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48-01
  1、为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纸的诞生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哪一项发明创造不都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通过研究性的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而得到的呢?而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家长普遍“望子成龙”,而衡量子女能否成“龙”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考上大学。于是,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以应付将来的高考。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2、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
  2.1 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概念和内涵:所谓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当然,“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地理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形是“研究”,但实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学生研究的地理问题要与当地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
  2.2 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它强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
  (1)通过开展对“身边问题”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开展的。要求学生从书本中,从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许多实实在在而又复杂纷繁的各类现实问题,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并通过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这样,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积极性。传统的地理教学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往往对“书本的地理知识”熟悉而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陌生,因而学生通常对学习地理缺乏兴趣或兴趣不大。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由学生自行设计的研究目标与课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课本以及课外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随之出现的环境问题构成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加深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同事了解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社会点差,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人与人之间合作,学会与人分享与交流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2.3 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实施
  (1)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指导老师应从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中找出与地理相关性的突出问题,拟出供学生参考选择的题目。大体而言,大多应该是有关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城市规划与交通,旅游发展与第三产业等问题
  (2)向学生传授进行调查、获取资料的途径与方法。指导老师必须向学生指出调查的方向,如到交通部门了解交通情况,到工业局了解当地的工业状况,到劳动局了解当地就业情况,至于可以从报刊或在互联网上查到的信息,则为学生事先提供报刊名称及相关网址。
  (3)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表格及资料分析方法。指导老师可以搜集相关或类似的调查问卷以及统计分析图表的样张给学生参考与模仿之用。这样避免学生出现“老鼠拉龟”的情况,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协助学生做好具体调查的组织工作。指导老师要认真审阅学生的调查计划,协助学生做好设计方案、查阅资料、外出调查、资料整理等具体分工。同时要尽可能设计学生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告诉学生在出现问题求助时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学生碰到问题请求协助时能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要提醒学生在执行调查计划要注意人身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调查过程的时效性与安全性。
  3、组织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层思考
  3.1 思想重视,合理分配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我们必须向全社会介绍研究性学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光是学习方法上的革命,而且它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使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及提高,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对他(她)将来参加工作,投身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进而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都需要投入时间,只要合理分配两者之间的学习时间就可以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
  3.2 为地理研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在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当中包括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从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育理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鼓励教师努力学习,在提高自身学科水平的同时,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业务水平。另外,大力改善现有学校的教育设施,使其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资源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学生的非智力、老师的道德修养、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聪明才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多媒体资源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做好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生本教学日益发挥其优势,各学科教学逐步开始实施生本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高中文言文生本教学须从课堂互动的落实做起。课堂互动又从课前准备、教师角色转变,设计有效提问、合作探完,拓展延伸五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生本教学 课堂互动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
期刊
【摘要】行之有效的评价是关系到改连教学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考察了当前取校德育课在学业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井结合职校德育课的实践对学业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78-02  学生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对于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
期刊
【摘要】如果我们每次走进课堂之前,都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并对活动内容.方式和步骤做到胸中有数,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教与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游戏 竞赛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57-01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中,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之所以速度慢,收效
期刊
【摘要】数学语言则是人们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数学语言规范性?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堂 数学 语言 规范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76-01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相互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则是人们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对我们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期刊
【摘要】高楼大厦平地起,建构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点在于低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引导,让学生处于学会.会学、乐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识字教学 快乐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80-01  《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期刊
【摘要】多媒体辅助于语文教学,的确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能妥善使用,反而让多媒体变成鸡肋,更严重者还造成不良的教学后果。结合教学环节,我们探索了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原则与方法,来规范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方法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要】任务型阅读是高考题中的新题型,本文就任务型阅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策略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对任务型阅读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特点 英语高考说明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37-02  任务型阅读是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任务型教学的要求设计而成的一种新题型,并在2008年江苏英语高考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党和国家对站在时代前列的广大教师殷切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精神,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素质 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81
期刊
【摘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容易受到高考的影响,从而让教师以及学生更在意成绩而忽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诚然语文的教学是要传授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能力,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让学生能够进行思考,只有在思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涵和真谛,也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主要浅谈一下培养高中语文思维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