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事入景 于景析情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散曲作品,在这首小令里,元曲作家马致远运用了别致的手法,仅用28字就使得作品意蕴深远,赢得了“秋思之祖”的美誉。作品是佳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解读到其精要之处,特别是对于刚进初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而言,要想真切而深入地诵读出它的所有精彩,则是相当艰难的。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采取示范赏析的方法,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展示中领悟乃至习得。不过事实情况是,教师的这种孤芳自赏式的教学往往收效甚微,他们所期盼的“领悟”是朦胧的、零碎的,希望达成的“习得”更是成了空中楼阁——一句话,这种教学是典型的无视学生基础的低效教学。令人十分痛心的是,这样的教学故事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里“演绎着”“坚守着”。
   问及理由,不少教师的回答是:“学生诗歌基础较弱,只能由教师用示范的方法引导他们慢慢地领悟。”在这里,“基础较弱”成为十足的理由,“示范”成为他们唯一的教学应对招式。“基础较弱”是现实,但是弱在哪儿,教师们往往是不闻不问,更谈不上调研。“示范”式的教学更多地透露出教师面对现实教学问题的少作为乃至不作为,这里其实折射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陋习——教师们自足于自身专业素养,无视学生认知基础。
   其实,对于诗歌教学而言,语文教师确实需要开展以教与学为主体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矫正工作。下面,笔者就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谈谈如何针对初中学生开展诗歌教学。
   一、立足现有基础,用好学生叙事优势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看,他们的叙事思维能力经由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历练,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比较拿手的能力。从管理学角度考虑,聪明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发挥好每一位被管理者的优势。作为课堂的特殊管理者,教师也要善于认识和用好学生的叙事优势。
   就马致远的这首小令而言,它至少涉及描写、叙事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但单从叙事角度分析,又至少蕴含两件事情:一是叙写马致远羁旅天涯,二是叙写抒情主人公在羁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在教学之时,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小令的基础上,理顺文意,找全作者叙写的事件。很快,学生在“在天涯”中总结出诗人在飘泊天涯;然后学生借助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西下”,得出结论——诗人在写羁旅途中的见闻。但是,对于见闻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太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将所涉见闻进行分类。有学生从“见”和“闻”两个角度分类,见到了“枯藤老树”“小桥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西下”;听到“昏鸦”和“流水”之声。还有学生从见闻的性质的角度出发,分为两类:一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西下”的萧瑟、凄凉,二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惬意。这两个分类都是正确的,教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明晰诗歌鉴赏工作细致化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将这里的见闻细致分类了,作者的写作主旨才能真正明晰。事实上,学生,特别是初学诗歌的学生,由于对诗歌体例不熟悉,总是采取断章取义的跳读的方法,这样就往往对诗歌缺乏细致、准确而深入的把握。
   二、依托诗中事件,认识景物描写作用
   从实际经验来看,学生对诗歌事件的把握相对简单一点,这应该是他们长久以来既已习得的优势。但是仅仅把握了事件,对于诗歌的鉴赏还远远不够,最起码的不足就是缺乏对诗歌意境美的独特体验。
   初中以前,学生已经涉足记叙文的写作,他们已经明晰记叙文的记人、叙事两大特质。如果说叙事是描绘一棵大树的枝干,那么描写则是为其添枝加叶和着色。只有经由描写之后的叙事才是圆润、丰足而富有表现力的事件陈述。而描写之中,景物描写是最为文人青睐的手法。曾有评论家断言,诗歌无外乎情与景两端。且不用评断其正确与否,至少这里透析出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独特地位。依然以马致远的这个作品为例,它总共五句,而前四句可谓是单纯的写景,写景之语占据全诗的绝大部分,这不可谓不是奇绝之作。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这个独特的写景之法可谓功不可没。试看这些描写,前三句又是单纯的物象叠加,但叠加之后偏又意境全出,“枯”“老”“昏”“古”“瘦”这些形容词表现力极强,将诗人的心境和盘托出,“流水”“人家”和“夕阳”这些常见意象又巧妙地映衬了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之时,教者要引导学生揣摩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有学生说是交代故事发展的时间、地点和背景,这是典型的记叙文思维;有学生说是渲染烘托人物心境,这是具备一定诗歌素养的表现……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诗歌学习基础不一,但必须在既已掌握叙事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优势,不断明确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作用。
   三、变换景物属性,发挥景情互换优势
   对于诗歌中景物描写的认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绝大部分是固执于对纯自然物的认知,很少有学生了解其特殊属性——社会属性。对此,教者要善于分析和运用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初中阶段,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增强,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他们的想象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这就为教师的教育提供了学生的认知基础。
   就这首《天净沙·秋思》而言,针对其景物描写较多的特点,教者要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辨清景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藤”“树”“鸦”“道”“风”和“马”本为自然之景物,但是当它们成为曲作者眼中之物时,作者的思维就像孙行者的灵魂出窍一样,映射于其中。于是,这些自然之物已经变换了属性,带有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具有了社会属性。如果教者足够聪慧,还可以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符号“≈”将抒情主人公与这些自然之物等同起来,在“枯”“老”“昏”“古”“西”“瘦”和“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这些意象中品读到诗人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事实上,诗人就是在羁旅途中感喟并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了多样化的情感:羁旅天涯之苦,对“小桥流水人家”那种自足、自乐生活的歆羡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孤苦之悲。对于智慧的教师而言,他们更须借此强化学生对诗歌乃至所有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作用的认识——或是正面烘托人物形象,或是侧面(反面)衬托人物形象。更为聪慧的教师,还会启发学生进一步发现和赏析其他诗歌乃至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甚至引导他们尝试用景物描写的方式记人。
