能,剖析绘本中小男孩的心理变化是怎样通过氛围系统体现的。  【关键词】视觉语法;氛围系统;心理塑造  【作者简介】胡云豪,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
【摘要】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教学应该创设多样的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利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地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多元情境,从而烘托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氛围,进而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高效学习。 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如下探究。  【关键词】浅析;初中英语;情境创设 
区域德育内涵品质提升,需要着力管理科学化、教师专业化、课堂优质化和发展特色化。[1]而德育分管领导和骨干德育教师则是实现以上“四化”的基础。着力建设骨干德育教师队伍,是带动区域德育良性进展的关键,也是教师教育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以“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为研训主体,聚焦重点能力培养,转变研训方式,不断深化对教师德育专业发展内涵的理解,助推教师德育专业成长。一、聚焦“领导力”:引领
摘要:教学的德育性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定性,彰显教学的德育性可以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探寻关键路径。从“历时”角度,应充分开发与教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学科史融入教学,用“学科模范”树立学术标杆,将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戏剧转化。从“共时”角度,应充分发挥现实社会事件的德育价值,结合学科育德基因精选全球性事件和本土性事件,并将它们精准匹配,适时采用情境式教学带给学生学习的“在场感”与“触碰感”。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