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园林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走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因此,在今后的各项设计中应以生态城市为目标, 建设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本文对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的关系及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城市园林景观中生态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园林;现代园林;城市景观;生态设计;设计方法
  城市景观涵盖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景色。进入现今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的本质从来就是而现在更应强调的就是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我们称谓的园林。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1 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的关系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
  1.1 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對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1.2 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相协调的方式。生态规划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如果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与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1.3 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以及可持续城市。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与自然的设计。
  2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2.1 人与自然的纽带设计
  在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时,人与自然的纽带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立体绿化能较好地解决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加强建筑物与景观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如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手法给人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让高层的市民生活在绿色的氛围里,与地面建立愉快的视觉联系,同时可避免来自低层部分屋面反射的眩光和太阳的辐射热,具有柔和、丰富的有生命力的效果。
  2.2 结合水体进行设计
  水产生的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使人们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悦。如居住区靠近河道,可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作用,保护河道。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的种种需要。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分隔空间,减少土方运量,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最后流入景观水系。
  2.3 处理好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3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3.1 生态设计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也就是说植物是生活在综合的环境因子中。缺乏某一因子,或光、或水、或温度、或土壤,植物均不可能正常生长。因此,掌握环境中各因子与植物的关系是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设计应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在生命活动中,能改变周围的环境,并引起其他植物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研究发现,许多植物都能产生有毒物质,从而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例如:榆树和栎树种在一起,榆树会背向生长;刺槐和桉树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周围某些杂草生长,使其周围成为裸地等。研究还发现,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其邻近的植物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刺槐根系浸出液明显促进杨树生长;核桃与山楂相互促进,板栗与油松相互促进等。了解了这些知识,景观设计者不但能避免相克植物间的混交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可以利用互促作用的原理来进行合理的配植,更快地营造理想中的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从景观大道、城市广场,到郊野“自然公园”、整治一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多是由非生态的规划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因此,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其工作的领域如此广阔,前景如此美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创造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克,张公保.浅议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7(06).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的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06).
  [3]黄智凯,沈守云,张素娟.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探索[J].河北林业.2008(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搭配选种、种苗规格、苗木基地、调运苗木、假植与冷库储藏保鲜苗木、种前苗木处理和打种植坑与入穴等方面阐述了石漠化地区苹果种植苗木的调运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蒙自市;石漠化地区;苹果种植;苗木调运  由于苹果苗木的2次移植时间恰是云南石漠化地区的少雨季节,需要进行特别的护苗和运输手段。为了提高石漠化地区开发种植苹果的水平,保证苹果苗木种植成活率和品种纯度,保证石漠化地区高标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不同高粱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从育苗、移栽、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方面详述了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为探索适宜桃源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种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我们引进种植了几个高粱品种,认为桃源种植“红缨子”、 红茅糯2号等酒用高粱品种大有可为。  1 高粱品种的特征和特性  “红缨子”高粱属糯性中杆中熟常规品种,生育期春播12
【摘 要】近几年来,浙江省不断加大平原绿化工作的力度,但是沿海地区的平原绿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沿海地区平原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浙江省的平原绿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平原绿化;林业建设;问题;对策  浙江省沿海地区平原面积十分辽阔,该省已经将平原绿化作为了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目前,浙江省十分重视平原绿化
【摘 要】从种草种树开始,最后落实到致富,这个过程既要有宏伟的奋斗目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即以经营上农林牧草副渔六大业齐发展,生态上草灌乔三结合的纵向系统化方法,有效利用气候、土壤、生物和水四大资源,多项目多层次地依靠近代科技力量,创造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这样才能取得种草种树的成效。  【关键词】种草;种树;治穷致富;关键问题;建议  我省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林牧的内在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蓝耳病;诊治;防控  近年来,农户养殖的生猪出现大规模发病、死亡的现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  1 发病情况  2007年以来,农村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常在6~7月份集中发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红、厌食、呼吸困难等。  2 发病原因  高致病性
【摘 要】本文介绍了2013年勃利县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实况,并对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地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实况;原因  2013年,我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的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其特点是:玉米螟、玉米二代黏虫、双斑萤叶甲、水稻立枯、青枯病、瓜类霜霉病、除草剂残留药害、农田草害发生较重;大豆蚜虫、地下害虫、农田鼠害中等发生;水稻稻
【摘 要】甘薯“一窝红”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以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抗癌物质、大量食物性纤维,所以能预防便秘、肠癌,同时能减少热量的摄取,是减肥的最佳食品之一,深受城乡广大人民喜爱。2013年全县播种面积达到20多万亩,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甘薯;“一窝红”;高产栽培技术  1 种薯选择  选择无病、
【摘要】结合山东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阐述了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季节性安排,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以及园林植物与周边环境协调性等问题,以为山东各地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东;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绿化建设也在突飞猛进,但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北纬34度25分至3
近年来,江西省永丰县同全国一样,粮食生产出现了粮丰价涨的良好局面,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提高,农业增了效、农民增了收,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91.97万亩,总产量达到33.34万吨,比2010年增产1.75万吨,增长5.4%,实现了粮食“八连丰”。但是,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者,在大家对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的庆贺声中,也不断地分析制约当前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的因素,寻
【摘 要】恶性肿瘤(癌)为细胞性病变,它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β-咔啉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近年来,作为β-咔啉生物碱是一个研究热点。因而,我们设计、改造了一系列天然β-咔啉衍生物,组成具有碱性边链取代的衍生物。  【关键词】β-咔啉生物碱;肝癌;研究  肝癌是目前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性在世界疾病排名第五,病死率位居第三,每年全世界因肝癌不治身亡的人数超过60万[1]。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