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的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以“环境土壤学”课程为例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b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临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有效地开展“三全育人”,是高校专业教师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教学科研相统一”的观点和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以“环境土壤学”课程为例,探讨和实践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通过在教学领域带入科研工作的思路、方法与进展,在教育理念中融入科研精神,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唯物辩证思维应用到普通内科临床带教中,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会培养学员独立医学思维的能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决定了在普通内科临床带教中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让学员意识到疾病在持续地发展变化,一个疾病或许会累及人体多个脏器的功能;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个体化医治;坚持系统论,指导学员用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观
[摘 要] 课堂消极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自我效能、自信心以及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高校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现状及影响课堂行为因素的调研分析发现,高校医药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普遍存在,其中考试成绩、对专业的兴趣、学历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评分的主要因素。因此,應采取激发学生专业兴趣、规范课堂纪律、缩小课堂规模、加强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措施,为今后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素质教育体制僵化,就业压力加大,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未来感到迷茫。“认知能力”的提升,能使大学生收获“幸福一生”的能力。大学期末集中复习意味着学生想通过机械、快速地重复来记住这些知识,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些知识,但是却没有办法让学生达到精通的程度,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从创新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学习步骤,即:编码、巩固和检索,明确学习的本质是挑战天性,知识
工程教育认证明确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修订的专业类补充标准,阐述了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含义;探讨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
[摘 要] 为评价移动电子设备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调查171名见习生利用电子设备采集病史对病历质量的影响和患者的就医体验。61名(35.7%)利用传统纸笔采集病史,67名(39.2%)利用手机,31名(18.1%)利用平板电脑,12名(7.0%)纯大脑记忆。与传统方式相比,手机组的病历质量下降(p=0.002),纯记忆组的病历质量最低(p=0.001),平板电脑组无差异(p=0.125)。患者
[摘 要] 传统程序设计语言C、Java等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要求高、入门难,对地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在学習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导致学生编程学习兴趣不浓。Python作为一门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与地理学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具有明显优势并深受学生欢迎。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加强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学相关知识竞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