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策分析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决策分析这门课程作为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落脚点,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方案的良好平台。教师在教授管理决策知识的同时,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新构建管理决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体系,培养高质量德才兼备的人才。文章提出了在管理决策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四种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一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二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培养“对立与统一”的哲学思想;三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四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加深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受。
  关键词:管理决策分析;课程思政;法制观念;社会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153-05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ssued the document "Guidance Outlin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remarks on education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lfill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through virtu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as a required professional course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undergraduates, is the foothold for the school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gram. While teaching the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teachers should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is course, rebuild the teaching mode and content system of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both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kin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deas in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Analysis. The first is to establish a firm legal concep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decision; The second is to cultivate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opposition and un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decision; Thirdly, person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are combined based on management decision analysis. Four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 feeling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deepened.
  Keywords: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legal concept;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 年5月28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指导精神,围绕立德树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全面推进全国高等院校的思政建设,发挥各类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育人育才的双重作用,将思想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协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和重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围绕道德修养、专业素养、政治立场、信念力量、家国情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等重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锤炼学生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意识,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和社会实际问题,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入学生的目标和理想,培养学生济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发达的互联网传递着各色各样的信息和观点。面对这样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学生获取信息越来越多、信息渠道越来越宽,但是他们并不完全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校园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但仍是学生培养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完善健全人格的主战场,是学生错误观点的矫正器也是极端思想的过滤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学生前进方向,在学生逻辑思维、道德原则的形成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和实时纠偏。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育人和育才过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相协同,把握思政教育“主战场”、培养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寻找各类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和结合点,深入发掘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模式中的思政元素和资源,统筹做好各类课程和学科的思想政治建设,不仅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成果反馈,形成长效的追踪机制,构建全面、全程、全员的育人育才体系。
  管理决策分析这门课程是本科国家标准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较新的综合交叉学科性质的课程。在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中,决策是管理者职责以及价值的核心,是各行业管理精英们所需掌握的现代管理技能,是人们对选择目标并实现目标进行合理决策的判断分析过程。最早提出“决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巴纳德等人,在此基础上西蒙等人吸收并进一步发展了巴纳德所提出的理论,并于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奖。本课程主要讲授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各个分支及其应用,包括决策分析的概念、步骤以及主要决策类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课程通过讲授优化定量工具、案例分析、软件实践,从多个角度来提高学生使用决策分析定性和定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管理决策分析课程在讲授优化定量工具、案例分析、软件实践过程中涉及决策背景、引入大量案例,因此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思政元素,是现阶段管理科学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绝佳课程平台。
  目前,已有学者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章德玉[2]以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出发,构建了计划方案、组织推进、实施控制三者为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此外,也有学者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其他课程进行了研究,马满好和刘进[3]深入探索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下运筹学学科的思政元素,研究得出该课程中多个思政教育的落脚点。李丹和李康[4]则是梳理了管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改思路,并且研究得出具体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教改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方案。此外还有大数据[5-6]、其他学科专业如计算机类[7-8]和数学类[9]专业课也已经进行了课程思政教改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管理决策分析课程思政的研究带来了强有力的启发。依据《纲要》的内容要求,通过对管理决策分析的梳理,本文深入挖掘剖析管理决策分析课程本身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确定思政教育在管理决策分析中的落脚点,针对管理决策分析课程教学提出以下四个课程思政的思路:一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二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培养“对立与统一”的哲学思想;三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四是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加深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受。
