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促进性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自主互助學习型课堂中,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自主探究,互助合作,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9-02
  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形、情、境、趣”直观形象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多读多思,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自主探究,互助合作,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1 促进课堂的有效调控
  根据新课标对教师角色的认定,“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这一作用贯穿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其中备课环节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多媒体的快捷、灵活与“导学案”的扎实、实用有效结合,设计并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学习提纲,使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及活动方式,确保学生活动有序有效,以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调控。这种调控在“单篇阅读”课型和“单元阅读”课型中的作用最为明显。
  如学习《白杨礼赞》时,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还能够快速给出本课的教学板块: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三比较赏析,品味美点;四探究主旨,把握“象征”,使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步骤了然于胸,确保学生自主的有效性;配合各板块内容,教师在合理调控时间的前提下,用课件提示学习进程,同时给出每一板块的活动内容及要求,不仅能有效调控学习进程,还能有效调控学习内容,确保课堂质量。
  2 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解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往往需要知人论世,对作家生平及背景知识作必要了解。在介绍文本背景、作者等方面,信息技术能提供丰富又生动的音、像画面,动感直观又高效。不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便于突出重点。如果预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则效果更佳。如在教学苏东坡文浅意深的笔记名文《记承天寺夜游》时,如何把短文读长、学深、吃透,是个必须解决的难题。我通过网络查找,把苏东坡写此文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情感状态及名家解读(如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制成课件,作为学生自学的资料,用声、情、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近苏东坡的内心,帮助学生读懂“闲人”二字的微妙内蕴。
  3 促进突破重、难点
  3.1 突出重点。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对文章的内容及描写方法逐步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展示后,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明晰的知识结构(这一步很重要),我把作者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归纳为四个字,即:形、色、神、味,并用动漫的方式让这四个字逐一出现在大屏幕上,跳动的文字及闪烁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极深的记忆。在反馈环节这一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又如在对某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梳理,能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短短几分钟的文字呈现就可以起到前瞻后顾、前钩后连的良好效果。
  3.2 突破难点。由于语文内容庞杂,天文地理、历史未来无所不包,信息量大新概念多,接受起来难度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作者对紫藤萝的工笔描绘方法,学生理解不透,我通过PPT课件,把作者由“花瀑”到“花穗”再到“花朵”最后细化到“花舱”的工笔描绘法,分步分解演示,在参加省电教优质课评选授课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促进文本的“趣味”解读
  4.1 贴近文本,趣味解读。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我采取了这种方式。具体操作:先出示云南风土人情的一组配乐画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趣味自读文本;然后放录音,让作者自陈写作背景,很好地调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第三步出示图文结合画面:假如你到云南旅游,当地人请你参加其中一种歌会,你愿意参加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内容解说。
  学生在这三番刺激之下,兴味空前,马上潜入到对文本的探究中去,课堂一时鸦雀无声。十分钟后,当我宣布展示开始时,课堂立时活跃沸腾,学习效果当然很好。
  4.2 超越文本,趣味解读。在积累了大量的古代诗歌的基础上,我以“话别”为题组织了一次古诗趣味解读学习。通过播放一组漫画,每幅画面隐含着一种分别方式,让学生去猜测并用诗句印证。第一幅画面的谜题是“儿女共沾巾”;第二幅画是“劝君更进一杯酒”;第三幅画面是“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挚友之别……每当一幅画面出现,小组内就会激烈讨论,然后是组际竞相抢答,煞是喜人;再一步是播放一组配乐画面,猜诗题或词牌名,答案有《渭城曲》《雨霖铃》《琵琶行》……声情并茂的情境创设,新颖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背诵诗歌的热情。
  5 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学习型课堂”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果多媒体被教师独用,学生只被动接受,师生的平等互动就是一句空话;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也就变成了假话。因此,在安排预习时,我往往会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的作业,鼓励学生用现代信息方式为自己(请注意不是为“我”)提供学习资料;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会用特别的方式注明资料的出处,如用文字在画面显眼处打上“本资料来自某某组某某同学”字样,以此激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在学习《生物入侵者》、《奇妙的克隆》这类科技小品文时,让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也可以打破组界,实现组际联合,共同制作学习课件。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协作能力。
  作为课堂的有效补充,我还尝试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修改习作,解疑答难,交流思想,畅谈认识。这些做法不但利于语文学习,更融洽了师生情感,可谓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1-01  我们通过观摩一些学校的优质课比赛发现,新课程改革探索出很多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使得课堂变得精彩了,然而,生搬硬套“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案导学”等教学形式,而顾此失彼现象也比较严重。下面从“有法”与“无法”谈谈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3-01  在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和记。老师总认为自己讲得越多,学生掌握的就越多,所以课堂上是一点都不敢“懈怠”,把时间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里。课堂的时间就是老师的时间,不是学生的时间,学生知识理解不深,自主能力得不到提高,能力培养成为一
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群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已被认为是当代最大的流行病及危害人类健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高
【摘要】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必须优化课堂提问,在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以下笔者结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7-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
【摘要】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能,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关键。特别是在当前的新课改视野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特别重要。本论文重点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8-02  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5-02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7-02  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