   诗歌学习是困难的,但不是没有突破口,巧妙运用学生的现有叙事优势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口。由事进入景物分析,于景物描写中发现景物的社会属性,诗人寄予的情感或要表达的主旨都会渐渐完美呈现。
  [作者通联:山东临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材(包括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以下所出现的“中学语文教材”皆是)中,作为课文入选教材的词的篇目不在少数。纵观这些入选篇目,作者几乎为男性,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晏殊、柳永……作为词界的一朵奇葩,李清照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词人,在众多的男性词人中一枝独红。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她5篇作品,或作为课文,或作为课外要求自学的古诗词。当把这几篇被收录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的时候,笔者发现
文言文是传承古典文化与思想的课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是朗读,但纵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为读而读,要么重分析少朗读,要么读和品机械分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真正发挥好文言文的作用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将朗读训练精致到底。何为“精致到底”?首先,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理解古文表达的妙处以及古人的情怀。其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是要
文本解读必须照顾特定的时空背景,若虚化历史背景,课堂教学则会变成“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从而出现审美过程的任性与审美效果的偏离。  我读《北京的春节》更多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老北京春节深情的眷恋和淡淡的遗憾。而《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则认为,《北京的春节》“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这种审美阅读并不准确,因为编者没有将课文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解读
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体现出了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应该有些学术性的要求  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和应然追求是什么呢?潘涌教授在分析了 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试题后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引领学生逻辑缜密、论证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①; 符合下列特点,1.开放生活哲思的空间,引导辩证思维、个性思维和创意思维;2.着眼“思想评论体”,弘扬独立评论;3.释
朱明英/执教 余映潮/评点    课间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清新、愉悦的歌曲,是经典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正值清明节,烟雨霏霏、诗绪万千……这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大屏幕显示课题)。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分三段完成。(大屏幕显活动步骤)  寻觅春天的踪迹  觅春  话春  绘春  (评:导入简洁,生动,层次明晰。
目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两大硬伤:一是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二是学生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唤醒心灵,挖掘真情  作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这使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割裂开来,写作无法成为一种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释放。学生写起来语言贫乏,
到目前为止,写作教学还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每一位语文老师似乎都可以重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但没有一位语文老师能重构属于写作本身的序列知识。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困境,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值得语文教育界花大力气深究的问题。  工作六年,总觉得写作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好像也难出效果。也曾听很多前辈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语文的半壁江山,曾就写作做过一些探索,但到最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
“语文课中什么都可以有,但又只能是语文。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就只有语文。”①由于阅读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学媒介的多样性,语文课中可以说是什么都有,甚至 “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成了追求。但也正因为阅读教学内容可能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犹如“乱花”迷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眼”,在很多的语文课上,在很多的语文老师身上,我们还不难看到“凡可教则教”的教学思维。于是乎,语文课上什么都有了,
一、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色彩的,因为从小说的作风里人物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学里所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在郁达夫看来,现代散文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