  一、基于管理决策分析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管理决策分析中,决策类型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等。其中,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已知决策方案所带来的几种确切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在进行风险型决策时,需要运用期望值准则和效用理论等作为决策标准。期望值准则是指以收益的期望值最大作为决策的判别标准。在一项管理决策中,如果期望损益值最大或者期望损失值最小的方案不止一个时,在坚持法律与道德底线的基礎上选取离差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企业的生产运行要在合法的基础上,保障股东的经济效益、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公众的期望。当企业决策面对不同状态和方案时,首先要判断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经济及社会责任履行问题。例如,工厂生产要兼顾环保、污水排放、合法生产等问题,个别小型生产商在营业利润和法律标准之间放弃自身道德原则,非法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环境阻碍我国生态治理的进程,甚至排放有害物质危害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企业的生产方案连基本的合法性也无法保证,那么该企业的存在对国家、社会、人民的意义便不复存在。教师通过具体案例总结决策经验:在企业生产决策时,首先要保证方案实施的法律基础,排除违反法律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比较各个方案的收益值,具有相同收益值的方案,再次计算离差,离差较大的方案收益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收益值相同选择离差较小的方案。通过此案例的讲授,不仅教授学生风险性决策中期望值准则,也强调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在选择最优方案的同时将法律因素作为不可触碰的底线,在不触碰该底线的基础上寻求利益最大化。社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面临升级转型,各种各样的机会和诱惑也顺势而生,尤其大学生刚进入社会没有一定的辨识和抵抗能力,很容易禁不住诱惑而葬送前程。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增强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教师可进一步扩展讲授关于我国的法制体系,包括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以及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主干;法制体系的接下来两层为国务院及其他部门的法律法规与地方法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践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化对于法治理念的认知,加强对于法治原则的理解,明确自身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会扮演更多不同的角色,接触的人和物越来越复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当自身权利受侵受损时,及时保存证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
  二、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培养对立与统一的哲学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做决策。其中很多的实际决策都是属于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者知道每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状态和结果,但每种决策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未知。例如,高校毕业生往往面临择业、考研和留学等,企业面临升级转型、重组并购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不确定型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和决策,毕业生应该如何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发展路径、判断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基础上选择 “最满意方案”以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决策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在管理决策分析中,不确定决策的决策准则包括乐观准则和悲观准则等可能性准则和最小机会损失准则。乐观准则是指“大中取大”,对未来收益和发展充满信心,态度乐观,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悲观准则是指“小中取大”,对未来不确定没有信心,态度悲观。乐观决策原则反应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悲观决策原则反应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因为决策者的决策风格、未来预期不同,因此对于决策的标准选取不同导致决策结果不同。但是无论是哪种决策标准,每种决策者都应针对方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断其“好”与“坏”。新时代大学生有想法有个性,行为果敢也略微“极端”,面对一些重要决定,尚未具备足够经验和理性逻辑进行有效决策。因此,需要学校、家长和教师各方深入指引,引导学生在面临一些重要决策时,将眼光放长远、全面,利用辩证的思维进行分析。通过管理决策案例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将哲学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思考判断能力,促使其形成“对立与统一”的哲学辩证思维,加深对于“矛盾”的理解。引导学生遇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善于利用矛盾的观点去解决问题。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向上的动态过程,过程中有好有坏、有收获也有付出,或一路平坦或历经曲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导学生:凡事都有两面性,它们相互对立统一。当看到积极的一面时不要过早高兴,我们也应该想到有不利的一面。遇到消极的一面时不要垂头丧气,事物是发展的、对立统一的,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我、充满期待的去发掘应用好的一面。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看待问题,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看待事物的客观视角和全局观,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
  管理决策分析中,多目标决策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中,多目标决策的目标准则体系是进行多目标决策的基础,是影响决策结果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人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方向。择业是在校大学生的热点话题,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工作报酬、工作任务强度、职业发展前景、工作稳定性和挑战性、工作性质、个人兴趣和优势、工作激发出的潜力、是否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新时代的青年,有知识、有才能、有理想、有担当,这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如果每位学生形成高度的思想觉悟,将自身理想和国家理想合二为一,那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涌现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的伟大人物。周恩来早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孙中山先生早在1919年提出三峡工程,到2020年完成竣工验收。这项历经一百多年的世纪工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有无数抗日英雄在列强的枪口下用血肉躯体筑起中华名族的城墙大门。从古至今,总会不断涌现出这样伟大的人物,他们将知识、理想和信念融合,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年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着科技壮大、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所带来的累累果实,同时也不能忘记忽略自身要承担的使命和担当,向前辈看齐,成长的过程中应懂得“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道理。“少年强则国家强”,学生是人群里的朝阳、是家族的延续、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支柱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新时代青年更是要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共同肩负时代赋予每个青年的使命和责任,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开辟中国的美好明天。在社会理想实现的基础上,个人理想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教师在讲授多目标决策的过程中,可将案例带入作为导入语,引导学生将社会责任、自身理想和个人发展结合,潜移默化地植入济世济民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追求卓越、担当责任以及爱国爱岗的良好品质。
