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将把即时通信工具Live Messenger与其他社交网络(SNS)如Twitter、Facebook整合到一起。”11月初,微软向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这与Facebook宣布与微软达成协议——允许后者的搜索引擎Bing抓取Facebook内的部分信息——仅隔半个月。
相信大家还记得两年前,微软出价446亿美元收购雅虎时的那场乱战。
当时,为抵制微软的收购计划,雅虎先是找到新闻集团协商结盟事宜,后又加紧步伐与时代华纳商谈合作,共同抵御微软。而微软和雅虎共同的竞争对手谷歌也紧张地跳出来,一面以反垄断理由游说美国政府出面干预,一面暗中劝说雅虎积极反抗。
最终,收购案流产。随后,微软再一次抛出橄榄枝,欲购雅虎搜索业务,又遭拒绝。就在大家以为微软和雅虎关系紧张之时,却传来了“微软使用雅虎的搜索技术,雅虎使用微软搜索引擎”的消息——恩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
如果说,微软和雅虎的这次收购战让谷歌虚惊一场,那么Facebook的出现以及它与微软的合作着实让谷歌冒出一身冷汗。
SNS:不能再错过的机会
其实,欲与Facebook拉近关系的何止微软,雅虎、谷歌、苹果都试图将Facebook拉进自己的阵营。为何这些巨头如此看重这家年收入不过10亿美元的社交网站?一切要从这些公司掀起的互联网战役说起。
1995年,雅虎公司成立,同年,微软发布MSN。相比1998年才出生的谷歌,前两者也算有着更丰富的互联网阅历。但在互联网的征程中,他们都败给了谷歌。
在2000年初网络经济最繁荣的时候,雅虎的市值曾达到创纪录的1270亿美元。那时,它开始使用谷歌提供的搜索引擎技术。让雅虎没有想到的是,谷歌就在雅虎的“庇护下”慢慢长大,并最终成为雅虎强大的敌人。
到2004年,当雅虎意识到搜索的重要性,并放弃谷歌搜索引擎技术,开始运用自有搜索技术时为时已晚——谷歌的搜索地位难以撼动。实际上,雅虎之前还是有翻牌的机会——买下谷歌。但雅虎却因舍不得花150亿美元,转而买下了另外一家搜索公司。
就这样,雅虎先是失去了进军搜索领域的最佳时机,又失去了通过收购谷歌来重夺阵地的机会。频错良机,广告收入下滑,市值下挫,雅虎急需新的血液。
再看微软——这个PC领域的巨鳄,在互联网领域亦难塑辉煌。
20世纪90年代末期,微软研究院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始研究搜索引擎。但也许是并未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到了2003年,微软还在使用Inktomi和Overture这两家公司提供的搜索服务,直到它看到谷歌在搜索业务上获得的巨额收入。
2005年,微软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MSN Search,但用者寥寥。为了摆脱危机,微软加快了抢占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步伐。
就在推出MSN Search的同一年,微软宣布计划收购门户网站美国在线(AOL)。正在两家商谈正欢之时,谷歌半路杀出,并最终横刀夺爱,于当年的12月以10亿美元购得AOL 5%的股份,并与其在广告业务上达成合作关系。
同样的“悲剧”在一年多以后上演:谷歌再一次擊败微软,将在线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收入囊中。
而微软的其他互联网业务也不近人意。2007财年,微软的在线部门亏损达7.32亿美元;2008财年,微软在线部门运营亏损为5.78亿美元;2009财年,该部门运营亏损高达16.5亿美元——这个软件市场的霸主也需要新的力量来扭转互联网领域的败局。
此时,刚刚兴起的社交网络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巨头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再错过机会。于是,战火在这片土地上更猛烈地燃烧了起来。
IT巨头争夺Facebook
2005年,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现金收购社交网站MySpace。同年,AOL则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社交网站Bebo。在业界看来,社交网络是继搜索之后的又一个互联网热潮。
Facebook自然也被卷进了这股热浪中。Viacom 、微软等公司开始对Facebook“虎视眈眈”,而急需找到新增长动力的雅虎则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10亿美元!”2006年,雅虎给出了这个收购报价。要知道,这对于当时用户量还不到800万的Facebook来说是个合算的买卖。
