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异而神似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类比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做功与产生的内能之间关系的方法,研究磁场与导体存在相对运动时安培力做功之和的绝对值等于系统产生的电能。两个模型虽然形式不同,但规律却非常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安培力做功;能量;摩擦力;相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2-0049-3
  2007年高考物理上海卷第23题是一道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试题,题目如下:
  如图1(a)所示,水平面内有一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水平导轨上。其他部分接触良好且电阻不计。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开始时,导体棒静止在磁场的最右端。当磁场以速度v1匀速向右移动时,导体棒随之开始运动,同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阻力(大小为f),导体棒很快达到稳定速度,此时它仍处于磁场区域内。
  (a)导体棒达到的稳定速度v2;
  (b)若该导体棒能随着磁场开始启动,导体棒受到的导轨的阻力最大值为多少?
  (c)当棒稳定运动时,求电路中消耗电功率大小和导体棒克服阻力做功功率大小?
  (d)若t=0时磁场区域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经过一较短时间后,导体棒也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关系如图1(b)所示。已知在时刻t导体棒瞬时速度大小为vt,求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作为高考题,该题模型新颖,考查内容丰富。要求学生对物理情景有一定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同时还要求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有着正确的认识。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单元练习中,结果出乎老师预料,全班49人有32人在第(3)出了错误。很多学生完全无法落笔,在与他们课下沟通和交流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由功与能转化的关系可知,安培力做功对应电能变化,即安培力做正功,消耗电能;安培力做负功,产生电能。该题中安培力对导体棒做的就是正功,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电路中有电能产生,因此他们无法解答。
  其实,回顾我们的教学过程,学生有这种“奇怪”想法也是有原因的。在涉及安培力做功与能量转化关系的知识时,老师通常是通过典型模型归纳出结论:安培力对导体做了多少正功,对应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反之,安培力对导体做了多少负功,对应多少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电能。学生牢记在心,所以当看到该考题中安培力对导体棒做正功時,他们便觉得回路中不会有电能产生,因而便无从落笔。
  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他们对感应电流产生的本质认识得不够深刻。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会产生动生电动势,其本质是导体中的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驱使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此时洛伦兹力相当于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因此,考查回路中是否有电流产生,并不是看导体棒是否存在相对地面的运动,而是看是否存在相对磁场有切割磁感线运动。
  原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导体棒中电流方向向下,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向前,这与导体棒能随磁场运动的事实相符。那么,该回路中的能量转化究竟是如何转化的呢?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研究一个形不同而神似的模型,发现一个相似的规律。
  1 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
  如图2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上表面粗糙。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v0从左端滑上平板小车,此后滑块受到摩擦力Ff1减速,而小车受到摩擦力Ff2加速,最后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此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
  2 一对相互作用的安培力做功
  受上述滑动摩擦力模型的启示,在此高考题中,我们采用类似的思路。假设没有阻力f和其他外力,只存在导体棒m和磁场(可视为磁体M)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安培力,如图5所示。由于磁场运动速度v1大于导体棒速度v2,由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可知,磁场对导体棒的安培力FA2做正功,其反作用力导体棒对磁场的安培力FA1做负功。
  3 原题中的功能关系与能量转化
  仔细分析原题物理情景可以发现,要维持磁场(磁体)做匀速运动,就必须对磁场施加一个大小也等于f的外力F。同样,为方便理解,假设WF= 10 J,WFA2= 8 J。全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图如图7所示。
  由图可知,最终回路产生的电能等于导体棒与磁体之间的一对安培力做功之和的绝对值,所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即为安培力与两者相对速度的乘积,即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4 结 论
  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的绝对值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磁场与导体存在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的安培力做功之和的绝对值等于系统产生的电能。两个模型虽然形式不同,但规律却非常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李池.安培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J].数理化学习,2011(5):115-116.
  [2]刘玉才.论安培力做功及引起的能量变化[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12):10-12.
  (栏目编辑 陈 洁)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生活体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电磁感应”为例,根据其教学内容与教育功能进行教学设计,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生活体验;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36-3  1 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
摘要:合作学习能激发不同个体的学习潜能,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本文着重阐述基于学习目标,教师如何在授课环节中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其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及相对应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2(S)-0025-3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
摘 要:物理学史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课程包含丰富的“物理学史 规律教学”课例。文章以《行星的运动》为例,提出了“物理学史 科学探究”双管齐下、有效互补的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学史 规律教学;物理学史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7-0032-3  物理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运用PCK理论系统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地位、价值、难点和教学策略,将学科知识进行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使知识主线更加明晰,教学策略更加科学高效。  关键词:机械能;PCK;守恒;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7-0028-2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也是教学及考查的重点,然而,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
窗外日新月异,窗外天翻地覆,而我们呢,多年不变的教法,简单机械的重复,填鸭式的灌注,只为那些冰冷却权威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是成长的艰辛,是茫然,是被动的接受。不再怀疑,不再质询,考证,快乐的学习,只是一种奢求。考试是被膨胀的机器,数字决定我们的命运,所以,一切都在继续。直到我们热情的泯灭,直到心如止水,我们所讲的只是知识的框架而已,已不再有血肉。可是,送走一届又一届,我们仍然要面对的是热血的青年,
摘 要:第三次教育革命后,规模化教育逐渐转变为个性化教育。未来,虚拟化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将会成为學生学习的新途径。VR(虚拟现实)充分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在情境中交互地学习物理知识,模拟物理实验。利用VR技术所具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虚实结合再造物理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VR教育;中学物理;交互;沉浸;实验教学  中图分
摘要: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在2015年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其核心是IP。lP的来源多种多样,其中动漫属于最大的lP源头之一。本项目立足于济南市的动漫行业,调查研究济南市动漫lP的创新性开发模式,并结合于国内的IP开发现状,对如何优质的开发IP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泛娱乐;lP开发;济南动漫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研究以广大走访对象、走访人员需求为中心,坚持统筹开放、创新的原则,采用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提供对用户身份统一权限配置和统一访问控制等服务,基于基准数据库、专题数据及其他职能部门业务数据,设计了大走访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南京市各类大走访数据的集聚汇总。  关键词:大走访;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
摘要:随着web技术高速发展,组件化与服务端渲染的web实现技术正在成为内容管理系统(CMS)的发展方向之一。该文将以组件化与服务端渲染的web实现的设计和原理为核心,对组件、组件设计、组件的web实现,服务端渲染,以及整体的CMS系统的构建进行阐述。研究基于组件化与服务端渲染的动态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关键词:内容管理系统;动态;组件化;服务端渲染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
引子  (2011,浙江高考)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A 2.0V  B 9.0V  C 12.7V  D 144.0V  这个题目对我们教师,至少对笔者是刻骨铭心的。这个题目让我们考生怎么算?让我们教师怎么分析?让我们的课怎么上?“凭直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