  四、基于管理决策分析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世界。口罩生产工厂连夜加班为国内高风险地区供应防疫物资,同时也援助国外疫情严重的国家,帮助缓解因口罩生产不足问题造成的疫情防控危机。企业在面临扩建原有生产线或新建生产线的决策如何选择?管理决策分析包含了不同的决策類型,在进行不同决策准则综合比较时,将时事背景融入案例,潜移默化中突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同时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与友善。企业通过口罩生产方案选择的背景,引出学生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合作共赢,携手推动人类世界的发展。在生态文明方面,各个国家积极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全球环境治理,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为顺应自然发展,我国相继出台去产能、节能减排、环保治理限产等措施。然而,在各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日本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日本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经测算,这些废水在一段时间后便会流入周边国家的海域。这一行为不仅污染海洋环境、对全球的环境治理增加了阻碍,甚至危害周边国家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经济方面,各国之间建立和睦友好的贸易关系,合作共赢。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建设,与沿线国家共同构建一个互利互惠、互信互融的贸易共同体。近几年,中美贸易战和国际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美国接连对我国实施各种贸易打压和经济制裁,在我国台湾、新疆制造话题挑动我国内部矛盾,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活动,破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各个国家都是国际价值链中的一环,一旦一个国家出现问题,很难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在文化方面,通过高校之间的留学交换、学者访问,各个国家积极友好交流、增进睦邻友谊,相互了解彼此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形象,展示中华民族的气魄,宣扬文化自信。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但仍不断有境外输入病例,使我国外贸企业产能利用率降低,设备闲置率提高,出口的集装箱不能及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进出口面临一定的阻碍。疫情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的诠释,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着国际国内的文化经济交流,人类应该手挽手共同抵抗病毒和一切危害人类发展、阻碍人类前进的因素。否则,灾难一旦发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五、管理决策分析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总结与展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各类课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指导和依据标准。目前,各大高校已将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提上日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建设了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开放的教学平台,加强了教师队伍的思政教改建设。管理决策分析作为应用广泛、内容丰富的必修课程,理所应当带头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完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管理科学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原是用于军事战略指挥。管理决策分析课程包含很多可以进行思政教育的案例素材。在使用期望准则选择最优方案时,首先要排除违反法律、违背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方案,即使它可以为企业决策者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在多目标决策中,要学会全方面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学会对目标赋予合理正确优先级。有知识和有能力的人想要走得快很容易,但想要走得长走得久绝非易事。只有时刻肩负社会责任、心怀民众、心怀天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鹤立鸡群。只有实现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才会绽放更加绚烂的色彩。世界是一个整体,各国人民共同居住在地球母亲怀抱,尤其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下,只有经济发展、医疗互助、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国际社会才能共同渡过难关、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管理决策分析在管理学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将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指引企业管理者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章德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路径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74-75.
  [3]马满好,刘进.运筹学类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J].高教学刊,2020(35):176-179.
  [4]李丹,李康.三维视角下“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19-21.
  [5]杨茜.大数据背景下校园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A].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19年中国尔雅文学与华彩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
  [6]周玉锋,李志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4):139-140+143.
  [7]周家乐,吴腾.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9):181-182+193.
  [8]李学锋,郑毅,杨建强,等.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
  术,2020,16(32):132-133.
  [9]孙晓青,薛秋芳,秦新强.新工科形式下“课程思政”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体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3):48-49.
其他文献
期刊
下肢气单胞菌感染致脓毒症三例
期刊
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系正常认知和早期痴呆之间具有疾病特征的认知损伤状态。MCI患者可存在单一或几个认知领域的损伤,多数为记忆力受损,亦可有语言、视空间能力下降,但不影响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评定亦属非痴呆状态。近年MCI研究在认知科学领域受到高度重视,其主要意义在于MCI患者是痴呆高危人群。国外已完成的前瞻性追踪观察发现,MCI患
期刊
鉴于现有研究对GNS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思政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还较少,为推进该课程思政建设,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本课程北斗系统大国重器、系统大国工程应用、实践教学体系等开展课程思政所具备优势的基础上,注重打造"专业+思政"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制定了课程德育目标,从课程知识、思政元素、思政教育目标等方面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在课堂育人、线上育人、考核育人等方面制定了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通
由于我国冠心病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为此,我们对近年在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CAG)的8937例患者造影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今后冠脉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材料科学基础是五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响应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号召,本课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教学团队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给出了具体的案例,期望本课程的成功经验能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材
摘 要: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并存,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差异更易受到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普通学生更为困难。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多存在思想抱团、心理自卑、孤独、人际交往困难、学业困境等问题。高校应借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优势、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体验人生价值等路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创造
摘 要:课程思政节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一门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学节奏,广义的是基于课程体系或培养方案设计的思政教学节奏。课程思政节奏的设计贯彻了精细化教学理念,是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合理安排思政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总体规划,也是提升思政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节奏设计的原则包括借力信息化手段、基于课程体系安排、依据教学内容并适于主体需要。应从建立信息系统、扩充反馈途径、建立经典案例库、
期刊
营养不良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对存在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或有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2006年Lochs等以“证据支持的营养支持”为题,报道了经口补充营养剂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27%比12%)、病死率(26%比17%),缩短住院天数(28d比19d)。
期刊