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能不能被称为教育——兼谈常态化补习对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不良影响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态化补习不能被称为教育,它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消极的影响。补习只能是针对青少年儿童在知识基础和学习品质上表现出的不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活动,不是补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补得越早越好。走出常态化补习的误区是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
其他文献
小学是学生正式走入学习生涯的起点,是兴趣培养和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课程改革的推进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被提出。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其教学环节要有意识地将课程知识联系生活,以便于小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小学阶段科学学科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密不可分,很多科学现象都需要小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答案。本文主要围绕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以期给小学科学教师以启发。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必备能力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不尽人意,由于学生的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时间有限等都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一定要总结教学现状,找到相应的政策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在青少年的寒假生活中,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平衡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课业生活、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摆在家长面前的“寒假作业”。随着短视频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如何防范孩子沉迷短视频,成为家长们“寒假作业”中的一道难题。攻克这道难题,需要家长们正确认识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全面了解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的使用现状。  短视频是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洪水猛兽吗?当下的青少年是真正意
【摘要】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强化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互帮互助能力、文明礼貌行为、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等,是幼儿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有效的班级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仅靠幼儿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及时沟通家长,实现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有效管理;重要性;对策研究  一、引言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应选择有效的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党委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全校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投身本职工作,推动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开展“学《党章》、温誓词”活动。学校各个支部开展党日活动,收看《十九大党章公开课》,在重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深刻领会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基础,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最重要的就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幼儿阶段,很多孩子都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生活习惯,多数都需要在老师或者父母的陪同下才能自理生活。有的孩子甚至还在生活卫生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如上完厕所不洗手、饭前不梳洗等,不仅影响孩子个人形象,还导致大量病菌自身,增加疾病发生率,从而降低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所以为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很多幼儿园都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由此可见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理应得到重视及关注。
城乡义务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乡村的义务教育明显地比城市的义务教育滞后,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文章根据调查结果列举了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对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规则》为“教育惩戒”正名,将“戒尺”交还给老师。面对千呼万唤终出炉的教育惩戒权,老师敢用、愿用、会用吗?他们对教育惩戒又有着什么样的理解?
近日,关于性别的话题引发了全网讨论。教育部在官网上就《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作出回复,提出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该话题登顶微博热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于性别角色的重视。最近几年,人们对所谓“男性女性化”的关注和担忧从未停止。如何看待性别差异,正确塑造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值得教育者深入思考。  多元化看待性别角色  我们要明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教学新时期,教师需要对课堂导入的全新、多样策略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应和,促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积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