不过,这遭到了Facebook创始人马克
相信大家还记得两年前,微软出价446亿美元收购雅虎时的那场乱战。
当时,为抵制微软的收购计划,雅虎先是找到新闻集团协商结盟事宜,后又加紧步伐与时代华纳商谈合作,共同抵御微软。而微软和雅虎共同的竞争对手谷歌也紧张地跳出来,一面以反垄断理由游说美国政府出面干预,一面暗中劝说雅虎积极反抗。
最终,收购案流产。随后,微软再一次抛出橄榄枝,欲购雅虎搜索业务,又遭拒绝。就在大家以为微软和雅虎关系紧张之时,却传来了“微软使用雅虎的搜索技术,雅虎使用微软搜索引擎”的消息——恩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
如果说,微软和雅虎的这次收购战让谷歌虚惊一场,那么Facebook的出现以及它与微软的合作着实让谷歌冒出一身冷汗。
SNS:不能再错过的机会
其实,欲与Facebook拉近关系的何止微软,雅虎、谷歌、苹果都试图将Facebook拉进自己的阵营。为何这些巨头如此看重这家年收入不过10亿美元的社交网站?一切要从这些公司掀起的互联网战役说起。
1995年,雅虎公司成立,同年,微软发布MSN。相比1998年才出生的谷歌,前两者也算有着更丰富的互联网阅历。但在互联网的征程中,他们都败给了谷歌。
在2000年初网络经济最繁荣的时候,雅虎的市值曾达到创纪录的1270亿美元。那时,它开始使用谷歌提供的搜索引擎技术。让雅虎没有想到的是,谷歌就在雅虎的“庇护下”慢慢长大,并最终成为雅虎强大的敌人。
到2004年,当雅虎意识到搜索的重要性,并放弃谷歌搜索引擎技术,开始运用自有搜索技术时为时已晚——谷歌的搜索地位难以撼动。实际上,雅虎之前还是有翻牌的机会——买下谷歌。但雅虎却因舍不得花150亿美元,转而买下了另外一家搜索公司。
就这样,雅虎先是失去了进军搜索领域的最佳时机,又失去了通过收购谷歌来重夺阵地的机会。频错良机,广告收入下滑,市值下挫,雅虎急需新的血液。
再看微软——这个PC领域的巨鳄,在互联网领域亦难塑辉煌。
20世纪90年代末期,微软研究院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始研究搜索引擎。但也许是并未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到了2003年,微软还在使用Inktomi和Overture这两家公司提供的搜索服务,直到它看到谷歌在搜索业务上获得的巨额收入。
2005年,微软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MSN Search,但用者寥寥。为了摆脱危机,微软加快了抢占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步伐。
就在推出MSN Search的同一年,微软宣布计划收购门户网站美国在线(AOL)。正在两家商谈正欢之时,谷歌半路杀出,并最终横刀夺爱,于当年的12月以10亿美元购得AOL 5%的股份,并与其在广告业务上达成合作关系。
同样的“悲剧”在一年多以后上演:谷歌再一次擊败微软,将在线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收入囊中。
而微软的其他互联网业务也不近人意。2007财年,微软的在线部门亏损达7.32亿美元;2008财年,微软在线部门运营亏损为5.78亿美元;2009财年,该部门运营亏损高达16.5亿美元——这个软件市场的霸主也需要新的力量来扭转互联网领域的败局。
此时,刚刚兴起的社交网络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巨头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再错过机会。于是,战火在这片土地上更猛烈地燃烧了起来。
IT巨头争夺Facebook
2005年,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现金收购社交网站MySpace。同年,AOL则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社交网站Bebo。在业界看来,社交网络是继搜索之后的又一个互联网热潮。
Facebook自然也被卷进了这股热浪中。Viacom 、微软等公司开始对Facebook“虎视眈眈”,而急需找到新增长动力的雅虎则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10亿美元!”2006年,雅虎给出了这个收购报价。要知道,这对于当时用户量还不到800万的Facebook来说是个合算的买卖。
不过,这遭到了Facebook创始人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