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拓宽终结评价的渠道,探索多元评价的新方法,真正形成发展性评价有效机制。
一、独立思考,开发认知
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萌芽和基础。在讲评课中教师应尽量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扩大思维空间。首先把批阅试卷的机会给学生,在小组中四人轮次批阅。自己当小老师,给别人批试卷,帮每个学生找回自信心,心理上有了愉悦和满足感。独立批阅不需跟别的同学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批,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为学生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创造机会。在这里教师不再去代替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对别人的解答作出判断,给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学生给他人批阅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评判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认识和评判他人的解题方法。同时,学生在批阅过程中,自身一部分因粗心出错或思维暂时受阻的题目在批阅他人的试卷中会恍然大悟,错误的想法得到纠正,产生正确的认识,调整矫正自己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他人以及反思自己的意识。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试卷批阅完后,学生拿到自己的试卷首先注意的是自己的错误。第一种错误在给别人阅卷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并有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错误很快会自己订正。第二种错误虽然别的同学认为不正确,但是自己认为还是正确的。第三种错误不知道怎样去做。后面的两种情况,由于学生想知道“为什么”,一定会和给自己批卷的同学讨论一番,弄个明白。为证明自己想法的学生会展开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正确的方法找到了,错误的方法得到纠正。教师允许学生在争论中改变自己原来的批改。有些题目两人没有统一意见,可以在题目的旁边打个问号,找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小组中的同学再来讨论,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互相启发,互相纠正,补充完善。学生既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还能公正评价别人的想法。学生的这种评价不单是关注每道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同伴思考问题的过程。“你是怎样想的?”在讨论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全班提出。教师要鼓励其他小组的同学谈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在这里,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对于好的做法、想法及时表扬。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小主人。学困生得到提高,优秀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学生对讨论交流的过程重在探索与讨论,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教学思想,改变了以往讲评课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得到了体现。在讨论中,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综合训练,应用提高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捕捉信息、调控教学,尤其对全班同学共性的问题重点点拨,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要把试卷中的内容变“薄”,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试卷的题目做透彻分析,抓住其要害,掌握其实质。“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样,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四、多层评价,激发情感
要保证讲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订正做错的题目。但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常常逃避订正,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督促、去批评教育。师生双方都很累,产生负面效应。在教学中教师改变评价方法,实行订正奖励。要得到奖励,不能只看结果,重要的是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才可以得到奖励的分数。这种推迟判断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振华小学 山东省胶州市云溪教育办)
□责任编辑 徐纯军
一、独立思考,开发认知
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萌芽和基础。在讲评课中教师应尽量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扩大思维空间。首先把批阅试卷的机会给学生,在小组中四人轮次批阅。自己当小老师,给别人批试卷,帮每个学生找回自信心,心理上有了愉悦和满足感。独立批阅不需跟别的同学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批,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为学生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创造机会。在这里教师不再去代替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对别人的解答作出判断,给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学生给他人批阅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评判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认识和评判他人的解题方法。同时,学生在批阅过程中,自身一部分因粗心出错或思维暂时受阻的题目在批阅他人的试卷中会恍然大悟,错误的想法得到纠正,产生正确的认识,调整矫正自己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他人以及反思自己的意识。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试卷批阅完后,学生拿到自己的试卷首先注意的是自己的错误。第一种错误在给别人阅卷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并有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错误很快会自己订正。第二种错误虽然别的同学认为不正确,但是自己认为还是正确的。第三种错误不知道怎样去做。后面的两种情况,由于学生想知道“为什么”,一定会和给自己批卷的同学讨论一番,弄个明白。为证明自己想法的学生会展开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正确的方法找到了,错误的方法得到纠正。教师允许学生在争论中改变自己原来的批改。有些题目两人没有统一意见,可以在题目的旁边打个问号,找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小组中的同学再来讨论,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互相启发,互相纠正,补充完善。学生既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还能公正评价别人的想法。学生的这种评价不单是关注每道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同伴思考问题的过程。“你是怎样想的?”在讨论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全班提出。教师要鼓励其他小组的同学谈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在这里,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对于好的做法、想法及时表扬。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小主人。学困生得到提高,优秀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学生对讨论交流的过程重在探索与讨论,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教学思想,改变了以往讲评课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得到了体现。在讨论中,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综合训练,应用提高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捕捉信息、调控教学,尤其对全班同学共性的问题重点点拨,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要把试卷中的内容变“薄”,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试卷的题目做透彻分析,抓住其要害,掌握其实质。“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样,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四、多层评价,激发情感
要保证讲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订正做错的题目。但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常常逃避订正,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督促、去批评教育。师生双方都很累,产生负面效应。在教学中教师改变评价方法,实行订正奖励。要得到奖励,不能只看结果,重要的是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才可以得到奖励的分数。这种推迟判断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振华小学 山东省胶州市云溪教育办)
□责任编辑 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